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2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1367篇
安全科学   615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419篇
综合类   4182篇
基础理论   708篇
污染及防治   218篇
评价与监测   489篇
社会与环境   334篇
灾害及防治   365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301.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表示了土中含水量与吸力之间的关系。针对非饱和土干-湿循环过程中的吸力变化特征,开展试验研究。采用体积压力板仪实现非饱和土的脱湿和吸湿过程。试验成果显示:(1)土-水特征曲线是不稳定的,它与土体含水率的变化路径有关;(2)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相同的基质吸力具有不同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302.
山东省主要河流中抗生素污染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山东省境内四大流域主要河流中抗生素污染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涉及我国用量最大的6类共20种抗生素。结果表明:20种抗生素均有检出,且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整体检出浓度较高。就流域而言,半岛诸河流域抗生素污染较小,平均总质量浓度61.4 ng/L;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相对较为严重,平均总质量浓度分别为232、175、118 ng/L。抗生素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检出浓度较高的点位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区下游,抗生素污染与周边生活污水、养殖企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密切相关,而且抗生素组成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303.
研究分析了2013—2017年北京市交通环境点位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交通监测点NO、NO_2与PM_(2.5)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城区总体状况基本一致,与交通环境密切相关的NO_2浓度采暖季高于非采暖季,重污染日期间交通监测点峰值浓度也明显偏高;周末交通监测点NO浓度在5:00—23:00低于工作日4.9%~32.1%,周末NO_2浓度在7:00—23:00低于工作日0.7%~7.4%,NO_x浓度周末偏低与车流量降低密切相关;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减排措施实施后,北京市作为区域NO_2浓度高值区中心明显消失,PM_(2.5)浓度分布梯度减小,本地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04.
对某省52家焚烧企业(21家生活垃圾和31家危险废物)排放烟气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焚烧企业二噁英类17种单体分布有所不同,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浓度较高的是O8CDD和O8CDF;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较大的是2,3,4,7,8-P5CDF、2,3,7,8-T4CDD和1,2,3,7,8-P5CDD;两类焚烧企业二噁英类单体对I-TEQ贡献最高的都是2,3,4,7,8-P5CDF,贡献率分别为0. 7%~45%和10%~67%;两者的17种二噁英类与I-TEQ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2,3,7,8-P5CDF在2类焚烧炉中与I-TEQ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0. 932和0. 927,可以作为潜在的测定指示物。  相似文献   
305.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我国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物冲突的频次和范围逐渐增大。野生动物冲突带来的心理创伤已成为影响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难题。在心理创伤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交叉分析、因子分析、次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野生动物冲突事件受害个体心理创伤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野生动物冲突事件中女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健康状况差、经济实力弱的个体更容易发生心理创伤;(2)随着受害者经济实力的提高,野生动物冲突的心理创伤程度显著降低;(3)野生动物冲突事件越严重,其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显著增加;(4)野生动物冲突救援补偿措施效果越好,越能缓解受害者的心理创伤。最后借此提出:(1)对重点对象进行灾后心理干预;(2)增强受灾者的经济实力;(3)建立野生动物冲突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4)完善野生动物冲突补偿措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6.
植被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0~2015年江汉平原植被NPP,并利用线性回归与逐像元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江汉平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6年来江汉平原植被NPP的年总量在25.43~29.76 TgC之间,呈波动增加趋势;(2)江汉平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不均匀特征,形成一系列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符合“丘陵-平原-河流-城市”的衰减趋势;(3)江汉平原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3 7和0.498 5;经显著性检验可知,江汉平原NPP的产量与年降水量相关性较弱,而与年均温则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4)植被NPP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呈正相关的像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19%和83.41%,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腹部的农耕区域,说明江汉平原农耕区NPP的产量对年降水量与年均温的依赖性较强。  相似文献   
307.
石油炼制是产生恶臭污染的重点行业之一,恶臭强度是评估恶臭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以炼油厂厂界大气特征污染物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检出率、嗅阈值和物质浓度3项指标,采用指标评分法筛选出厂界主要恶臭污染物硫化氢、氨、甲苯和二甲苯。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了恶臭强度分级评估方法,以某炼油厂为例进行了厂界恶臭强度评估,结果表明,厂界恶臭强度值为0.63,属于Ⅱ级(轻污染),硫化氢是恶臭强度的主要贡献源。应用感官测定法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从恶臭管理的角度看,炼油厂在厂界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实施恶臭污染综合治理措施,以改善周边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08.
木质残体是油松针阔混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的生态功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陕西省黄龙山林区为研究区域,设置1 hm2(100 m×100 m)的固定样地,研究典型油松针阔混交林木质残体的储量组成、优势树种的空间关系、腐烂特征及密度与含水量,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油松针阔混交林内木质残体的总储量为10.73 t·hm–2,倒木是林分内木质残体的主要来源。在径级组成结构上,径级20 cm以上的木质残体储量占总储量的绝大部分。腐烂等级中,以腐烂等级Ⅱ与腐烂等级Ⅲ的木质残体贮量最多;(2)利用线性模型模拟该林分木质残体的分解密度与含水量,其拟合结果显示木质残体的密度随着腐烂等级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而含水量则随着腐烂等级的增加而呈现升高的趋势;(3)林分内主要研究树种(油松、白桦和山杨)之间在小空间尺度上呈负关联,大尺度下呈正关联,顶级树种与先锋树种间达到互利共生,群落具有较大稳定性。林分内种间竞争的结果将为地带性顶级树种油松代替白桦与山杨等先锋树种。天然油松针阔混交林木质残体的贮量组成及腐烂特征反映了该区森林群落演替后期阶段木质残体的结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黄土高原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9.
巢湖水及沉积物中总磷的分布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导致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采集大量巢湖表层水和沉积物样品,通过检测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分析巢湖水体中磷的时空变化及赋存特征。结果显示:巢湖南淝河和裕溪河河口的上覆水中总磷含量值时间变化特征为8月5月3月12月;且南淝河口总磷含量年均值超过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明显高于裕溪河口值;表层水和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高东低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靠近合肥市河口处。巢湖周边土壤及湖区磷的等值线分布表明:杭埠河流域农业污染、东巢湖东南部水土流失可能是巢湖磷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巢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总磷的相关系数为0.515,蓝藻爆发期全湖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显著减少,揭示目前内源磷释放已是巢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将对巢湖流域的污染综合防治及蓝藻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10.
基于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提取了武汉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的土地覆被信息,从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城市中心坐标迁移和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武汉市2000~2014年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武汉市城市扩展强度指数为1.41,各主城区城市扩展强度不一,洪山区建设用地的增加对主城区城市扩展的贡献最大;在扩展过程中,武汉市城市分形维数增加,城市空间形态变复杂;其扩展呈现核心-放射扩展模式,并逐渐转向圈层式;自然条件、经济、人口、交通、政策和城市规划是武汉市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但随着交通的发展,自然条件和经济对武汉市城市扩展的驱动作用正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