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277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81.
急倾斜煤层煤巷支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倾斜煤层中的永久性巷道的支护方式的选择及支护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急倾斜煤层中巷道围岩活动的特点,从其支护所面临的困境入手,采用动态设计方法,通过实验室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等综合手段,得出了锚梁网支护方式是该类巷道最有效的支护方式的结论,并取得了理想的支护效果.试验表明采用的设计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填补了急倾斜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空白.该研究成果将给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有益的借鉴,因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2.
单一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的区域防突问题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本文以大平煤矿为例,通过实施水力压裂—水力冲孔—孔间压裂—二次冲孔多重水力卸压增透技术,并经过现场试验检验了该技术的区域防突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多重水力卸压增透技术使单一突出煤层的卸压效果更均衡,钻孔初始瓦斯抽采流量是采取单独水力冲孔措施的2.15倍,是不采取卸压措施的28倍;预抽消突达标时间缩短至6个月以内,并消除了单纯采用水力冲孔措施的卸压效果不均衡、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区域防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3.
龙街向斜含煤地层为祥摆组,有5、9两个可采煤层。对煤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利用过程中煤质的硫分、灰分、有害元素均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对植被有一定的影响。应当按照环保的要求对煤进行一定的处理,降低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84.
煤矿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与勘察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同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地球物理勘察在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所能解决的有关地质问题和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85.
深部煤层对CO2地质处置机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CO2的有效处置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煤介质具有特殊的双重孔隙结构、吸附性强等物性特征,对CO2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大于煤介质吸附CH4的能力,因此,可将CO2注入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储存,在长久处置CO2的同时亦可促进深部煤层气的开采。在我国,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处置CO2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可以处置26-46年的CO2排放量,尤其在华北煤炭能源基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6.
煤层气资源及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为非常规天然气,即煤层中的甲烷,是一种极易爆炸的气体,需要在采煤作业中先行排出,以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而且,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综合利用煤层气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煤层气(煤层甲烷,CBM)开发对弥补天然气的供应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加拿大和印度等国正在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7.
本文针对河南焦作古汉山煤矿煤层瓦斯突出问题,通过相关工程实践技术的研究,从预抽成孔机理及钻具参数的优化配置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煤矿煤层瓦斯突出防治的具体技术措施,以为提高防治煤层瓦斯突出的工作效率、降低矿山瓦斯突出的危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8.
煤层瓦斯压力预测对煤与瓦斯突出和煤层安全开采意义重大。在陈连省等基于量纲分析建立的煤层瓦斯压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进行量纲分析以及MATLAB数值模拟分析,利用已有的实测数据,针对其所建立的煤层瓦斯压力计算模型进行了重新建模和优化,新模型为整体的一个数学模型,避免了原分段数学模型带来的误差,使得煤层瓦斯压力的预测计算更为准确,可为煤层瓦斯压力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9.
华蓥山地区龙潭煤系是主要的产煤层,位于P_1m+q和P_2c岩溶含水层之间,开采难度较大。采用水化学分析、聚类分析和连通试验等方法,分析了煤层的充水条件、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结果表明:区内各含水层的补给与径流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水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巷道与钻孔、暗河之间具有一定的连通关系;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包括底板P_1m和顶板P_2l岩溶含水层,煤层的间接充水含水层包括P_2c、T_1f、T_1j和T_2l岩溶含水层,岩溶含水层上下贯穿、水力联系良好,揭露裂隙通道时对井硐充水的影响较大;P_1m岩溶水的越流和P_2c岩溶水的径流对煤层和井硐的威胁最大。该研究成果对华蓥山地区龙潭煤系开采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0.
浅埋近距离煤层内错布置开采下部煤层时,地表裂隙易与复合采空区相互贯通,造成地表漏风,使采空区,特别是上部老采空自燃危险区域的分布难以预测。针对此问题,以酸刺沟煤矿6上109工作面至地表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漏风测定及束管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地表与复合采空区漏风模型,借助FLUENT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地表漏风对复合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的影响。研究表明,地表漏风最终汇入下部采空区回风侧,加大了其自燃危险区域范围;漏风流在向回风侧偏移的过程中,由于煤柱的阻挡,风速逐渐降低,与下部漏入的风流共同作用,使上部老采空区形成了氧浓度中间低四周高的不规则环状自燃危险区域;下部采空区进风侧向上的漏风增加了本煤层采空区的总漏风量,加大了其自燃危险区域宽度,同时增加了上部老采空区局部氧浓度,使其自燃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