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安全科学   834篇
废物处理   125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1127篇
基础理论   89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载体对负载钯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TPSR和CO氧化活性测试等方法考察了不同载体对Pd催化剂的CO表面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对Pd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CO吸附能力影响很大,CO的吸附能力顺序为Pd/CeO2(吸附量、0.59ml/100mg)〉Pd/Al2O3(吸附量:0.052mL/100mg)〉Pd/TiO2(吸附量:0.001mL/100mg),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与CO吸附能力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P  相似文献   
732.
高铝煤炭广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煤田,富含丰富的铝、硅、锂、镓等有价元素,对其进行资源协同开发,有望大幅提升我国铝资源供给体系韧性并提高固废利用率,以及改善燃煤电厂的飞灰堆存等环境污染问题. 本研究以大唐国际托电园区的高铝粉煤灰示范生产线为案例,解析了高铝煤炭中各类无机资源的分布规律,并在全面梳理“原料—工艺—技术—产品/副产品”匹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集成“高铝煤炭清洁燃烧工艺-多级预脱硅工艺-氧化铝低能耗提取工艺”于一体的高铝煤炭循环利用全产业链;采用物质代谢分析方法,研究高铝煤炭循环利用全过程中有价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了高铝煤炭伴生有价元素的走向与分配模型,识别了该产业链中物质代谢优化调控的关键环节;此外,以传统铝土矿炼铝产业和木浆造纸产业为参考基准,核算了该产业链推广应用的经济、环境效益. 结果表明,高铝煤炭循环利用全产业链中有价元素总体循环回收利用率超过80.0%,在内蒙古自治区推广应用该产业链,每年可生产1 303.0×104 t氧化铝,联产964.0×104 t活性硅酸钙和3 192.0×104 t硅钙渣,创造年收入401.2×108元,节约3 505.0×104 t铝土矿,保护11.5 km2植被. 研究显示,高铝煤炭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的有价元素回收率高,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33.
牛粪是青藏高原常用的生活燃料,其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影响着青藏高原大气环境,该文为获得不同季节、不同海拔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及组成特征,在林芝市、那曲市、拉萨市林周县开展了牛粪燃烧研究,利用稀释通道法采集牛粪燃烧排放的PM2.5,并分析其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林芝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为(6.260±0.870) g/kg、林周为(8.204±2.085) g/kg、那曲为(8.281±0.300) g/kg。夏季林芝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为(6.426±1.761) g/kg、林周为(7.669±2.005) g/kg、那曲为(11.912±1.741) g/kg;夏季的相对湿度大于春季,在春夏两季林芝与林周的PM2.5排放因子差异较小,而那曲夏季排放因子略大于春季;随着海拔增高,空气中含氧量降低,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增大。牛粪燃烧PM2.5中碳组分占比为59.7%~77.8%、水溶性无机离子为17.8%~31...  相似文献   
734.
以水稻秸秆(R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O2/H2O气氛对其脱挥发分过程中焦产率、结构及其反应性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拉曼光谱(Raman)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RS焦进行表征,阐明不同反应气氛下RS焦的微观化学结构演化规律。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制备的RS焦的燃烧反应性进行分析,揭示了CO2气氛、H2O气氛与CO2/H2O混合气氛对RS焦微观化学结构演化及反应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O2/H2O气氛下,生物质焦产率随着反应终温升高而降低,且在700℃以上焦产率差异较大;CO2/H2O混合气氛更有利于促进生物质焦中小芳香环系统的消耗和缩聚,CO2和H2O气氛在高温下对生物质焦的反应存在协同作用和竞争关系;制焦温度在700℃以上时,CO2/H2O气氛有助于改善生物质焦...  相似文献   
735.
