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通过丁二酸酐与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的纳米SiO2(即可分散的纳米二氧化硅,简称DNS)反应,合成了羧基化的DNS,再经过与壳聚糖脱水生成酰胺的过程,合成了改性壳聚糖。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壳聚糖进行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改性壳聚糖微粒吸附Ni2+时溶液pH值、时间、吸附剂用量和Ni2+初始浓度等对吸附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条件为:pH=7,吸附时间为120 min,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3 g。改性壳聚糖比壳聚糖具有更强的吸附Ni2+的能力,吸附率达67.01%。  相似文献   
492.
肖慧  董永星 《化工环保》2018,38(5):566-568
为解决采矿行业微生物浸矿酸性废水中和处理沉渣多、固液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柠檬酸钠和环氧氯丙烷改性处理的壳聚糖在pH=2.2条件下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2+和Fe3+,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壳聚糖改性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处理100 mL壳聚糖质量分数为2%的壳聚糖-冰醋酸溶液,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加入量200 mL,环氧氯丙烷加入量300 mL,反应时间6 h。改性壳聚糖对Fe3+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703 7 mg/g,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378 7 mg/g,Fe3+和Cu2+在改性壳聚糖上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形式。  相似文献   
493.
将生物选择性吸附和光催化技术耦合合成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壳聚糖-二氧化钛吸附剂(CTA),这种新型的多功能壳聚糖-二氧化钛吸附剂能够同时吸附重金属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发现,CTA对银离子有较好的吸附容量,在初始浓度为1 000 mg/L时吸附容量为100.3 mg/g,且吸附了银离子的吸附剂对甲基橙有更好的降解效果。扫描电镜表明,CTA紫外条件下吸附银以后表面会有纳米银的生成,能谱显示纳米银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CTA表面自行脱落。  相似文献   
494.
壳聚糖-纳米金属絮凝剂絮凝沉降水华蓝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壳聚糖与纳米钛、纳米铁或妫水湖沉积物絮凝剂絮凝沉降水华蓝藻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壳聚糖浓度为3 mg/L情况下,与妫水湖沉积物和纳米钛相比,纳米铁絮凝沉降蓝藻细胞的效果最好,在10 min内可以絮凝沉降79.5%以上的水华蓝藻细胞。进一步研究显示,在pH值为5~9的范围内,随着pH值的降低,絮凝沉降藻细胞的效率逐渐提高,pH值为5时10 min内可以絮凝去除89.6%以上的水华蓝藻细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5.
将生物选择性吸附和光催化技术耦合合成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壳聚糖-二氧化钛吸附剂(CTA),这种新型的多功能壳聚糖-二氧化钛吸附剂能够同时吸附重金属和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发现,CTA对银离子有较好的吸附容量,在初始浓度为1 000 mg/L时吸附容量为100.3 mg/g,且吸附了银离子的吸附剂对甲基橙有更好的降解效果。扫描电镜表明,CTA紫外条件下吸附银以后表面会有纳米银的生成,能谱显示纳米银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CTA表面自行脱落。  相似文献   
496.
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实验,研究了聚硅酸铝铁-壳聚糖(PSAF-CTS)复合絮凝剂的形貌结构特征。红外实验结果显示,PSAF与CTS先由氢键力形成氢键聚合体,然后该氢键聚合体在酸性环境中脱水,发生通过羟基配位的羟基式桥联反应,生成聚合多核配位化合物PSAF-CTS。扫描电镜实验表明,该复合絮凝剂中存在PSAF、CTS以及二者结合处类似于多孔蜂窝状的3种结构。并且PSAF、CTS部分的形貌结构在反应前后也发生了变化。将该絮凝剂用于废水的絮凝处理实验中,得到了较好的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497.
聚合物强化超滤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聚合物强化超滤工艺(PEUF)是一种将高分子聚合物和超滤技术结合的新型、高效的重金属废水治理方法。以壳聚糖(CTS)为聚合物去除水中的铜离子。考察了吸附络合和超滤过程中影响铜去除率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溶液pH值为6.0、CTS浓度为0.15 g/L和反应时间为60 min时,通过超滤系统后效果最佳。装载比一定时,铜初始浓度的变化对铜的去除率没有明显影响。CTS对铜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还研究了超滤膜的污染情况和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酸清洗效果较好,可使膜通量恢复达87%左右。  相似文献   
498.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晓彩  于洋  刘培 《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386-1390
对从虾蟹壳中制备的壳聚糖进行改性,分别制得壳聚糖衍生物——壳聚糖季铵盐和羧甲基壳聚糖,用于味精废水的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和羧甲基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处理味精废水均有较好的效果,以壳聚糖季铵盐的效果最好,其pH值适用范围宽、絮体沉降快,是一种具有良好反应活性的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499.
采用壳聚糖吸附溴百里香酚蓝(BTB)溶液,分析了pH、BTB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及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BTB吸附的重要因素,当pH为3.4时壳聚糖对BTB溶液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行为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随着温度升高,壳聚糖对BTB溶液的吸附量有所减少;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500.
通过戊二醛将Candida tropicalis固定在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NH2-M-CSm)上,探讨了游离Ct、磁性壳聚糖微球(M-CSm)固定化Ct和NH2-M-CSm固定化Ct除酚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游离Ct最适pH为5.5,M-CSm和NH2-M-CSm固定化Ct均在4~6之间;游离Ct最适温度为35℃,M-CSm和NH2-M-CSm固定化Ct均为30℃;NH2-M-CSm固定化Ct的热稳定性>M-CSm固定化Ct>游离Ct;离子强度对固定化Ct无影响,而对游离Ct有一定的影响;一价态离子对游离Ct和固定化Ct影响不大;二价态离子对游离Ct起抑制作用,而对固定化Ct起促进作用;三价态离子对游离Ct和固定化Ct均起抑制作用.通过实验还得知,固定化Ct可以通过再培养恢复酶活力,其半衰期至少为90 d.最后,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经3 h反应后,NH2-M-CSm固定化Ct除酚几乎达100%,而游离Ct只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