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547篇
安全科学   345篇
废物处理   161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1470篇
基础理论   197篇
污染及防治   338篇
评价与监测   15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1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有机碳源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好氧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研究了有机碳源对低碳氮比(COD/TN在3左右)实际生活污水好氧脱氮的影响.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总氮平均去除率为80%.投加葡萄糖进行5个碳氮比的对比实验,随着COD/TN的升高,好氧总氮去除率由67%(COD/TN=1.63)逐渐上升至93.6%(COD/TN=8.43);但是当COD/TN超过8.43后,总氮去除率提高的并不明显(当COD/TN为8.89时,总氮去除率为96.8%).最后进行了不含有机碳源的实验,其好氧总氮平均去除率为24%.综合分析表明,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好氧脱氨共同导致了SBBR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好氧脱氮.此外,在所有实验过程中,好氧脱氮终点在DO和pH的变化曲线上有相应的跃升点.利用该特征点可以实时控制好氧脱氮的反应时间,并有利于实现短程好氧脱氮.  相似文献   
992.
博物馆微环境中酸性气体被动采样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空气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文物保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新型被动采样器建立了可靠准确的被动采样方法,重点研究了如何控制采样器前处理中的空白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OSE)对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经过精馏回收绝大部分原油,有机溶剂经分离后循环使用.采用批实验法,以土壤-有机溶剂体系为研究对象,模拟物理化学修复过程,建立了脱附等温曲线并确定了脱附类型;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在土壤.有机溶剂两相间的迁移规律.考查了液固比SSR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溶剂可以使土壤中约80%的石油污染物在4~5 min内得到脱附,20 min达到脱附平衡;Freundlich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脱附行为,并计算出复合溶剂和乙酸乙酯的脱附平衡常数K分别为:0.0009和0.001 5,结果显示复合溶剂对石油污染物的迁移效果高于乙酸乙酯,符合相似相溶原理.液同比SSR对脱附等温线影响明显,平衡常数随液固比增大而减小,即SSR越大脱附效果越好.当SSR由6:1提高到8:1时,平衡常数变化很小.综上所述,复合溶剂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脱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常温下液固比为6:1时,5 min脱油率达80%,20 min达90%~95%.考虑后期溶剂回收成本建议液固比在3:1到5:1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开顶箱薰气室(open-top chamber)试验装置,研究了不施氮(NN)、施常氮(MN,5 g·m-2)和施高氮(HN,15 g·m-2)3个氮素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小叶章生物量的影响因生长期而异.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小叶章地上生物量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地上生物量较正常大气CO2浓度增加12.42%~22.60%,而腊熟期和成熟期仅增加3.11%~12.97%;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小叶章地下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在生长后期表现明显,除拔节期外,小叶章地下生物量增加17.63%~42.20%.小叶章生物量和根冠比对大气CO2浓度的响应与供N水平有关.在HN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使小叶章生物量和根冠比明显增加,在NN条件下促进作用则不显著.小叶章根冠比明显增加主要是地下生物量显著增长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5.
不同肥料种类对稻田红壤碳氮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土壤中碳、氮淋失降低土壤肥力,污染水体环境.为探究不同施肥种类对稻田红壤碳氮淋失影响,本试验依托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114°53’E,26°48’N)1998年建立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控制试验,选用负压法采集土壤溶液,研究秸秆还田(ST)、有机肥(OM)、化肥(NPK)对土壤碳、氮淋失状况及时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田土壤中氮素淋失以铵态氮(NH+4-N)为主,施用NPK使土壤中NH+4-N(1.2 mg·L-1±0.1 mg·L-1)淋失最严重,施用OM使土壤中可溶解性有机碳(DOC)(27.3 mg·L-1±1.6 mg·L-1)淋失最严重,且土壤中DOC和NH+4-N均在水稻营养生长期淋失最严重(P<0.05);2施用OM与NPK可以增加稻田红壤中NH+4-N、DOC、总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且施用NPK增加TN效果最显著,施用OM增加SOC最显著;3土壤渗漏液中DOC含量与稻田红壤中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渗漏液中NH+4-N含量与稻田红壤中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96.
