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41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469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提高油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以含内表面缺陷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线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不同尺寸缺陷对裂纹萌生特征的影响;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建立管道3点弯曲模型与全尺寸静载物理试验,并非线性拟合裂纹扩展尺寸,研究内表面缺陷处裂纹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表面缺陷中心处极易萌生裂纹,随着缺陷尺寸的增大,裂...  相似文献   
42.
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模型简介与重污染过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低层对流层中很多地方都有显著的二次颗粒物生成过程,因此对颗粒物物理化学转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转化过程对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预报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APM)模型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在全球化学传输模型(GEOS-Chem)、区域性气象和化学预报模型(WRF-Chem)通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AM5)等气象及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验证,能够在全球/区域等不同尺度对粒子生成、长大、凝聚、消除等微物理过程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直接/间接辐射强迫等进行模拟。应用GEOS-Chem-APM模式模拟了2014年2月京津冀区域的重污染过程。结果显示,湿度模拟的准确性对其他物理和污染物浓度等模拟结果有重要作用;2月20—26日的重污染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较为吻合,主要污染特点是较高的湿度(90%以上),同时,二次颗粒物和包裹了二次物种的一次颗粒物(黑碳/有机碳)是低能见度的最大贡献者。  相似文献   
43.
物理场协同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物的主要类型,通过物理场外加能量的作用可实现各种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对微波、超声波、紫外光、电场、磁场、等离子体这几类主要物理场相互协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物理场协同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效果、影响因素及污染物类型,并展望了该类研究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4.
光学原子钟:光学原子钟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的最精准的时钟,其精度已经超过了1967年以来一直作为时间标准的微波原子钟。光学原子钟将在空间导航、卫星通信、基础物理问题的超高精度检验,以及其他测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壳聚糖的物理/化学改性及其对含酚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君  王平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121-126
将壳聚糖物理改性为球形颗粒,然后在微波辐射下,球形壳聚糖与柠檬醛接枝反应,再与NaBH4还原反应,制备一种新型环保材料--物化改性壳聚糖.采用红外光谱仪(IR)、X衍射仪(XRD)、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测定及孔径分析仪(BET)结构表征改性壳聚糖.通过含酚制药废水的动态小柱吸附实验,研究了时间、柱高和出水流速等...  相似文献   
46.
张术琳  严翔  鲁义  施式亮  李贺 《安全》2022,(12):75-79
实验教学作为“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的重要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分析该课程应用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并简述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实践表明: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改善教学效果,而且能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满足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但是,对于农村初中来说,条件有限,有许多实验室无法完成的,所以,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从自己生活中的资源入手,为实验的开展创造条件,进而为高质量物理教学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48.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采用更新、更好、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这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学习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结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相关理论,以一次问题诊断课为例,探讨与评述了"反复研讨"物理教研活动模式的具体流程,指出该教研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
物理变式教学的研究应该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基于此,物理变式教学就应当从起点的典型化、节点的迁移性、落脚点的生态化三个方面查明原理与应用,并对物理变式教学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思维方法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给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