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8篇
  免费   1117篇
  国内免费   2744篇
安全科学   837篇
废物处理   161篇
环保管理   3480篇
综合类   12802篇
基础理论   2546篇
污染及防治   688篇
评价与监测   681篇
社会与环境   1307篇
灾害及防治   377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741篇
  2022年   863篇
  2021年   1059篇
  2020年   869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485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895篇
  2014年   1745篇
  2013年   1319篇
  2012年   1221篇
  2011年   1230篇
  2010年   1006篇
  2009年   1141篇
  2008年   1232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663篇
  2004年   609篇
  2003年   748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采用1990、2000、2010和2015年四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等方法,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转移方向,采用谢高地等修正Costanza价值量评价法定量计算了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归因解释。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林地变化相对稳定,水域变化先增后减,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且保留率最高,耕地为其主要转化来源,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和林地,水域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1990、2000、2010和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 2 644.26、2 639.53、2 615.49 和 2 569.88 亿元,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价值下降最多,森林生态系统对整个区域的贡献率最大,Ⅲ、Ⅳ等级的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Ⅰ、Ⅱ等级,且城市规模越大,经济价值越占主导地位。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以太湖和巢湖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东南地区高于西北地区的特征,其受到坡度、高程、土壤类型、人口等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2.
为进一步保护中华绒螯蟹栖息地和种质资源,科学评估长江蟹类的营养关系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在长江靖江、新开沙及狼山沙3个采集区域的中华绒螯蟹和无齿螳臂相手蟹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并根据δ13C、δ15N值分析二者的生态宽幅及营养生态位面积。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δ13C、δ15N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在-25.00‰~-23.00‰;无齿螳臂相手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相对集中在-26.00‰~-24.00‰,表明两种蟹均对某种饵料生物有所偏好,且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频率分布范围大于无齿螳臂相手蟹,表明其食物来源更广。中华绒螯蟹与无齿螳臂相手蟹的营养生态位存在重叠,表明二者存在饵料竞争关系。其中靖江江段两种蟹的营养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表明二者在靖江江段食物竞争最激烈。中华绒螯蟹的δ13C值变幅(CR)、δ15N值变幅(NR)及营养生态位总面积(Ta)均大于无齿螳臂相手蟹,说明中华绒螯蟹对于饵料资源的竞争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83.
以江苏历史文献记录的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差异性特征,探讨影响洪涝灾害时空差异性的原因。时间尺度上,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明清时期多发,集中于夏秋季节,其影响因素有长时间异常降水、风暴潮以及厄尔尼诺事件等。空间尺度上,洪涝灾害多发生于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及沿江地区。唐宋时期,太湖平原、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洪涝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明代以降苏北平原洪涝灾害更为集中,原因应该是宋代太湖平原人口激增,涸湖造田破坏了太湖东泄水道,明清后泄洪能力得到提升,长江口的演变则使得沿江地区潮灾逐渐减少,而里下河平原因为黄河夺淮入海,导致泥沙沉降,水流不畅,成为洪涝走廊。  相似文献   
984.
基于2018年4月15日至4月24日在长江口北港主槽大小潮连续10天的定点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对枯季期间北港上段河道悬沙浓度的垂线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悬沙浓度较低,大小潮平均值仅为0.17 kg/m3,悬沙浓度具有大潮显著高于小潮,涨落潮平均浓度接近的特点;水动力则具有大潮明显强于小潮、落潮明显强于涨潮的特点;观测期间的盐度值很低,平均值仅为0.16 psu,盐度的大小潮变化、涨落潮变化以及垂向变化都非常小,盐度密度分层对悬沙剖面影响微弱。在这种动力、泥沙和盐度环境下,大潮期间的悬沙剖面主要为斜线型和指数型;小潮期间的悬沙剖面有斜线型、垂线型和指数型,其中以斜线型占主导。通过Rouse公式拟合发现,大部分的实测悬沙剖面较符合Rouse公式,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悬沙沉降速度介于0.36~2.89 mm/s。Soulsby公式能够对实测的斜线型和垂线型悬沙剖面进行较准确预测,平均误差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985.
为了丰富人们对有毒鱼类的认知,结合8年的调查数据和已有资料对嘉陵江中有毒鱼类的种类、分布和食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嘉陵江中有毒鱼类共计18种,隶属于4目6科17属,随着分类水平的变化(从目、科、属到种),有毒鱼类在不同分类级别下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嘉陵江有毒鱼类中仅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和鳜(Siniperca chuatsi)分布于中下游,其余16种有毒鱼类分布于整个嘉陵江干流。Jaccard’s相似性分析表明各江段有毒鱼类分布的相似性极高,卡方(χ~2)检验结果显示各江段有毒鱼类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嘉陵江分布的有毒鱼类共4类,包括卵毒鱼类2种,血清毒鱼类1种,胆毒鱼类9种以及刺毒鱼类7种,其中鲇(Silurus asotus)既属于卵毒鱼类也属于刺毒鱼类,胆毒鱼类全部来源于鲤科鱼类,暂没有发现皮肤黏液毒鱼类。这18种有毒鱼类共包含7种食性类型,主要以杂食性和肉食性类型为主,分别占有毒鱼类种类数的38.89%和33.33%。通过本研究可知,有毒鱼类在嘉陵江中分布广泛,有毒鱼类种类和类别较多。该研究促进了人们对嘉陵江有毒鱼类相关知识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嘉陵江有毒鱼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6.
崔维敏 《环境教育》2016,(Z1):10-14
正被称为"长了牙齿"的新环保法实施至今已有一年。作为新环保法的配套措施,环保督查在这一年里颇为抢眼,所到之处,无不令地方党政负责人如临大敌、如履薄冰。根据2015年12月25日环境保护部对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进展情况的通报,截至2015年10月底,除安徽、海南、甘肃、宁夏等4个省(区)正  相似文献   
987.
《环境教育》2016,(Z1):140
正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玉兰分校是福建省漳州市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校内绿化品种多样,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荣获福建省绿色校园、漳州市绿色校园、漳州市园林单位、芗城区绿化模范学校等称号。学校坚持"加强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倡导绿色校园文明,把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当作学校的大事来抓。培育绿色校园文明理念玉兰分校从校园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  相似文献   
988.
《环境教育》2016,(Z1):136
正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创建于1964年9月,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8年学校还在珠江新城开办华利校区。目前学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39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6460平方米,现时共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14名,教师104人。两个校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拥有教学楼、艺术楼、  相似文献   
989.
正江苏省海安县属于苏北里下河地带。以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总量低,乡村环境差。2008年以来,海安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立县,开始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生态文明示范区。历经3年奋战,2010年底,海安县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2011年,拿到国家生态县奖牌。生态县的创建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海安县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同期下降19.7%。良好天数占监测总天数的68.0%;以前,海安县城区内新通扬、通榆等主要河流,每年用于区域补偿邻近  相似文献   
990.
如何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与相关政府部门已有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目标体系有效衔接,并将其应用到多层级行政单元组成的区域和流域,是当前战略环境评价实践应用领域亟待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基于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将珠三角21个地级市划分为6种环境管控单元类型,包括特大型中心城市、城市群重点城市、亚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热点城市、沿海经济带城市和生态屏障功能城市,结合各级政府中长期规划体系和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近期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中的分区管控相关思路和要求,提出了针对区域总体和6种环境管控单元类型对应的生态保护红线比例、环境质量底线、生态风险管控、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相应的产业退出和准入建议。研究重点强化了优化发展区的发展规模管控要求,探讨了土地更新过程的产业退出负面清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