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2篇
  免费   628篇
  国内免费   1670篇
安全科学   870篇
废物处理   261篇
环保管理   326篇
综合类   3536篇
基础理论   695篇
污染及防治   998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饮食业复合油烟吸收剂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饮食油烟的成分 ,结合饮食油烟气的治理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新型复合油烟吸收剂的实验 ,快速、有效、准确地优化确定了油烟吸收剂的配方和工艺 ,并设计了该吸收剂的油污相溶性、环境毒性、生物降解性实验 ,科学地论证了该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 ,本实验研制的油烟吸收剂能够全面包络、粘合、皂化、附着和分离油烟废气中的油类物质 ,对饮食油烟具有快速、高效、彻底的治理效果 ,而且无毒、易降解。  相似文献   
992.
在简要介绍目前含有高浓度油脂废水的产生和排放现状之后,总结分析了最近几年来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生物处理方法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今后油脂废水处理技术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分别进行了间甲酚浓度为0mg·L-1,166 7mg·L-1和275mg·L-13种情况下的杂色云芝实罐发酵试验,定时测定了3种情况下菌丝干重(DC)、淀粉消耗、间甲酚降解和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在无间甲酚时,菌丝干重在188h达到最大值2600mg·L-1;在120h开始出现酶活,228h达到最大值82 15U·mL-1后,呈现一个稳定态势,不因衰亡期的到来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在加入166 7mg·L-1间甲酚时,菌丝干重在204h方达到最大值(995mg·L-1),且较无间甲酚时低得多(降低61 73%);在180h开始出现酶活,204h达到最大值(118 36U·L-1),并高出前者44 1%,此后也呈现一个稳定的态势.在加入间甲酚浓度为275mg·L-1时,菌丝干重在372h方达到最大值(320mg·L-1),但仅是无间甲酚的12 31%,间甲酚浓度为166 7mg·L-1时的32 16%;在264h开始出现酶活,396h达到最大值(112 8U·L-1),其酶活水平与间甲酚为166 7mg·L-1情况下的水平相当,这说明间甲酚可以诱导杂色云芝达到较高的产酶水平.研究发现在上述条件下杂色云芝生长的时间统计模型3种情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来模拟,即间甲酚的加入,并不改变其生长动力学模型;杂色云芝产漆酶的动力学模型在3种情况下可以分别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3种情况下,淀粉消耗均可以用Logistic模型来描述,从3个方  相似文献   
994.
2,4-二硝基酚的超声波及协同降解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 2 ,4 二硝基酚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超声功率、氧化剂H2 O2 与Fenton试剂等因素对其超声降解效率的影响 .2 ,4 二硝基酚在超声波 (US)、US H2 O2 和US Fe2 H2 O2 体系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超声波和Fe2 H2 O2 体系在 2 ,4 二硝基酚的降解过程中存在着协同效应 ,而在Cu2 H2 O2 和超声波体系中未观察到相似的协同效应 .  相似文献   
995.
电化学降解与声电化降解苯胺溶液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和声电化两种方法处理苯胺溶液.考察了处理时间、苯胺浓度、pH、电解质浓度、电解电压等因素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并对两种方法处理的溶液分别进行紫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声电化降解所得苯胺降解率远远大于采用电化学方法所得降解率。  相似文献   
996.
临界区甲醇的聚碳酸酯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碳酸酯在甲醇临界区域的降解行为 .降解无需借助催化剂 ,降解温度 2 2 0— 2 6 0℃ ,压力5 2 0— 8 6 7MPa ,时间 5— 4 5min ,通过GC MS与GC FID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聚碳酸酯醇解主要产物为碳酸二甲酯 (DMC)和双酚A(BPA) .降解温度和时间为 2 4 0℃和 30min时 ,DMC和BPA的产率分别 91 75 %和 90 0 3%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 (GPC)对 2 4 0℃醇解反应的固相聚合物进行了分析 .降解初期 ,聚合物大分子发生断裂 ,PC的数均分子量 (Mn)迅速下降 ,仅有少量DMC和BPA生成 ;降解的中间阶段 ,低聚物在降解产物中的比例快速增加 ,同时DMC与BPA相应增多 ,最终PC被完全分解 .  相似文献   
997.
三甲胺降解细菌的分离、降解特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从稻田土壤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 2株三甲胺降解菌 2 2和 5 1 .分离菌株为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的球菌和短杆菌 ,菌株大小为球菌直径 0 5~ 0 9μm ,短杆菌长 0 9~ 1 2 μm ,不运动 .分离菌株均能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三甲胺作为唯一碳源 ,生成中间产物二甲胺和甲胺 ,最终将其矿化 .根据其生理生化性状和 1 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分离菌株为副球菌属 (Paracoccussp .) ,其序列与Paracoccusaminovorans菌株序列的相似性均为 98 8% .  相似文献   
998.
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2L高压间歇反应釜中,系统地研究了高浓度难降解乳化废水的影响因素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湿式氧化温度以220℃为宜;TOC去除率为73 2%~82 1%;供氧量以1 0~1 25倍理论需氧量为宜;在较宽浓度范围内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并建立基于TOC指数型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999.
周涛  杨瑞昌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6):1079-1083
将热泳力和微通道流动两项国际前沿热门研究成果相结合.研究微通道内流动的可吸入颗粒物热泳沉积效率的变化规律.选择能描述有别于一般通道的具有强换热特性的微通道公式,计算分析其中换热特性和流动特性.通过在同样条件下一般通道与微通道内,利用热泳的效应,产生的脱除可吸入颗粒物效率的比较,得到在微通道内有大的热泳沉积效率的结论.这一结果给我们利用微通道内热泳脱除可吸入颗粒物以新的启发.通过多微通道组合可以实现高效率脱除可吸入颗粒物.若这一思路能够赋予实践,将为脱除细微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提供重大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分析咪唑烟酸在4种典型土壤中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差异,初步探讨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其降解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咪唑烟酸在非灭菌条件下的半衰期为29~44d,在灭菌条件下的半衰期为81~134d,在非灭菌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比灭菌条件下提高1 3~3 4倍。在小粉土中微生物降解的理论半衰期约为48d,为灭菌条件下的近3倍,充分说明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咪唑烟酸的降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LC-ESI-MS检测到4种微生物降解产物,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219,222,201和149,并由此推断了咪唑烟酸在土壤中降解转化的主要途径为:首先被微生物转化成更为稳定的氨盐产物,然后再进一步脱甲基、羧基和异丙基及咪唑啉酮环的开裂和重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