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30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14篇
综合类   1045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环境监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工作。要想保护环境,必须要以环境监测为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分析误差,完善环境监测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监控工作的现状,从而具体阐述其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巨大动力。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就如何改进公众参与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3.
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常因噪声污染、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浪费等问题而引发社会的关注。为此,下面结合工程实际对公路工程的节能与环保施工策略进行探索,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4.
王锋 《灾害学》2008,23(2):141-144
在分析国内减灾社团成立背景和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减灾社团的定性、定向和定位问题,指出减灾社团是一个综合性科技社团。其活动重点是综合研究本地区多种相关自然灾害,重在通过多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共同探索灾害活动规律和防灾减灾对策;减灾社团应该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介绍了陕西省减灾协会在组织科技减灾中的3步走策略和4个立项管理原则,以及部分重点项目的实施结果和减灾成效。最后提出减灾社团要善于在党和政府联系科技人员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85.
在系统总结陕西省城市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防洪减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重点说明城市防洪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针对省情提出了新时期城市防洪建设的思路、防洪策略和奋斗目标.山洪灾害是威胁中小城市安全的主要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鼓励和促进城市防洪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6.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依托社区节点,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彼此联系而形成的社会空间系统,探究其空间结构与优化策略对认识乡村生活空间内涵、重塑乡村日常生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典型乡建片区培育的9个节点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生活空间网络三元系统,构建社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描述网络结构总体与节点特征,提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区域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结构处于发育阶段,网络兼具整体松散与局部集聚特征,社区间联系正在加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节点质量有待提升,网络呈现层次清晰的3级节点体系,核心节点虽具有无法替代的网络地位但本身质量不高,次级节点的结构具有相似性需要择优培育,边缘节点需要丰富网络内外联系;基于此,必须构建“1心、8点、1轴、3区”的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结构。为评估并识别区域网络节点特征,预测并构建区域网络化发展体系提供了新思路,为平原农区的乡建片区提供了网络化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7.
中华鲟濒危状况与物种保护对策的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濒危等级是确定物种优先保护顺序和制订濒危物种保育策略的重要依据。结合历史资料以及近年的监测数据,对长江中华鲟种群繁殖群体及补充群体数量与质量,关键栖息地胁迫因素及胁迫强度等的全面梳理,总结出了1981年以来中华鲟种群及环境胁迫的变动趋势。参照IUCN物种濒危程度的划分准则建立了中华鲟物种濒危等级的划分标准;同时按照10年一组对该物种不同年代下的濒危状况进行评估。中华鲟在1983~1992年代进入濒危程度;在2003~2012年代进入极危程度。中华鲟物种的濒危等级取决于自身种群质量以及人类活动及环境结构变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人类活动和环境结构变化对中华鲟的胁迫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且整体呈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最后,基于物种的濒危状况以及胁迫因素,分析了不同年代内的对策及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种保护工作的构架和保护行动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88.
VOCs作为形成臭氧和PM_(2.5)的主要前体物之一,其防控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大气环境领域的工作重点。然而,我国VOCs管控起步较晚,落后欧美近30年。通过梳理我国VOCs管控现状,分析了目前VOCs管控中的问题和难点,并结合欧美国家的管控经验,提出建立健全VOCs污染监测体系、开展各层次人才梯级培训等提升国家VOCs综合管控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优化了传统粒子群算法,运用了混沌算法对粒子做初始化,优化了传统粒子群算法的收敛特性,并在算法的优化过程中,增加了混沌干扰元素对整体最优化极值做混沌干扰,将符合杂交几率的优化粒子做杂交处理,提高了粒子群的种类,增强了粒子群算法的搜寻水平。并通过IEEE33节点的分布型电力系统做无功优化仿真验证,通过比较,验证了优化算法的优越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
重庆市特大旱灾的自然与社会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2006年的特大旱灾探讨了2006年的特大旱灾的特征,分析了2006年特大旱灾的形成自然机制和社会机制,并提出了今后重庆市抗御旱灾的策略。认为2006年的特大旱灾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自身易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