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325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631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赵峥恺  张舒  史秀志 《安全》2022,(9):52-59
为提升安全警告标志传递的风险信息对个体的安全警示作用,从神经科学视角探究安全警示标志图案内容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首先从“人因”和“物因”视角探讨安全警告标志所传递风险信息的信息量与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事件相关电位(ERP)试验,获取单因素和双因素安全警告标志刺激下的脑电数据,并分析脑电ERP成分的差异。研究发现相较于单因素安全警告标志,双因素安全警告标志诱发的P2成分振幅更小、潜伏期更短,P3成分振幅更大,均呈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双因素安全警告标志更容易也更早被人注意,个体对双因素安全警告标志的风险感知程度更高,即同时包含“人因”和“物因”风险信息的安全警告标志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且传递的信息风险度更高,发挥的刺激警示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92.
893.
选取北黄海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空间角度,基于点-轴理论,重点分析了北黄海经济带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北黄海经济带的空间发展模式为点-轴渐进逐级开发模式,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集聚与扩散效应、交通协同效应;北黄海经济带依托大连经济发展一级枢纽轴心,沿庄河、东港二级枢纽轴心的两条产业轴延伸,形成一条点-轴式空间发展枢纽轴带,即北黄海经济带.  相似文献   
894.
人工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潜在影响也已引起科学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分类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一些常见的人工纳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铁材料及纳米铝材料的生物和生态效应研究,详细总结了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各种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的可能机制,最后对纳米材料安全性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5.
张军国 《干旱环境监测》2009,(2):F0004-F0004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局的工作要求和部署,由新疆环境监测总站、新疆环境监察总队和自治区总量办组成4个联合执法监督检查组,于2009年4月21日分赴全疆各地州,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执法监督监测检查。  相似文献   
896.
提到滥竽充数,人们自然想到了南郭先生。正是因为南郭先生,不懂音乐,混到演奏队伍,才把一场别有韵味的音乐会,搅得一塌糊涂。在现实生活中,乐队里有南郭先生不行,那么我们的安监部门有南郭先生更不行。明明是“守门人”,却因他不识“隐患点”,结果被事故钻了空子。如果我们的安监部门的人员均是外行,那么安全监察就形同虚设,有险情发现不了,有问题纠正不了,  相似文献   
897.
枯草芽孢杆菌吸附电镀废水中镉前后的浮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考察了枯草芽孢杆菌吸附电镀废水中镉前后的浮选性能,探索了浮选法实现载镉枯草芽孢杆菌与水相分离的可行性,并采用透射电镜、电动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的方法分析生物吸附浮选机理.结果表明,刚离子型捕收剂十二胺和二正丁胺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浮选效果.在适宜用鼍及pH值条件下,菌细胞浮选回收率均达97%以上.在电镀废水中,镉质量浓度约为26 mg/L,用二正丁胺浮选载镉枯草芽孢杆菌,吸附和浮选的pH值均为8,二正丁胺用量为4×10-4mol/L时,菌细胞的回收率为85.01%,镉的去除率达76%以上.菌细胞与镉离子及二正丁胺的吸附过程主要与细胞多糖中的羟基、羧基及蛋白质中的氨基有关,吸附过程以化学络合为主,并有静电引力、氢键及范德华力的参与.  相似文献   
898.
氧化还原状况是影响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通过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15N标记硝态氮反硝化作用的培养试验,结合15N气态损失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了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氧化还原条件,可为进一步阐明稻田土壤中硝化-反硝化作用氮素损失发生机制提供直接依据.结果表明,氧化和还原条件下均能进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在4周的培养试验期间,直接测得的氧化(Eh-290-330mV)和还原(Eh-114-42mV)条件下的15N气态损失分别占加入量的60.23±8.04%和83.89±4.79%.但是,氧化条件下反硝化作用速率明显减缓,外加的硝态氮的半衰期延长,显示了溶解Q2对反硝化作用的抑制作用对反硝化作用进程的模型研究表明速率常数及相应的半衰期作为土壤反硝化作用潜在能力的衡量指标可能优于传统的土壤反硝化势表征方法(反硝化作用百分率),而15N示踪-质谱计法直接测定与模型研究相结合则有可能对土壤及其他环境中的反硝化作用作出更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899.
农作物残体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将稻草、稻壳、大豆秸秆和花生秸秆低温热解制备生物质炭,用平衡吸附实验和淋溶实验研究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及对水体中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有很高的吸附能力,但不同生物质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4种生物质炭吸附亚甲基蓝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稻草炭>大豆秸秆炭>花生秸秆炭>稻壳炭,这一顺序与生物质炭表面负电荷数量和生物质炭比表面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但亚甲基蓝在生物质炭表面主要发生专性吸附,因为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亚甲基蓝吸附使生物质炭颗粒的Zeta电位向正值方向位移.Langmuir方程对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Langmuir方程描述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由Langmuir方程预测的亚甲基蓝在稻草炭、大豆秸秆炭、花生秸秆炭和稻壳炭表面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6.1、169.5、129.9和89.3 mmol.kg-1.淋溶实验表明,156 g稻壳炭可以将30 L水中亚甲基蓝浓度为0.3 mmol.L-1的染料几乎全部除去,累积吸附量达57.7 mmol.kg-1.生物质炭可以用作高效吸附剂去除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900.
用流场理论建立了采空区气体流动及火灾气体分布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判定采空区火源点位置,得到了采空区火源点位置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