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吴雁  唐怡  杨清  王豪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9):2798-2804
将H-Beta用于处理含聚丙烯酰胺(PAM)的驱油废水,研究了PAM在H-Beta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并考察了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低PAM初始浓度(100 mg·L-1)时,吸附表观活化能40 k J·mol-1,说明H-Beta对PAM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在高PAM初始浓度(200和500 mg·L-1)时,吸附活化能降低,吸附向物理吸附转变.吸附等温线在低平衡浓度区符合Langmuir模型,25、40和50℃时的单层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70.2、76.9和90.9 mg·g-1;在高平衡浓度区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现为多层吸附.吸附主要来自氢键作用,为自发的吸热过程.p H为2~4,吸附剂用量为5 g·L-1时,具有更优的吸附效果.真实废水中油和盐类的存在对PAM在H-Beta上的吸附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2.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磁性埃洛石,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详细表征了改性前后埃洛石的结构和形态,并采用静态批量平衡法对Co(Ⅱ)在磁性埃洛石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进行探究,考察了料液比、平衡时间、p 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50℃时,Co(Ⅱ)在磁性埃洛石上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7.5mg·g-1.p H7.5时,随着p H增加,吸附量增大;当p H=7.5时,吸附量达到最大;以后即使p H增大,吸附量也不会明显变化.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升高温度利于Co(Ⅱ)在磁性埃洛石上吸附.  相似文献   
133.
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讨论柴油烟气净化反应的可行性。钙钛矿型四效催化技术是提高CxHy、PM、CO、NOx转化率和降低反应温度的有效方法,也是改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ΔG的间接条件。  相似文献   
134.
以常见重金属铬(Ⅵ)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大肠杆菌与含铬废水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接触反应,研究大肠杆菌对铬(Ⅵ)的吸附规律,并探讨大肠杆菌吸附铬的影响因素、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吸附铬的过程同时受初始铬(Ⅵ)浓度、温度、p H和菌浓度的影响。动力学模拟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拟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属于单层吸附,同时包含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大肠杆菌吸附铬的活化能Ea=13.93 k J/mol,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较容易发生,为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35.
通过批试验,对高岭土吸附铀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离子强度、高岭土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高岭土对铀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高岭土对溶液中铀的吸附在80h左右达到平衡;当溶液pH值为4.0~8.0时,高岭土对溶液中铀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可达99.94%;离子强度对其吸附效果影响甚微;高岭土对铀的吸附为吸热自发反应,高温可缩短吸附时间;铀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描述,相关系数为0.999 4;铀吸附热力学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相关系数可达0.993 1;高岭土吸附铀主要是表面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36.
本研究采用ZnCl2作为活化剂,用640W功率的微波照射5min的方法制备改性小麦秸秆。研究了改性小麦秸秆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pH对改性小麦秸秆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影响,以及对其等温吸附特征、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量为0.1g,pH为6,改性小麦秸秆对Cu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在10h后达到平衡。改性小麦秸秆对Cu2+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Freundlich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中△G0,说明属于自发反应。  相似文献   
137.
采用批平衡试验法,研究了新型螯合型表面活性剂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钠(N-LED3A)增溶菲的性能,并探讨了其增溶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N-LED3A可有效增溶菲,菲的表观溶解度S*w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单体和胶束相的分配系数Kmn和Kmc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N-LED3A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随温度的升高(15、25、35、45℃)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菲在N-LED3A单体/水、胶束/水的表观摩尔分配焓变ΔH*mm、ΔH*mc分别为18.30、13.12 kJ·mol-1,菲在水、N-LED3A单体和胶束中的表观摩尔溶解热分别为18.87、37.17和31.99 kJ·mol-1,均为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有利于菲在N-LED3A单体和胶束中的分配作用,菲在水、N-LED3A单体和胶束中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最适合描述N-LED3A对菲的增溶过程.  相似文献   
138.
腐殖酸改性针铁矿对铀U(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腐殖酸改性针铁矿(HA-α-FeOOH),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U(Ⅵ)初始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U(Ⅵ)过程的影响.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分析了其对U(Ⅵ)的吸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25℃、pH为4的条件下,腐殖酸改性针铁矿作用4 h对5 mg·L-1的含铀废水的去除率几乎达到100%.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的拟合效果较好,主要吸附模式为多层吸附;改性针铁矿对U(Ⅵ)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SEM-EDS和FIIR分析结果表明,改性针铁矿吸附U(Ⅵ)的机理主要表现为内层络合作用及离子交换,与U(Ⅵ)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羟基、酚羟基和羧基.  相似文献   
139.
以花生壳和核桃壳为原料,制备了两种吸附剂。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机理,并与活性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吸附剂对KN-R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吸附量随KN-R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既符合Freundlich方程又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成负值,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0.
苏北滨海地区盐碱性土壤通过耕作措施进行了长期改良,探讨铵氮在该类型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对防控盐碱土区域氮素流失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苏北平原滨海地区典型盐化潮土,开展了铵氮吸附特性室内模拟研究,描述吸附等温过程,探讨初始浓度和p H的影响,揭示铵氮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铵氮平衡吸附变化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以单分子层电性吸附模式为主;吸附过程符合Elovich方程;溶液初始浓度越大、p H越高、温度越低,铵氮吸附量越大,但吸附速率降低;热力学参数估算显示该吸附是放热过程,初始浓度增加,吸附需克服的能垒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