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Co-CeOx多活性中心催化剂,在不同温度进行加速老化处理,测试新鲜和老化后催化剂对丙烷的催化氧化性能,同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加速老化温度低于650℃时,丙烷转化率达50%的温度变化幅度小于10℃;加速老化温度高于750℃时,催化剂氧化丙烷的性能快速下降.表征结果显示,Co-CeOx催化剂主要表现为尖晶石结构,老化后晶粒尺寸显著增大,Co3+的含量减少,氢还原峰温度升高.加速老化处理对Co-CeOx催化剂物理结构的影响进而抑制了其化学特性及催化活性.测试Co-CeOx催化剂对丙酮和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分别在179和244℃达到90%的脱除效率.因此,Co-CeOx多活性中心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且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
利用BET比表面测定和X-射线衍射技术考察了掺杂La或Si的Ag/Al2O3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并研究了富氧条件下,丙烯在这些催化剂上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结果表明,掺杂La或Si能抑制Al2O3相变,使γ-Al2O3完全转化为a-Al2O3的温度升至1100℃以上.相应地,延缓催化剂比表面下降,从活性角度来看,当焙烧温度为1100℃时,与掺杂La或Si相比,不掺杂La或Si的Ag/Al 2O3催化剂活性要低得多;当焙烧温度低于1000℃时,掺杂少量La(2%La2O3)对Ag/Al2O3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但是,掺杂Si(2%或8%SiO2)或较高含量La(8%La2O3)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综合考虑热稳定性和富氧条件下的NO还原活性,认为掺杂较低含量La(2%La2O3)的Ag/Al2O3催化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冲击水浴除尘器的工艺原理、性能特点、系统供水工艺、防腐、设备参数和处理效果,以及工程实践的体会与建议。针对湿式除尘器的关键工序——防腐,从防腐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耐磨性以及防腐工序的施工几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64.
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蛋白CTC表面展示系统研究在细胞表面展示鸡毒霉形体粘附素蛋白PMGA1.2的可行性及其免疫原性,为研制能常温长期保藏和运输的禽用口服疫苗奠定基础.用部分pmga1.2基因(pmga1.2p)代替S-层蛋白ctc基因中部且位于表面锚定序列slh下游的片段,构建了2个融合基因ctc-pmga1.2p和csa-ctc-pmga1.2p(csa表csaAB操纵元,其与S-层蛋白牢固地锚定到细胞表面密切相关);将含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电转化入苏云金芽胞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中,获得了2个重组菌株BCCG(含ctc-pmga1.2p和携带csaAB操纵元的质粒)和CG(含csa-ctc-pmga1.2p).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2个重组菌株均成功地在细胞表面展示了重组蛋白PMGA1.2P;小鼠免疫学实验证实,2个重组菌株所展示的重组蛋白均具有免疫原性,其中,重组菌株CG的免疫效果优于BCCG.结果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蛋白CTC表面展示系统可被用来研制热稳定性禽用口服疫苗.  相似文献   
65.
为了考察高浓度过氧化氢存储的适宜条件,利用微型量热仪C600对70%H2O2在室温至250℃范围内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模拟计算了扫描速率对H2O2热分解的影响,分别利用Friedman等转化率法和ASTM E 698法处理试验结果。然后模拟绝热条件下失控反应,并考虑热惰性因子对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等转化率法和ASTM E698法计算得到70%H2O2分解的活化能分别为32~76 kJ/mol、56.292 kJ/mol,结果相差不大。热惰性因子为1.0、1.5、2.0和3.0时,需要确保使用和储存70%H2O2的温度分别低于15.3℃、18.8℃、21.6℃、26.4℃。最后,模拟计算了不同包装材料、包装尺寸下70%H2O2的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浓度H2O2使用及储运过程中的建议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常见化学品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C600微量热仪对AIBN及AIBN与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混合的热分解反应进行试验探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它们的分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IBN本身的热稳定性较差;水、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铁等物质使AIBN的放热反应变剧烈,反应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反应速率常数增大;这些物质的加入不会改变AIBN的热分解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67.
为了研究硝铵磷的热稳定性,用DSC-TG同步热分析仪测试了硝酸铵的热分解过程,根据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 K/min的DSC和TG-DTG曲线,利用Ozawa法和Kissinger法求得的硝酸铵的活化能基本一致。用Rogers公式和Arrhenius公式求得指前因子和速率常数分别为1.62×1010 s-1,1.07×10-18 s-1(120℃);硝酸铵在升温速率为5 K/min时,分解峰值温度的活化焓、活化熵、活化自由能分别为102.76 kJ/mol ,-62.35 J/(K·mol ),134.98 kJ/mol;对比了硝酸铵和硝铵磷的DSC曲线,结果表明硝铵磷的吸热分解峰值温度低于硝酸铵,热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68.
针对袋式除尘器滤料用聚苯硫醚纤维的技术特性,对目前国内滤料市场常用的聚苯硫醚纤维由生产单位随机抽取了五种不同厂家的纤维进行了力学性能、卷曲性能及热收缩性测试,采用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法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强度差异较小,测值上下浮动在10%以内;断裂伸长率的测值区间浮动为23%。纤维卷曲数在10.3~14.2个/25 mm,卷曲率的测值范围为5.5%~10.7%,纤维间差异不大。180℃的高温下处理30 min后,两种纤维的热收缩率小于1.0%,其他三种纤维在3%左右;热稳定性的分析表明PPS纤维材质本身在200℃前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五种纤维的质量分数均保持在99.8%以上。  相似文献   
69.
Porous ZIF-7 with the sodalite (SOD) cage structure (ZIF,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solvothermal method. Synthesized material was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PXRD), thermal gravity (T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 scopy (SEM) and Na adsorption analysis. ZIF-8 with the SOD structure and a littl larger pore window was synthesized in a similar way and was characterized for comparisons. Thermal stabil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ZIF-7 were tested through PXRD analysis, and the capability of the material for CO2 capture from simulated flue ga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physical adsorp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 adsorption capacity on ZIF-7 was about 48 mL. gl while the capacity on ZIF-8 was about 18mg.g-1 (at 12C and 0.98 P/Po relative pressure). Furthermore, the impact of flue gas components on adsorption capacity of ZIF-7 and the selectivity of CO2 against N2 on ZIF-7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相似文献   
70.
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对分析纯过硫酸铵、含10%氯化钠杂质的过硫酸铵以及含10%二氧化硅杂质的过硫酸铵进行热分析实验,得到了实验过程中温度、温升速率和压力等数据,计算了3组样品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引入热惰性因子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了3组样品在严格绝热条件下的热危险性参数,分析了3组样品的反应过程和热危险性。通过Semenov理论计算了3组样品的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结果表明,过硫酸铵加入氯化钠或二氧化硅杂质后,热危险性增大,自加速分解温度降低,更容易发生反应且反应更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