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423篇
安全科学   620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200篇
综合类   1245篇
基础理论   183篇
污染及防治   21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10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41.
釜式反应器反应失控的温度与压力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釜式反应器因反应失控导致爆炸、火灾和有毒物料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对其反应失控内在规律的研究有助于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本文从事故案例中分析和总结了化工生产中反应失控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事故特征.利用反应系统热量平衡原理和物料气-液相平衡原理,分别对间歇、半连续和连续式釜式反应器建立了反应失控所达到的最大温度和压力预测方法.结合釜式反应器的操作,应用此预测方法计算表明,半连续釜式反应器失控时继续加料,反应失控的绝热温升最大,连续和间歇釜式反应器次之,而半连续釜式反应器失控时停止加料绝热温升值较小;反应器内液体物料的蒸气压以比温升速度更大的速度上升.  相似文献   
942.
用温度敏感型菌株发酵生产L-谷氨酸不存在生物素亚适量问题,因此该方法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通常采用对出发菌株进行传统诱变的方法获得温度敏感型菌株.以谷氨酸棒杆菌CICC 10226为出发菌株,先克隆其ItsA基因,然后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构建了突变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WT ΔL,该菌株同时具有温度敏感性和溶菌酶敏感性.经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于38℃培养的突变株细胞与在30℃培养的同一种细胞相比,细胞明显增大,而出发菌株无该现象.发酵试验表明,在生物素过量的情况下,在发酵进入细胞产酸期后通过将发酵温度从原来的30℃提高到38℃,温度敏感突变株的产酸量增加近5倍.如果在发酵培养基巾添加适量的琥珀酸和乙酸,该菌株与不添加的在30℃培养的对照相比,产酸量增加近6.5倍.对于野生型出发菌株而言,在生物素过量的情况下,无论是否采用变温发酵方法都几乎不产酸.说明温度敏感突变株即使在生物素过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变温发酵诱导其合成并分泌产生L-谷氨酸.图10表1参13  相似文献   
943.
温度对芦苇不同部位分解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温度对芦苇不同部位分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促进了各部分分解速度,在5、15和25℃下,7个月后叶片干物质剩余率为75%、64%和55%,茎秆为80%、68%和61%,茎鞘为83%、80%和74%.从5℃到25℃,叶片、叶鞘和茎秆分别多分解了20%、19%和9%,表明温度对各部分分解的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由Q10可以看出,从5℃到15℃再到25℃,叶片、茎鞘和茎秆的Q10分别为1.3860和1.3059,1.5582和1.2602,1.141 2和1.2746.成分不同可能是引起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此结果对于预测未来生态系统中C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4.
为了研究封堵结构因子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温度场分布及烟气流动规律的影响,建立1:1全尺寸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模型,开展不同封堵条件下的管廊油池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端口封堵结构因子的增大,管廊顶棚温度升高,顶棚温度呈线性趋势增加,管廊壁面温度变化区域范围相比廊道空间的温度变化区域较大;烟气层高度随着端口封堵结构因子的...  相似文献   
94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该领域的石油化工储罐火灾具有火势猛烈,燃烧温度高,持续时间长,爆炸危险性大,极易发生沸溢喷溅等特点。同时,随着我国石油战略储备量的不断扩大,原油储罐大型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自1985年秦皇岛输油公司首次从日本引进10万m3超大型浮顶油罐  相似文献   
946.
为了研究复合肥洗涤液中氯离子浓度对硝酸基复合肥水溶液热稳定性影响,利用自行研制的临界爆炸测试装置对硝酸基复合肥水溶液的热安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离子对硝酸基复合肥水溶液临界爆炸温度影响较大,复合肥水溶液的分解温度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研究结果对硝酸基复合肥的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7.
气温遥感估算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气温作为重要的气候资源之一,在植被长势、农业灾害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尺度农业、气候模型都需要空间分布的气温作为输入参数。除了用有限的台站数据空间插值获取气温栅格化数据外,遥感技术更为连贯精细的气温空间观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服务区域尺度气温相关的科研及业务工作,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气温遥感估算的主要方法,包括简单统计法、高级统计法、温度-植被指数分析法(TVX法)、地表能量平衡法及大气温度廓线外推法。再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重点总结比较了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及不同时空尺度气温的遥感估算特点。最后讨论了气温遥感估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48.
通风、翻堆和添加剂对垃圾生物干化和臭气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自制的生物干化装置探索了通风、翻堆及不同添加剂对垃圾生物干化和臭气排放的影响。通风量增加,有助于水分散失和H2S减排,也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添加自制除臭剂和生物菌对H2S的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添加自制除臭剂和桔秆对NH3的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添加自制除臭剂可作为生物干化除臭剂的优选。翻堆工艺对干化产品含水率有一定影响,物料含水率随翻堆次数增加逐渐下降,翻堆2次的干化产品含水率最终达到25%,翻堆3次的含水率达到22.5%,翻堆4次的含水率达到19.1%,增加翻堆次数可显著降低物料含水率。  相似文献   
949.
考察了以RuCl3·3H2O为前驱物,以AC(颗粒活性炭)为载体制备Ru/AC时,焙烧氛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Ru/AC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BET(brunner-emmet-teller method,比表面积测定)和SEM(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氛围中制备的Ru/AC活性有较大差异:在N2焙烧氛围中,容易形成去除BrO3-的有效活性组分(RuO2);而在真空焙烧氛围中,几乎没有活性组分的产生;在H2-N2〔φ(H2)为1.5%,φ(N2)为98.5%〕氛围中焙烧,负载在AC上的活性组分有Ru0(单质钌)和RuO2. 焙烧温度对Ru/AC去除BrO3-的性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高温有利于AC的石墨化进程,载体性能得到优化;但焙烧温度过高(1 000 ℃)时,会产生金属颗粒团聚现象;最适宜的焙烧温度为900 ℃. Ru/AC的活性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焙烧时间为3 h时,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得到提高且有效活性组分能够均匀地分散在AC载体上. 综上,Ru/AC催化剂的最优焙烧条件:焙烧氛围为N2,焙烧温度为900 ℃,焙烧时间为3 h. 在该条件下制备的Ru/AC利于形成去除BrO3-的活性物质RuO2,并且其能够均匀地分布在AC载体上,使催化反应进行得更为彻底,可在2 h内将BrO3-全部去除.   相似文献   
950.
文章以向家坝-溪洛渡电站所在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与区域内典型生态因子变化的关联性。首先分析了流域内土地覆盖和典型地表参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地表蒸发量ET以及地表温度LST)的时空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缓冲区分析方法,计算了电站枢纽区周边地表参数的变化特征,并且分析了水电工程对地表参数的空间影响尺度。研究发现:(1)土地覆盖方面,2000年以来流域内的林地、草地、耕地进行了一定的转化,但总体格局保持稳定。流域内人造表面面积大幅增加,但从整体上占比仍较小,说明水电工程对流域整体的土地覆盖影响较小;(2)植被时空变化方面,2000年以来流域NDVI以及NPP有显著改善,但地表参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变异性显著;(3)关联分析方面,电站蓄水后,未发现植被参数(NDVI、NPP)有显著变化。电站蓄水后对缓冲区内蒸发量和地表温度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