<正>可导致抑郁症随着时间的推移,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可导致抑郁症的生成。失眠与抑郁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据一项2007年对1万人的调查显示,那些患有失眠的人发展成为抑郁症的概率比那些没有失眠的人高达五倍之多。实际上,失眠往往是抑郁症的先兆之一。失眠和抑郁症是相辅相成的,睡眠不足会加重抑郁症的状况,而抑郁症反过来又会令人更加难以入睡。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治疗睡眠问题有助于抑郁症的缓解,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97.
为解决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积累的问题,取净水沉淀污泥经超声预处理后进行回流试验,考察超声作用后净水沉淀污泥絮体特性的变化及其对回流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后污泥溶液的温度升高,絮体粒径减小,长时间作用后粒径可降至几个mm,且粒径与声能密度呈现相关性;1,5W/mL的超声处理后,絮体Zeta电位降低,比表面积增大,10,15W/mL的超声处理后絮体Zeta电位升高,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低声能密度(1W/mL)超声处理后污泥回流可强化混凝效果,30min超声作用后污泥回流的浊度、UV254和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7%、23.12%和10.02%,长时间高声能密度(15W/mL)超声波处理污泥回流后混凝效果反而恶化.超声技术对污泥回流后污染物的去除率有一定的提高,但超声时间和声能密度必须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998.
中国3个AERONET站点气溶胶微物理特性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中国地区区域代表性较强且观测时间序列较长的3个AERONET站点(SACOL、香河和太湖),分析了其气溶胶微物理参数特征. 香河和太湖多年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分别为0.67±0.66和0.72±0.44,是SACOL AOD平均值(0.38±0.27)的近2倍,且AOD变化范围较大. SACOL春冬季AOD较大,夏秋季AOD较小;而香河和太湖夏春季较大,秋冬季较小.结合尺度分布、体积浓度等参数特征说明沙尘是SACOL春季最主要的气溶胶类型,香河春季受沙尘的影响也较严重,而太湖受沙尘影响的频率较香河要小的多;香河和太湖AOD最大值出现月份与细模态粒子体积浓度最大值出现月份一致,是由于细模态粒子的消光效率是粗模态粒子的3~4倍.细模态体积比(Vf/Vt)的年变化趋势与?ngstr?m波长指数(?)的年变化趋势相似,Vf/Vt和?均可以用来分析粒子尺度大小的年变化特征.但?1.7时,Vf/Vt大于0.6,以细模态粒子为主;而0.75相似文献   
999.
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低C/N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对A2/O - 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在A2/O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100% 条件下,将硝化液回流比分别设定为100%、200%、300%和400%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系统在A2/O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具有很好的同步氮磷的去除效果,出水COD浓度均在50mg/L以下.上述不同硝化液回流比下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8.8%、66.5%、75.6%和62.5%,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86.0%、90.3%、91.0%和95.0%.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平均出水TN和TP浓度分别为14.96mg/L和0.49mg/L.系统反硝化除磷量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略有增加,在硝化液回流比为400%时,反硝化除磷量高达磷总去除量的98%.  相似文献   
1000.
路树萍  王素利  刘敏 《环境化学》2014,(9):1611-1612
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是一种微型化液相萃取技术,是在一定体积的样品溶液中,快速注入含有萃取剂的分散剂,轻轻振荡,形成乳浊液体系而实现萃取,经离心后吸取聚积在试管底部的萃取剂,直接进样分析.使得目标分析物的富集倍数更高,非常适合进行痕量分析.传统的DLLME使用的提取溶剂大部分是一些含氯溶剂,毒性较高,容易挥发.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作为一种绿色溶剂替代传统DLLME中的提取溶剂.杀菌剂是使用量较多的农药,其残留通过喷雾、废水排放、土壤渗透等途径造成地下和地表水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欧盟的饮用水法则(EC/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