为探讨生物质在明火和阴燃两种不同条件下PM_(2.5)及主要成分的排放差异,选取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样品(小麦、水稻、马尾松叶、马尾松枝、杂草、玉米、棉花)进行了燃烧实验,并对PM_(2.5)样品中的7种主要水溶性离子(Na~+、NH_4~+、K~+、Ca~(2+)、Cl~-、NO_3~-、SO_4~(2-))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有机酸和左旋葡聚糖(LG)等有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火和阴燃条件下PM_(2.5)的排放因子分别为2.82~7.74 mg·g~(-1)和3.24~22.56 mg·g~(-1),阴燃时的排放因子偏高,不同燃料类型也存在一定差异.燃烧排放PM_(2.5)中水溶性离子以Cl~-为最高,占总离子的比例为72%~94%,且与NH_4~+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溶性离子整体表现为明火条件下的浓度显著高于阴燃条件下的浓度.受阴燃条件下氧气不足的影响,PM_(2.5)中有机组分的浓度表现为阴燃高于明火,进而导致阴燃时PM_(2.5)的排放因子增加.水稻秸秆燃烧烟尘中3种来源特征比值(LG/PM_(2.5)、LG/OC和LG/WSOC)仅为小麦和玉米秸秆燃烧排放相应比值均值的0.34、0.24和0.27倍,表明在不同农作物的收获季节采用上述特征比值进行生物质燃烧来源估算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36.
秸秆燃烧释放大量细小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基于2000-2014年中国华东地区农作物产量统计数据,估算各区域秸秆产量及室内外农作物秸秆燃烧总量.并运用排放因子法,估算15年间华东地区农作物秸秆燃烧PM2.5排放总量.研究结果表明,华东地区秸秆产量及燃烧总量分别为:2033.2 Mt和32678.59 Wt,PM2.5的排放总量为851.95 Wt.此外,PM2.5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衡.卫星火点监测数据显示,农田秸秆燃烧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和浙江东北部及上海市大部分地区;单位网格PM2.5最大的排放量多集中在山东、安徽北部、江苏中部和北部、浙江东北部和上海区域.时间序列上,山东、江苏和安徽呈显著增长趋势,上海、福建和浙江呈显著降低趋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油菜秸秆燃烧对污染物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32.45%、30.18%、18.95%、3.77%和14.65%.农作物秸秆燃烧释放PM2.5与工业粉尘的排放比变化趋势表明山东、安徽和江苏总体呈上升趋势;上海、福建和浙江总体保持平稳趋势.通过对华东地区农作物秸秆燃烧释放PM2.5的时空变化研究,为更好的揭示秸秆燃烧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37.
珍素 《世界环境》2014,(3):35-37
核能是清洁能源,能量密度大,1克铀的能量就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而且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使用的燃料只有30吨,相比同等装机规模的燃煤电站200万吨的煤炭消耗要节约大量的运输费用;然而,核电站一旦出现事故,其影响则远远高于燃煤电站,而其发电后产生的核废料如何安全处置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38.
本文将层燃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内的实际燃烧过程分解为垃圾在炉排上床层内的燃烧和可燃物(挥发分、炭粒)在炉膛内稀相空间的燃烧,并进行综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垃圾焚烧过程要经过水分蒸发、热解、燃烧、燃尽4个阶段,整个燃烧过程在4000s左右结束。综合考虑炉膛内颗粒停留时间、炉膛出口NO浓度时,可以选择二次风前后墙下倾20度的布置方式,二次风速度可选55m/s。  相似文献   
739.
Modified substrates as outer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was employed to reduce the soot generated from incomplete combustion of diesel or diesel/biodiesel blends, a process that harms the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The unique storage properties of ceria(CeO2) makes it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catalysts available to date. Here, we proposed that ceria-based catalysts can lower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soot combustion occurs; more specifically, from 610℃ to values included in the diesel exhausts operation range(300–450℃). The sol-gel method was used to synthesize mixed oxide-based catalysts(CeO2:ZnO); the resulting catalysts were deposited onto cordierite substrates. In addition, the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were evaluated by XRD, BET, TPR-H2, and SEM. Thermogravimetric(TG/DT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catalyst decreased the soot combustion temperature by 200℃ on average, indicating that the oxygen species arise at low temperatures in this situation, promoting highly reactive oxidation reaction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ot emission by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DRS) showed that catalyst-impregnated cordierite samples efficiently oxidized soot in a diesel/biodiesel stationary motor: soot emission decreased by more than 70%.  相似文献   
740.
从工业生态学角度研究矿区工业生态系统的工业代谢和工业生态链,建立矿区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火用)分析和(火用)效率模型.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矿区发展需要五项关键支撑技术,为合理选择煤炭的产业链延伸途径打下理论基础,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