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18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877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277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61.
制浆废水先经HC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先经气浮处理,然后,2种废水混合一起进入SBR反应器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最终出水实现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生化处理系统中的污泥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62.
感光材料工业排出的异丙醇废水的BOD5CODcr 比值为0 .40 左右,可生化性良好;经水解酸化处理后该废水的BOD5CODcr 比值可提高至0 .50 左右,平均增加了25 % ,证实了水解酸化菌在该工艺条件下具有提高异丙醇废水可生化性的功能.水解酸化———好氧串联工艺对该废水总的处理效果表明:在异丙醇废水CODcr 进水浓度2000 ~3000mgL 范围内,CODcr 总去除率可达90 % 左右,BOD5 总去除率可达95 % 左右.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含有聚乙烯醇(PVA)印染废水的生化降解动力学的研究,确定表征微生物生长繁殖、自身氧化等的动力学参数,以此作为生化处理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使之更符合废水的水质特点,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同时,通过掌握其处理过程的规律,为工艺管理、运行效果预测,提供比较明确的控制量。  相似文献   
64.
SFE将是环境有机分析中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本对其应用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综述,认为该领域的分析方法开发与研究.应围绕SFE技术中的基质影响、改性剂添加、即时衍生化、多元参数优化等方面进行.并需考虑以分析方法的总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5.
王卓  孙长风 《环境科技》2001,14(2):7-9,14
针对鱼油工业废水排放特点及处理技术难点,结合实例,采用混凝、破乳进行物化预处理;采用A/O生化处理技术,提出合适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6.
中煤三十一处制药厂采用生化加物化法将制药废水处理后回用于低压锅炉补给水,实现了制药废水的零排放,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在同行中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河南油田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生化技术处理稠油联合站污水的现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化技术处理后的外排水主要监测指标COD为70~100mg/L,油含量为4~6mg/L,悬浮物35~45mg/L,其它指标达到了有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8.
印染废水的回用现状和技术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的现状和存在困难,探讨了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对印染废水回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预测了回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糠醛废水处理工程的调试运行实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糠醛生产工艺与生产废水水质特点 ,采用中和———厌氧———好氧气浮处理技术 ,对工程试运行中的各个环节及处理问题的措施及小试过程效果的应用 ,作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70.
废水处理填料的性能由孔隙可变性、剪切作用、比表面积、微层次作用和亲水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构成,发展填料技术的关键是要研究如何提高这些功能作用发挥程度,而且还要充分考虑耐用的性质与经济性。对填料技术的理论和构成形式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填料技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