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40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624篇
基础理论   325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71.
PM2.5的化学物种采样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PM25的化学物种组成及其采样方法进行了概述,侧重介绍了主要的半挥发性成分硝酸铵与有机碳的采样问题.按照无机多元素、水溶性离子和含碳组分概述了PM25主要化学物种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72.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维护生态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贸易和交往的日益增多,外来物种入侵的几率大大提高,其危害也呈逐步加深的态势,对我国的一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外来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吉林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典型案例——吉林省外来物种入侵生态调查的部分成果为基础,阐述了外来物种入侵的特征、危害及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73.
2018年夏季和秋季对连云港城区不同功能区开展大气VOCs采样,利用预浓缩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定量了107种VOCs物种,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估算了大气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城区大气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22. 1±13. 1)×10-9,C2~C4的烷烃和烯烃、丙酮及乙酸乙酯是主要的VOCs物种,占TVOCs含量的59. 8%~75. 8%.不同功能区VOCs浓度排序为工业区[(28. 4±13. 5)×10-9]>风景区[(21. 7±4. 4)×10-9]>交通居民混合区[(20. 8±7. 2)×10-9].秋季VOCs浓度显著高于夏季,秋季工业区浓度最高(35. 4×10-9),夏季风景区VOCs浓度最高(21. 5×10-9).烷烃、含氧硫化合物和卤代烃是最主要的VOCs组分,分别占TVOCs浓度的35. 3%、26. 9%和15. 6%,受工业排放影响工业区含氧硫化合物含量显著...  相似文献   
974.
中国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条形码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得到广泛应用的水质生物监测和评价指示生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类群多样性高、形态鉴定专业性强、鉴定资料不全等影响,难以将其精确鉴定到种。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鉴定物种,在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等领域被寄予厚望。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依赖于完整、全面的参考数据库,然而现有公共数据库无法满足底栖动物鉴定的需求。鉴于此,南京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携手构建了中国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条形码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在线进行底栖动物条形码和环境DNA-宏条形码比对,完成对物种的精准注释。该数据库的建成为我国应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开展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975.
浙江省典型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因外来物种入侵而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对外经济贸易活跃,为外来物种提供了入侵和蔓延的条件。部分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浙江省造成了严重危害,直接威胁到区域生态安全。为了解浙江省典型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入侵状况,以浙江省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温州沿海滩涂为研究区,开展了外来物种入侵状况调查研究。在3个自然保护区内共发现列入《中国第一批、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外来物种6种,名单以外的外来物种9种;温州沿海滩涂互花米草分布面积13.16km2,在温州沿海5个县(市、区)沿海滩涂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976.
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四川省红原县境内4个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表现出由垂穗鹅冠草(Roegnerianutan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等禾草为优势种的群落向以川嵩草(Kobresiasetchwanensis)和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等莎草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的趋势.生长季节6-9月,草甸植物地上生物量以不放牧为最高,重度放牧显著小于不放牧;地下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重度和中度放牧显著高于不放牧和轻度放牧.不放牧、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草地6-9月4个月植物总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543.3、1621.6、2294.7和2448.5g·m-2,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大小排序为重牧(87.8%)>中牧(81.8%)>轻牧(76.2%)>不放牧(69.2%).草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放牧作用下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变化而引起的,其分配比例的变化反映了草甸植物对放牧干扰的适应.  相似文献   
977.
以BEA、ZSM-5和SAPO-34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用于柴油机尾气中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x的Cu改性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F、ICP、H2-TPR、和NH3-TPD等表征对催化剂样品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筛类型影响铜交换量和铜物种的存在状态.借助H2-TPR和UV-Vis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不同类型的分子筛上Cu的还原能力和配位环境明显不同.铜元素引入后,3类分子筛的SCR活性都有明显的改善.3种Cu-交换分子筛的抗高温水热老化能力却明显不同:老化的Cu-SAPO-34依然保持良好脱硝性能而老化的Cu-ZSM-5严重失活.  相似文献   
978.
有机碳对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沉积物中反硝化作用对于缓解氮污染有重要的作用,沉积物中的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菌可将化合态氮转变为氮气,从而有效降低污染,有机碳在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有机碳对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影响,采取理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等方法,以养殖池塘沉积物为基质、人工配水为营养液,添加不同浓度的淀粉,分析120 h内底物亚硝氮(NO-2-N)、硝氮(NO-3-N)、氨氮(NH+4-N)和TOC浓度,并对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菌群丰度变化和反硝化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浓度在150 mg·L-1时,NO-2-N和NO-3-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8.90%和99.86%;NH+4-N去除率在淀粉浓度为50 mg·L-1时最高,为35.98%。随着淀粉浓度的增加,反硝化菌的丰度明显增加,但有机碳对厌氧氨氧化菌群具有抑制作用。当淀粉浓度为150 mg·L-1时,反硝化菌的丰度最大、多样性水平最高、物种数目最大,反硝化细菌优势菌属为未分类的变形菌属和β-变形菌属。  相似文献   
979.
李维  石先阳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8):4549-4558
在SBR中添加氧化锌纳米颗粒(ZnO-NPs),研究ZnO-NPs对活性污泥脱氮性能及硝化细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 mg·L-1)ZnO-NPs对活性污泥脱氮性能无影响,高浓度(10、50 mg·L-1)ZnO-NPs可抑制活性污泥硝化性能,且对硝化菌活性抑制作用小于亚硝化菌。ZnO-NPs浓度梯度增加至50 mg·L-1较直接投加50 mg·L-1 ZnO-NPs对污泥活性抑制作用小。高浓度ZnO-NPs改变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产量和性质。SBR运行结束时,高浓度ZnO-NPs的添加导致亚硝化菌相对丰度大幅度减小,而对硝化菌相对丰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80.
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对清淤工程实施的响应关系是清淤工程论证和实施效果评价关注的焦点问题。以2013—2014年在竺山湾和梅粱湾等西太湖重污染区实施的环保清淤工程为例,通过清淤前后6 a现场采样和室内鉴别,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在工程实施前后变化过程及其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环保清淤工程实施前后 (2013—2018年) 共采集到底栖动物共计3门7纲41属 (种) ,竺山湾和梅梁湾总分类单元数由清淤前的20和12分别降为13和8,梅粱湾清淤前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83、0.82和0.79,清淤后短期内分别降低至1.31、0.59和0.61,清淤6个月后其底栖动物丰度开始恢复,并逐步达到稳定;竺山湾实施清淤后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值分别由0.006和0.55增加至0.009和0.57。环保清淤短期内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直接影响为丰度和多度的降低,竺山湾和梅粱湾优势属以水丝蚓属和河蚬为主,竺山湾清淤后短期内底栖动物密度均值由1 707 ind·m−2降至1 107 ind·m−2,梅粱湾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密度分别由104 ind·m−2和181 ind·m−2降至16 ind·m−2和96 ind·m−2。环保清淤4 a后竺山湾和梅粱湾耐污能力评价整体仍处于中污染状态,底栖动物分类单元数下降至13和8,竺山湾底栖动物密度清淤后均值下降至954 ind·m−2,梅粱湾底栖动物丰度值下降但总密度清淤后均值增加至1 402 ind·m−2,竺山湾和梅粱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恢复仍需较长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库清淤工程中的底栖动物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