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25篇 |
免费 | 428篇 |
国内免费 | 119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13篇 |
废物处理 | 449篇 |
环保管理 | 735篇 |
综合类 | 4609篇 |
基础理论 | 513篇 |
污染及防治 | 689篇 |
评价与监测 | 275篇 |
社会与环境 | 202篇 |
灾害及防治 | 1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290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183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192篇 |
2016年 | 303篇 |
2015年 | 334篇 |
2014年 | 498篇 |
2013年 | 370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388篇 |
2010年 | 352篇 |
2009年 | 373篇 |
2008年 | 433篇 |
2007年 | 454篇 |
2006年 | 379篇 |
2005年 | 357篇 |
2004年 | 252篇 |
2003年 | 288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195篇 |
2000年 | 184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19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10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地下水的致灾效应及异常地下水流诱发地质灾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下水是诱发和触发近地表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与防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灾害过程中地下水的地质-力学作用一般原理和规律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地质体水敏性和水敏结构的概念,尤其对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揭示了两类典型的极端情况下地下水触发地质灾害的特殊机理。一类是大型顺层滑坡发生过程中的地下水的“水垫-楔裂”效应;另一类是深埋长隧道中,地下水在高强度水头压力作用下的“劈裂”效应。两类效应在西南地区斜坡地质灾害和深埋长隧道的修建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92.
993.
三江平原泥炭沼泽孔隙水甲烷浓度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土壤孔隙水甲烷浓度变化动态对于揭示湿地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于2012年和2013年对三江平原毛苔草泥炭沼泽不同土壤深度孔隙水甲烷浓度的季节变化动态进行监测,并分析了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季孔隙水甲烷浓度呈单峰变化趋势,不同土层甲烷浓度峰值(80.45~490.95μmol·L-1)主要集中在湿润的生长季末,但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从土壤剖面来看,土壤融通之后,孔隙水中甲烷浓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表层(5 cm和10 cm)甲烷浓度主要受到株高(R2=0.6,p=0.005)和土壤充水孔隙率(R2=0.36,p=0.01)的影响,而深层(20~40 cm)甲烷浓度主要受到土壤温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还表明,表层土壤孔隙水甲烷浓度能够解释生长季甲烷排放通量变化的26%~60%,而且短期的极端降雨事件可能不会对甲烷浓度以及甲烷排放产生即时影响,而是出现大约一周的延迟(time lag)现象,这主要取决于实际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994.
六氟化硫是是一种优秀的绝缘介质,在大型电气设备中大量投使用。但同时也是一种要重点控制的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因此电气设备检修、故障更换出来的大量六氟化硫废弃气体该如何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β-In2S3纳米颗粒光催化剂,并利用SEM、TEM和XRD等对其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土霉素溶液模拟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探讨In2S3对土霉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β-In2S3为立方相纳米颗粒结构,该纳米颗粒由纳米片组成,直径约15~30 nm.以太阳光为辐射光源,In2S3对土霉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4 h内对初始浓度为30 mg·L-1的土霉素降解率可达98%以上.降解土霉素后的催化剂在无水乙醇中清洗并烘干,经4次循环利用后,β-In2S3的降解能力仍能达到85%以上,表明β-In2S3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6.
根据湿污泥与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和形态特征,将二者结合合成多孔质陶粒,在陶粒基础上通过水热反应使陶粒沸石化,生成功能性吸附材料。沸石化处理的最佳条件为:Na OH浓度4 mol/L,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 h。水热反应产物为八面沸石,是单一晶相的沸石化陶粒。在沸石化陶粒表面八面沸石晶体以柱状晶体堆积形成球形凸起,在孔壁上柱状晶体呈簇状分布。沸石化陶粒比表面积约50 m2/g,较沸石化处理前的污泥-建筑垃圾陶粒提高了近20倍。浸出实验结果显示,沸石化陶粒实现了有害重金属的有效固定,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的要求。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沸石化陶粒对Ni2+的吸附等温曲线与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较好,说明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其中化学吸附占支配地位。该沸石化陶粒廉价易生产,适合用于环境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997.
垃圾焚烧烟气中二恶英零排放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绍兴新民热电有限公司煤和垃圾混烧循环流化床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经活性炭吸附、半干法和布袋除尘器净化工艺处理后,烟气中二恶英接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998.
大型底栖动物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基于实验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潮滩无机氮长短期通量交换、循环规律及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剖面特征在有/无底栖动物活动背景下的差异,探讨了双壳类底栖动物河蚬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潮滩无机氮界面交换中,河蚬的钻穴活动能增加向上覆水方向氨氮和硝氮的通量值;河蚬长期栖息对界面的生物扰动和代谢物排放能促进氨氮向上覆水的释放并逐渐加强沉积物氧化层中的硝化活动;界面附近河蚬的扰动和喷灌活动改变了沉积物中无机氮的垂直剖面特征,加速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矿化分解和两相界面间氨氮的离子交换,促进沉积物氮库向滨岸水体的释放输出.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