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973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50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601.
冯玉祥  齐志刚  赵逵  刘会娣 《交通环保》2003,24(Z1):163-167
简要探讨了高等级公路建设与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目前中国高等级公路的景观建设,公路路线线形设计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2.
中队里所有的同事,对王永都多少有点难以理解:王永包片所在地的那个小学,地处唯一一个没有乡村公路的偏僻小山沟,他却每个星期抽出一个固定时间,赶在午后放学前,翻山越岭赶到学校给学生上交通安全知识的辅导课。而每次他从学校赶回中队,夜都很深了。等到他回到自己家里,家人都已息灯安寝了。  相似文献   
603.
通过岩体结构面网络计算机模拟,得出了隧道围岩岩体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Ⅳ级围岩条件下初始状态、开挖后不支护、开挖后支护3种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应力分别进行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开挖后不支护时围岩很容易失稳;而实施初期支护能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且设计的初期支护方式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604.
为了更准确地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构建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划分综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沪蓉西扁担垭隧道某塌方段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并得出了修正后的扁担垭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体系,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605.
采用泰沙基折减自重模型,通过实例分别计算和分析了考虑内聚力和不考虑内聚力两种情况下的隧道竖向荷载大小及其与埋深的关系曲线,并与现场围岩压力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实测的隧道围岩最大压力值与模型计算结果相近,说明该模型适用于隧道围岩软弱破碎、风化不均的围岩压力的确定,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06.
RBF神经网络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MATLAB软件的K均值聚类算法结合神经网络工具箱,通过建立RBF神经网络对郑汴路圃田—杏花营段路旁土壤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积累峰值污染峰值多出现在距路基50m范围以内,并随着距路基距离的增加,污染程度逐渐下降。风力因素和邻近铁路对路段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较大,且公路运营时间越早,对两侧土壤污染越严重。杏花营断面土壤质量以Ⅱ级为主,北侧断面土壤质量多为Ⅲ级。圃田断面各样点综合评价结果均为Ⅱ级,整体质量优于杏花营断面。RBF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评价结果客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7.
环境保护规划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公路环境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公路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以安徽省公路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为例,分析了如何利用最新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RS(遥感)技术编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公路环境保护规划,对区域性公路环境保护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08.
综述了国内外道路隧道空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包括静电除尘净化技术的应用、二氧化氮净化技术的应用,静电除尘、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的提出。同时,对各种净化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原理进行了论述,并对道路隧道空气污染物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9.
机动车细微/超细颗粒物数浓度排放因子隧道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  张旭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7):1352-1357
选取澳洲城市某公交车专用隧道连续4dSMPS监测颗粒物数据,并根据隧道内交通、风速实测数据,计算出隧道内机动车排放各粒径范围细微/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单车排放因子,并根据每10min间隔的柴油/CNG公交车混合比,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两种车型的综合排放因子2.61×1014个.辆-1.km-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计算颗粒物粒径谱排放因子发现,柴油公交车主要排放积聚态颗粒物;CNG公交车主要排放核模态颗粒物,柴油公交车和CNG公交车总颗粒物排放因子分别为3.96×1014个.辆-1.km-1和9.33×1013个.辆-1.km-1.  相似文献   
610.
对于生态影响较大的项目,重点发生在施工建设期,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阶段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环境污染,开展公路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实践,简要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监理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