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0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45篇 |
综合类 | 208篇 |
基础理论 | 65篇 |
污染及防治 | 2篇 |
评价与监测 | 50篇 |
社会与环境 | 14篇 |
灾害及防治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甘肃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就甘肃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2.
通过对以1995年为基准年进行的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统计,对其所排放的废水,气气,废渣及各种污染物与同年县以上工业企业的排放量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乡镇工业的主要污染区域和行业,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3.
通过对全省1045种化学品基础数据,国内外有毒化学品名单,法规,毒理等资料源的调查收集,在此基础上研究运用了粗选--粗选--复审三步法筛选程序,优选出了38种有毒化学品作为甘肃省优先控制名单,作为管理部门优先管理,控制污染制定法规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4.
西北地膜高投入地区土壤与玉米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北地膜高投入的甘肃、新疆和内蒙古等3省(区)选择地膜覆盖面积较大、地膜使用量较高的5个典型县,同步采集玉米产地的土壤和玉米,采用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土壤与玉米籽粒中6种优先控制的领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_6PAEs含量为(0.532±0.175) mg·kg~(-1),区间为0.103—1.117 mg·kg~(-1).新疆∑_6PAEs含量最高.DEP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均未检出,其余5种PAEs组分含量依次为DEHP DnBP DMP BBP、DnOP.土壤PAEs均以DEHP和DnBP为主,其中DEHP占35%—65%,DnBP占24%—33%,其余PAEs组分含量和占比较低.研究区域玉米籽粒中∑_6PAEs含量为(0.508±0.105) mg·kg~(-1),区间为0.206—0.966 mg·kg~(-1),玉米对PAEs的BCF为(1.245±0.716).新疆玉米籽粒中∑_6PAEs含量最高.与土壤类似,玉米籽粒中PAEs均以DEHP和DnBP为主,两者合计占PAEs总量的63%—89%,其余PAEs组分含量和占比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籽粒中PAEs、DnBP及DEHP含量与土壤中对应组分含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调查区玉米PAEs含量及各组分含量均低于美国和欧洲的建议摄入标准,总体是安全的.成人和儿童的PAEs致癌风险分别为4.67×10~(-6)和1.58×10~(-6),非致癌指数分别为8.46×10~(-2)和7.60×10~(-2),均在可接受范围内.PAEs各组分中,对人体致癌和非致癌总风险贡献最大的均为DEHP. 相似文献
195.
196.
在近七八十年里,生态环境脆弱的陇东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引起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引起大量开垦坡地,广种薄收,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等等,出现了一系列人地矛盾.随着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禁止放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一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可今后怎样保持和继续深化以及怎样在环境可承载下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从环境变化的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并得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7.
甘新北山东段中南带为北山古生代裂谷-造山带,呈北东东-东西-北西西向展布,是塔里木地块东北部太古界、元古界基础上开裂,总体呈二堑一垒五大块,经历∈或O-S或D1、D或D-C和P1-P2三次拉开与闭合、由南向北迁移的演化模式.在该裂谷带及其两侧基底岩系中分布着一系列不同类型金矿床(点),可分为马庄山-南金山、金窝子-照壁山、白山南-拾金坡-将军台、老金厂-音凹峡、白墩子-小西弓、三危山-小宛南山等成矿带,根据赋矿岩系分为产于上古生代火山-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产于印支、海西、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体中,产于中元古-太古代变质岩系中,产于奥陶纪、志留纪火山碎屑岩中,产于寒武纪、震旦纪含炭泥岩、硅质岩和大理岩中等金矿,以及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7种赋矿岩系以前3种为主,4类矿石建造以前2类为主.控矿因素:断裂特别是韧性、韧-脆性断裂,地层岩性特别是火山岩-碎屑岩,岩浆岩特别是海西期、加里东期中酸性、中基性岩,成矿时代为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以印支期为主,与该期构造活动同步或准同步. 相似文献
198.
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全球性的显著升温引起全球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而全球变暖必然被引起区域降水分布的改变.气候变化将改变全球水循环的现状,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的重新分配,并对降水、蒸散发、径流等造成直接影响.运用中国气象中心黄土高原51个站点的降水资料,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1947-2004年期间的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多数站点的降水在半个世纪中呈现减少趋势,降水减少的突变时间大约在1983年;降水显著减少的区域为夏季风边缘地区,季风边缘地区的降水序列与东南季风指数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夏季风的变化是引起该区域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9.
长江上游甘肃段木本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长江上游地区甘肃省11个利用类型的木本植物107科319属1364种,阐述了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途径,提出了合理适度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0.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与重建过程中土壤侵蚀强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37Cs示踪方法,通过采集不同利用方式的坡面土壤,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丘陵区流域植被破坏与重建过程中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破坏耕垦后使137Cs遭受了大量流失,坡耕地耕垦时间越长,土壤侵蚀愈严重;植被恢复重建有效地减轻了侵蚀强度;通过比较刺槐林、果园及封禁自然恢复的撂荒地三种植被建造方式的土壤侵蚀模数,发现以封禁自然恢复的撂荒地土壤保持效果最好,其次是刺槐林,最差的是果园,其原因与果园的管理方式有关.立地条件不同的同种植被建造方式.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表现为峁坡阳坡此槐林地侵蚀模数远远大于谷坡阴坡刺槐林地.根据退耕时间不同的坡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及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等方面对燕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趋势作了进一步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