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72篇
综合类   209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该区进行旅游开发必须以生态旅游为指导。该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开发生态旅游具有类型多样、功能齐全、有利于组合开发的资源优势;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为其提供了政策优势,同时该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开发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国际、国内及区域市场前景,提出了在该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2.
循环经济作为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新思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已得到诸多国家的证实.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不但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减少污染,而且有助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的出台,旅游业应积极学习循环经济法草案,引导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生态旅游系统的四要素出发,探讨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引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443.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态旅游在我国方兴未艾,前景远大,但生态旅游不“生态”的现象和行为已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生态旅游存在的某些环境问题与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绿色生态旅游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44.
本文从鄂西清江流域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潜力分析入手,概括了该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提出了在小流域范围内发展生态旅游的意见,为当地有关部门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实现该流域旅游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利用。  相似文献   
445.
香格里拉及其云南中甸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香格里拉在人们中代表着永恒、宁静、和平。它具有以下特点;(1)以大自然为背景;(2)强调人与人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3)以生态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4)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旅游地。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和人文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积极保护香格里拉的有效手段。最后,结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按照保护为主,科技引导,适度开发,保护与开发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构建生态旅游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旅游区规划,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制定适当的地方性旅游政策法规等开发本区生态旅游的一些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446.
我省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但景区配套设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可能对游客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景区观景电梯的预先危险性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建议,以期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47.
自然保护区旅游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旅游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本研究试图建立一种量化且方便于日常管理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径评价法.该方法以游客活动集中的游径为评价对象,采用游客自辟道路、游径变宽、植被根部裸露以及泥泞路等指标评价游客对土壤、植被等的践踏破坏程度,在生态因子层次上进行旅游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表明,游径评价法结果较客观,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48.
郑秀亮 《环境》2012,(6):24-27
"树影婆娑、白花点点,群鹭翻飞、鱼蟹共嬉,静谧的河道蜿蜒曲折,古朴的木栈道盘旋于密林深处……"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这一红树林景观,令久居闹市的现代都市人顿觉精神一爽,宛如时空穿越,进入了另一个世外桃源.近日,本刊记者来到保护区,感受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境界.  相似文献   
449.
450.
本文以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对景区各分量承载力进行测算,得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为资源空间承载力,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而旅游旺季属于超载。针对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调控措施,使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