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珊瑚断枝移植是恢复珊瑚礁生境的有效手段,文章尝试提供一种在水下反应时间短,凝胶速度快,毒性低不污染环境的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为以后珊瑚礁生境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实验结果表明:E44和T31固化剂获得剪切强度与凝胶时间较为符合要求,分别达到了2.72 MPa和33 min;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不同配比偶联剂、促进剂、稀释剂等,抗剪切强度提高至4.24 MPa,凝胶时间缩短至24 min;胶黏剂凝胶2 h后,抗剪切力显著增加,此后缓慢提升。确定了自制的水下环氧树脂最优配方:E44占57%,T31占33%,KH560占1.14%,增韧剂占2.85%,促进剂占1.65%,填料合计占2%。  相似文献   
62.
兰竹虹  陈桂珠 《生态环境》2006,15(2):430-434
南中国海具有丰富的浅海和热带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珊瑚礁分布的中心之一。全球34%的珊瑚礁分布在东南亚,该海区拥有全球70个珊瑚属的50个属。东南亚的珊瑚种类有超过一半的分布在南中国海,75种的海绵以及118种的棘皮类动物属于南中国海的地方特有种。珊瑚礁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它支持渔业生产、保护海岸、净化空气、提供沿海社区发展的生活资料,在海岸旅游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由于受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南中国地区珊瑚礁资源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文章在对南中国海地区珊瑚礁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退化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中国海地区珊瑚礁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以期能在双边或区域的层面上共同协作,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扭转南中国海地区珊瑚礁生境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63.
64.
Cesar  H  曹军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7,26(6):337-342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印度尼西亚的珊瑚礁正在迅速遭受破坏,这些破坏性活动包括毒鱼、鱼、珊瑚礁开采、泥沙淤积、污染和过度捕鱼。本文叙述这些破坏性活动,并对其所导致的个人收益与社会代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代价远大于短期的个人收益。但是,经大的势力对维持这种破坏状况有明显利益。他们采取高风险、高代价的势力对维持这种破坏状况有明显利益。他们采取高风险、高人价的毒鱼行动,直至导致资源枯竭的珊瑚礁开采活  相似文献   
65.
杨先碧 《环境》2005,(1):94-94
发生在东南亚的海底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已经导致了数万人丧生,更多的人无家可归。这是本世纪初全球最恐怖的自然灾害。虽然我们承认大自然的力量是可怕的。但科学家也指出,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海啸对人类的威胁。全球变暖、污染和对珊瑚礁的破坏使得海岸缺乏抵御龙卷风暴和海啸的良性生态环境,沿海的居民在灾害面前显得特别的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66.
关飞 《沿海环境》2001,(11):12-13
珊瑚礁是大自然最壮观和最美妙的创造物之一。它是有极高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的现代热带浅海生态系统,在营养贫乏的海洋(蓝色沙漠)中,珊瑚礁以其高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被誉为蓝色沙漠中的绿洲,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成为无数海洋生物理想的栖息场所,其中已经记录世界海洋生物种类高达近十万种,占已记录的世界海洋生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在一个珊瑚礁区共同生活的鱼类种数可高达3000种。珊瑚礁区鱼类的密度大于大洋平均数的100倍。珊瑚礁又是地球上已经建造和保存了大规模生物地层和生物地貌结构的最古老生态系统之一。珊瑚礁是世界…  相似文献   
67.
酸化之海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并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不仅导致气温上升,而且还使海洋"酸化",对生活在占地球表面近3/4的海洋里的生物也造成巨大影响。大气与海洋源源不断地进行着酸性气体的交换。因此,释放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很快就会被海水吸收并在数百年时间里由海面溶入,沉入海  相似文献   
68.
为去除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俗称岛水)里的腐殖质等有机物,降低色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凝聚器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珊瑚礁岛地下水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参数. 结果表明,电凝聚法对珊瑚礁岛淡水透镜体中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影响去除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停留时间(T)>电流密度(IF)>电极板间距(d). 各因素的最佳值:电极板间距(d)为5 mm,电流密度(IF)为30  A/m2,停留时间(T)为90 s. 在最优条件下,原水经电凝聚处理后,上清液的浊度为0.4 NTU,色度为5度.   相似文献   
69.
化学污染物是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农业活动、城市工业化以及旅游业发展迅速,珊瑚礁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珊瑚礁生态系统长期处于化学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下,生态风险日益增加,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并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重点介绍了化学污染物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1)珊瑚礁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可以作为该海域化学污染物污染水平的外在反映;(2)化学污染物对珊瑚幼体的影响程度比成体大;(3)抗氧化酶和特定的功能基因可被用作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来监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最后,本文对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在典型的珊瑚礁海域进行长期的生态学监测,并结合室内毒理学实验,筛选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为今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作为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种新型污染物,具有颗粒小、难去除和分布广等特性,并且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被生物吸收,因此海洋微塑料成为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近岸珊瑚礁海域水体中微塑料的污染分布特征有助于了解陆源污染对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珊瑚礁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为探究中国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文昌和徐闻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拖网法(0.33 mm)在该海域设置10个站位并收集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样品,经过微塑料鉴定及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186±1.370) n·m-3,高于外海珊瑚礁海域;与国内外其他近岸海域相比,其丰度处于中等水平.(2)粒径0.1—3.0 mm范围内的微塑料数量检出最多,占总数的82.1%;文昌珊瑚礁海域微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主要颜色为白色,形状以纤维为主;徐闻珊瑚礁海域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主要颜色为白色和透明,形状分布相对均匀,以片状和泡沫状为主.(3)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表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