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596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175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1.
利用互联网上USGS提供的公益性Landsat-7SLC—OFFETM遥感数据下载服务,建立了太湖地区2003年-2008年ETM遥感影像数据库,开展蓝藻水华面积解译和暴发特征分析。统计结果表明,2007年和2008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呈加剧态势。  相似文献   
912.
为了使装备研制、环境试验领域相关人员能更好地依据GJB 150.28—2009制定试验大纲和组织实施试验,提高试验的质量和有效性.总结了GJB 150.28—2009酸性大气试验标准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贮存条件、试验溶液配制、试验样品放置、酸雾沉降率和沉降溶液pH值的测量、转换时间、标准适用范围、使用典型材料代...  相似文献   
913.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数据,利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种植业碳排放效率,通过修改的引力模型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利用QAP模型分析空间关联网络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种植业碳排放效率提升较快,效率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且存在地区差距,整体呈现出复杂空间网络特征;(2)长江经济带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关联性增强,网络结构稳定性提升,空间关联网络由上海单极主导演变为江苏、浙江、贵州、上海多中心协同发展格局;(3)农民人均收入、交通运输水平、空间邻接关系、科技水平、政府农业重视水平对长江经济带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具有重要影响。提升种植业碳排放效率时应考虑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动因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  相似文献   
914.
旅游者亲环境行为是践行生态文明、推进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和情绪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南京鱼嘴湿地公园为样本收集地,借助线上+线下调研数据构建二阶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自然保护地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环境价值、环境信念、道德规范和道德情绪是自然保护地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2)环境价值是基础,通过环境信念、道德规范和道德情绪间接、正向显著影响旅游者亲环境行为;(3)环境信念和道德规范是中介,在环境价值和亲环境行为关系中存在多重链式中介效应;(4)道德情绪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存在正向、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旅游者亲环境行为培育策略,助推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15.
916.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模拟UV—B辐射(UV—B,280~315nm)增强对春小麦生物量累积和产量的影响及评估。UV—B辐射导致叶、茎、根、穗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累积降低,生物量分配改变,籽粒产量降低。5.31kJ/m2UV—B辐射处理还明显降低收获指数。模型分析表明,UV—B辐射降低总生物量累积速率,总生物量随UV—B辐射增加而降低。预测模型表明,10%和20%的臭氧衰减导致的UV—B辐射增加使籽粒产量、叶和穗生物量明显降低,而根生物量降低较小。  相似文献   
917.
作为我国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发展的关键一环,探究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与城市人居环境协调关系对实现两系统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以长江经济带108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城市人居环境耦合协调指标体系,从地理时空二维角度评价其耦合协调演化趋势,并结合PVAR模型探究两系统之间的互动响应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两系统的评价指数空间非均衡现象显著,高评价指数地区呈集聚态势分布,且集中于各区域核心城市,低评价指数地区呈分散态势分布,广泛分布于中西部地区。(2)耦合协调度呈逐步上升态势,总体耦合协调类型为低度耦合协调过渡到中度耦合协调,三大地区差异逐渐缩小,长江经济带总体呈均衡化、健康化发展态势。(3)两系统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对自身和对方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相互之间形成正向累进效应,并且城市人居环境对旅游产业的促进程度要比旅游产业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作用更大。据此提出治理建议,以期为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与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18.
城市协同发展是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相关、Zipf规模位序等定量方法,对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格局总体东高西低呈橄榄型分布,且城市等级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与生态支撑等4个分领域相辅相成,存在正相关关系;三大城市群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战略引领和支撑能力作用明显。最后,提出应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四链融合、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综合效能、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19.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在国家“T”型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统计数据,从联系节点、联系通道和联系作用量3方面,定量分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空间等级分布不均,呈现出“一极,多心组团”及沿铁路干线分布的空间格局;(2)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可达性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而城市客货流则多集中在上海与重庆、成都、武汉、南京等二、三级中心城市之间;(3)经济联系随空间距离增加而衰减,与上海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沪宁-沪杭-杭甬铁路沿线,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上海经济联系作用量很弱。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对此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20.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各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各城市2000~2014年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从时空总体演变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呈现出由渐进式集聚向缓慢扩散的发展趋势。(2)从空间聚类分布来看,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地区。(3)从空间分布演变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集聚态势增强,但在地理空间的差异上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且不同集聚区在不同空间范围上都表现出一定的扩展与收缩态势。(4)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及创新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