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201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为了分析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石油污泥在原位修复过程中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对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的石油污泥进行为期105 d的原位修复,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有机质、pH、总石油烃含量(TPHs)、含盐率、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脲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土壤肥力指标;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供试石油污泥的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随着原位修复的时间的延长,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有机质、pH、含盐率、TPHs含量显著降低,而速效钾含量呈逐步增加趋势.土壤脲酶及脱氢酶活性增加,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的趋势.经过105 d的原位修复土壤肥力显著提升,各阶段土壤肥力得分为105 d80 d60 d45 d25 d.上述实验结果有助于掌握石油污泥原位修复中土壤肥力动态变化趋势,并为土壤石油烃污染的综合治理提供基础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2.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森林面积急剧缩小,现有林地多为人为破坏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目前很难在该区找到适合树轮气候学研究的老龄针叶树种,在此背景下,寻找适合开展树轮气候学研究的替代树种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中部桥山林区的老龄麻栎林为研究对象,为该区建立了近一百多年的标准年表(1891—2016)和差值年表(1884—2016),评估其树轮气候学研究潜力。相关计算表明,麻栎差值年表与当年3—7月降水量相关最高(r=0.58,p<0.001),几乎达到了可以重建的水平。该年表还与陕西中北部旱涝指数和黄土高原西部树轮降水重建序列显著相关,共同反映了区域降水变化历史。空间相关分析也进一步说明了桥山麻栎差值年表对区域降水量变化具有较强代表性。本文首次利用黄土高原中部阔叶树种开展树轮气候学研究,发现了麻栎树轮宽度年表具有记录过去降水变化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3.
黄土高原植被数量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GIS技术与数量生态分析技术(TWINSPAN)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植被进行数量区划。植被数量区划的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可划分为4个植被区,包括5个植被亚区,与黄土高原植被DCA、CCA、DCCA排序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4.
梁晓文  邵田田  王涛 《环境科学》2020,41(3):1217-1226
为确定黄土高原地区高浑浊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组成来源及研究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本文基于2018年5月陕蒙黄土高原地区河流与湖泊(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实测数据对CDOM光学吸收特性,各组分对水体吸收的贡献,光谱斜率S_(275~295)及水质参数与CDOM光学特征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蒙黄土高原区河湖CDOM吸收光学特性差异显著(P0.01),湖泊CDOM吸收系数a_(CDOM)(440)(8.45 m~(-1))高于河流(2.70 m~(-1)),咸水湖CDOM浓度(13.52 m~(-1))高于淡水湖(3.38 m~(-1)),淡水湖对光的有效利用率高于咸水湖和浑浊河流.河流与湖泊、咸淡水湖之间酸碱度(pH)和溶解有机碳(DOC)差异均呈显著水平(P0.01);河湖水体电导率(EC)、浊度(Tur)和总悬浮物浓度(TSM)差异显著;排除极大值点,咸水湖与淡水湖叶绿素a(Chla)相接近.基于S_(275~295)分析发现,湖泊CDOM分子量小于河流,咸水湖分子量小于淡水湖;由SUVA_(254)得出,河流陆源腐殖质输入比湖泊多,淡水湖陆源腐殖质输入较咸水湖多.通过冗余分析(RDA)发现,河流与湖泊水质参数累积方差解释率分别为35.2%和61.4%,咸淡水湖均达到100%;溶解氧(DO)、水温和EC对河流CDOM光学特性影响较大(P0.01),而DOC、 TSM和Tur对湖泊CDOM光学特性影响较大(P0.01);咸水湖水体中DOC以及淡水湖水体的pH与CDOM吸收系数相关性较强(P0.05).  相似文献   
155.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GNIP提供的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黄土高原8个站点的409个降水同位素数据及同期的气象资料,结合HYSPLIT 4.9模型,分析了该区δ18O和d的时空分布特征,计算了二次蒸发的比率,并对不同气象因子影响二次蒸发的程度作了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冬季风和夏季风期间,在黄土高原内由南向北δ18O呈上升趋势,d呈下降趋势;自东向西δ18O仅在夏季风期间有上升趋势,而在冬季风期间呈现下降趋势,d总呈现下降的趋势,δ18O和d的变化幅度可以指示季风的路径.2该区全年存在二次蒸发效应,夏季风期间最为明显,蒸发比率介于1.51%~5.88%之间,平均值为3.87%.冬季风期间蒸发比率总体较低,介于1.06%~5.46%之间,平均值也降为3.03%.黄土高原边缘站点蒸发比率受季风变化影响较大,而中部站点受季风变化影响较小.3温度对二次蒸发的影响较大,降水量和水汽压其次,相对湿度较小.此外,风速和海拔对二次蒸发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56.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紧迫性地域分级论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退耕还林还草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科学分析现有土地及其利用结构是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论文应用科学抽样数据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耕地的坡度构成及其土地垦殖率等的区域差异特征,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紧迫性地域分级。其结果可以为根据有限的资金,分区分批进行退耕,最大限度地保证粮食安全,并实现区域生态重建,为合理实施退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7.
《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81-384
第1期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努力把旱作农业区的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郑重(1)黄土高原旱地农业自然生产力潜势评价··························……;..·············……张沁文等(4)建立开放系统,发展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刘霎浩(垃)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一半湿润地区旱作农田降水生产潜力及开发途径·········……王立祥等(19)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的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58.
《自然资源学报》1987,2(4):381-384
第1期关于海滦河平原的缺水和引水问题······················……:·········&;#183;····&;#183;·······················……黄让堂等(l)农业水资源配置效果的计算分析··········“···一·”·······‘…….”一,’’·.........······一··,·…刘昌明杜伟(9)广东省海岸带国土资原的开发和管理·········“················一·“····“····&;#183;,.·············……徐君亮刘军(2。)红树林及其土坡·····&;#183;·····”·”·············”···········  相似文献   
159.
甘新北山东段中南带为北山古生代裂谷-造山带,呈北东东-东西-北西西向展布,是塔里木地块东北部太古界、元古界基础上开裂,总体呈二堑一垒五大块,经历∈或O-S或D1、D或D-C和P1-P2三次拉开与闭合、由南向北迁移的演化模式.在该裂谷带及其两侧基底岩系中分布着一系列不同类型金矿床(点),可分为马庄山-南金山、金窝子-照壁山、白山南-拾金坡-将军台、老金厂-音凹峡、白墩子-小西弓、三危山-小宛南山等成矿带,根据赋矿岩系分为产于上古生代火山-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产于印支、海西、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体中,产于中元古-太古代变质岩系中,产于奥陶纪、志留纪火山碎屑岩中,产于寒武纪、震旦纪含炭泥岩、硅质岩和大理岩中等金矿,以及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7种赋矿岩系以前3种为主,4类矿石建造以前2类为主.控矿因素:断裂特别是韧性、韧-脆性断裂,地层岩性特别是火山岩-碎屑岩,岩浆岩特别是海西期、加里东期中酸性、中基性岩,成矿时代为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以印支期为主,与该期构造活动同步或准同步.  相似文献   
160.
杨树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树种之一。本文根据阴山东段不同立地条件下25年生的四种杨树解析木生长量资料,与该地区同时期气候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按关联度大小,选取了八个气候因素作为聚类因子,再将关联度归一化,求得各因子的权重,表示各气候因素对树木生长作用的大小。最后根据黄土高原西部68个气象站1951—1980年的气候资料,应用动态聚类分析法,把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划分成几个不同类型林业气候区,区划结果与实际考察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