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602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31.
732.
在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体中Cu的含量和形态以及主要营养盐水平及形式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水体中Cu的总浓度、总溶解态Cu、颗粒态Cu以及游离态Cu与水体中主要营养盐及其主要赋存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水体中Cu的总浓度和各营养盐之间存在着对数分布的函数关系,其相关性N>Si>P,水体中游离态Cu与养分的相关性顺序为:NO2->SiO32->PO43->NO3->NH4+。通过计算得到研究水域中的N Si原子比为0 78,接近浮游生物体内的比值,说明水体中Cu的分布与N,Si养分的再生循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733.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铜铅锌镉的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2002年5月和8月珠江口生态环境调查的数据,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的质量分数与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珠江口沉积物Cu,Pb,Zn,Cd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是43 8,48 9,153 3,0 82mg kg,变化范围分别是22 5~66 7,28 1~85 3,68 5~255 5,0 02~4 10mg kg。受水动力条件及冲淤特性的影响,8月份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的质量分数高于5月份。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质量分数平面分布趋势基本相似,呈现西部高于东部趋势,淇澳岛附近质量分数最高、大屿山附近质量分数最低。断面分布显示,调查区域上游断面沉积物中Cu,Pb,Zn,Cd的质量分数高于下游断面的质量分数,表明上游沉积物中4种元素主要源自河流的输入。季节差异也呈现上游的质量分数大于下游的质量分数。生态危害的评价结果表明,Cu,Pb,Zn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Cd的危害性高于Cu,Pb,Zn。   相似文献   
734.
鸭绿江口汞的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对鸭绿江口水中、沉积物中以及16种鱼鱼体中Hg含量的实测结果,阐明了鸭绿江口Hg的污染状况,在找出该江口Hg的主要污染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项Hg的污染防治对策,以其中的H2S除Hg的实验结果,阐述了该法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5.
珠江源区小黄泥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研究小黄泥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离子来源,服务小黄泥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采集了小黄泥河干流及支流河水和矿坑水样品,综合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解、离子比例系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小黄泥河河水的水化学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并评估了不同来源对溶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小黄泥河流域河水pH值...  相似文献   
736.
给水原水中纳米级颗粒物的存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杰  周勤  孙伟  章诗芳 《环境化学》2006,25(1):106-107
1实验方法 取珠江原水(水温26℃,浊度为21.9NTU,pH值为6.96)分别经过各级微滤或超滤.用准弹性激光散射装置即时测定滤液中颗粒物的分布及经一千分子量滤膜过滤、放置24h后滤液中颗粒物的分布,测定原水及各级滤液的总有机碳及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737.
以COD为耗氧有机物指标,通过对胶州湾海泊河河口沉积物引起的上覆海水COD变化的模拟实验,估算了耗氧有机物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并对河口沉积物中耗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因素和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海泊河河口沉积物中耗氧有机物的释放对上覆水污染较重,泥水比、温度和溶解氧都对上覆水COD有明显影响,pH值的影响仅表现在前2 d。从总体变化趋势来看,静态海水中耗氧有机物的长期释放规律与悬浮态下的短期释放规律一致,而风干沉积物中耗氧有机物的短期释放规律用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738.
三丁基锡在河口微宇宙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建立了实验室河口微宇宙研究三丁基锡(TBT)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行为。结果表明,进入水体的TBT将在表面微层(SM)、水体、底泥、藻等构成的悬浮物及鱼之间分配。经一定时间后该体系达稳态,此时鱼体富集大量TBT;藻等构成的悬浮物对TBT有显著吸附;底泥也是TBT归趋的重要场所;而在SM中TBT存在一定富集。同时,在各介质中TBT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解,在生物体和SM中其降解较快,而在底泥中降解较慢,降解的主要产物为二丁基锡(DBT)。  相似文献   
739.
塔里木河干流区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措施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退耕还林(草),再造山川秀美的历史机遇面前,针对塔里木河干流区尤其是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阐明在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的前提下,退耕还林(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草)对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意义,论述退耕还林(草)应掌握和处理好改善生态与经济发展、改善生态与农业结构调整、现代技术应用与传统方式的关系,探讨退耕还林(草)中合理的林草比例及科学的林草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740.
珠江澳门河口沉积物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沉积物柱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含量 ,以便探讨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可能的来源 .样品采自珠江澳门河口 ,柱样以2 10 Pb同位素法定年 .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以BHCs、DDTs总量计算时 ,样品中含量分别为 0 4 8~ 2 6 2 8ng/ g、1 92~ 39 1 3ng/ g .柱样中农药含量随深度变化和珠江口区的水域水流量随年份的变化有着很好的对应性 .有机氯农药主要是来源于施用农药长期风化后的土壤 .样品中DDTs的浓度超过了河口沉积物化学品风险评价最低值标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