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181篇
废物处理   194篇
环保管理   197篇
综合类   947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介绍了吸附法净化燃煤烟气汞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再生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纤维吸附法以及我们所研究的载银活性炭纤维-低温等离子体原位再生技术等,希望能够为我国汞谈判、汞减排及汞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72.
目前,国内200 MW机组SCR脱硝改造尚无样板工程及改造先例。200 MW机组由于其独特地设计,同300 MW以上等级机组相比,脱硝改造的技术方式与改造内容均有较大的差异。文章从国内200 MW机组脱硝改造实际情况出发,从设计参数选取、还原剂选择、SCR反应器布置方式、低氮燃烧器改造、空预器改造及引风机改造、厂用变压器系统改造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提出可行建议,为同等级机组脱硝改造工作提供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973.
本研究开发了等离子体微放电填充床反应器和等离子体微放电填充床反应系统,采用多孔陶瓷作为填充床材料,用控制变量法探索了停留时间、放电电压、催化剂负载量、初始浓度、能量密度等因素对反应系统的甲苯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因素的最优组合参数为:1.1s、9.5kV、负载量为15%,物质的量比为0.25的Co/Mn催化剂、189.52mg/m3、6000J/L.同时,对多孔陶瓷填充床进行了SEM和XRD等表征研究,研究表明,Mn催化剂包括Mn2O3和Mn3O4晶体;Co/Mn催化剂包括CoMnO3和MnO2晶体;Fe/Mn催化剂包括FeMnO3、Fe2O3和Mn2O3晶体,并且Mn催化剂比Co/Mn催化剂和Fe/Mn催化剂的晶体颗粒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974.
煤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分析,阐述了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生成和降低排放量的原则,探讨了目前相关的低NOx燃烧技术。强调了在降低NOx的同时必须注意高效率,对低挥发份煤在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情况下的高效低NOx燃烧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75.
超低排放燃煤电站三氧化硫的迁移和排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毅  韩立鹏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3702-3708
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method 8推荐的方法,对典型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满负荷工况下的燃煤、烟气、飞灰、渣进行三氧化硫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燃煤电站超低排放环保设备对三氧化硫的总脱除率为71.86%,大气三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5 mg·m~(-3)(气体体积为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下同).选择性脱硝催化剂(SCR)前烟气中三氧化硫生成量为二氧化硫的0.46%,在SCR催化剂SO_2/SO_3的转化率为0.58%,空气预热器内气态三氧化硫浓度显著降低.低温电除尘(LLT-ESP)内三氧化硫与飞灰结合得到脱除,LLT-ESP细灰中三氧化硫含量为粗灰的1.38倍.湿法脱硫系统(WFGD)对三氧化硫的脱除率为48.45%.超低排放燃煤电站大气三氧化硫排放因子EF_煤、EF_电分别为17.13 mg·kg~(-1)、4.41 mg·kW~(-1)·h~(-1).估算2018年我国燃煤电站三氧化硫大气排放总量约为3.99万t·a~(-1).  相似文献   
976.
977.
燃煤和有色金属冶炼是我国两个最大的人为汞释放源,联合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和烟气脱硫技术(FGD)可以对烟气汞排放实施控制,是一项有潜力的燃煤电厂烟气净化技术.综述了SCR氧化燃煤烟气中气态单质汞的催化机理,总结了燃煤种类、催化剂种类和烟气组分对SCR催化氧化气态单质汞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8.
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研究的意义,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我国目前二氧化硫污染,酸雨危害的严重状况和开展燃煤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79.
燃煤电厂氟污染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一个包含干湿两种除尘系统的高氟煤源的电厂为例,研究了电厂的氟迁移转化规律和氟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电厂氟污染的对策。研究表明:湿法除尘系统的氟污染物主要是渣氟、水氟,而干法除尘系统主要是渣氟和气氟;小麦氟含量与大气中氟显著相关;灰场附近的地表水受到灰水的氟污染,部分潜水井受到了灰场渗水的污染,部分灰场土壤受到大气氟污染。  相似文献   
980.
本文研究电厂UG-35/39-M型工业锅炉分别燃烧原煤和型煤时排放烟尘的径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及其直接致突变特性.按粒径的大小将烟尘分成降尘、飘尘和烟气三部分收集,结果表明,多环芳烃主要分布在飘尘和烟气中,其中飘尘内集中了大部分高环的多环芳烃,烟气内集中了大部分低环的多环芳烃;飘尘和烟气的Ames试验致突变性之和比降尘高5—6倍,锅炉燃烧型煤排放烟尘的总量比烧原煤低50—60%,而且直接致突变性也比较低,由此看来,型煤燃烧技术是目前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