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3篇
  免费   833篇
  国内免费   3500篇
安全科学   573篇
废物处理   372篇
环保管理   996篇
综合类   8414篇
基础理论   1619篇
污染及防治   1780篇
评价与监测   272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566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66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731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581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本试验以HAc作为厌氧释磷的碳源有机物,以SBR系统外循环污泥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外循环活性污泥的厌氧释磷能力和获取高浓度富磷污水的途径,试验表明:厌氧过程中聚磷菌吸收HAc和释放PO4^3 的分子比为1:1。即吸收2.06mgHAc-COD将诱导1mgP释放,单位时段比污泥的平均释磷速率Vp=6.54.t^0.76,理想的厌氧时间为60-180min,减少循环污泥释磷系统的反应容积可以提高富磷污水磷酸盐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2.
污/废水的水质安全性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阐述了废水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总结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水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指出只有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尤其是微生物检测技术与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才能满足保证水质安全和保护水生生态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3.
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有机污染物.采用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去除模拟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荆(LAS)的实验,结果表明:MBR对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的去除率高于90%.同时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荆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确定其适宜降解条件为:气体流量为0.3m3/h、活性污泥浓度为6948mg/L.初步探讨了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研究表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且生物降解对其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4.
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若干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发光细菌法探讨了土壤类型、粘土矿物、无定形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对重金属纯溶液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降毒效应.红壤、砖红壤对Cu、Cd、Pb呈现负的降毒效应,而对As具有明显的降毒作用.黑土、黄棕壤对供试阳离子金属具有明显的降毒效应,对As降毒却不明显.试验证明粘土矿物及其组成是影响土壤重金属毒性的最基本因素.无定形氧化锰对供试阳离子金属的降毒能力大于无定形氧化铁,对As的效应二者则相反.不同吸附剂对Cu、Cd、Pb呈现基本相同的降毒顺序,即炉烟灰>活性炭>泥炭>干活性污泥,不同配比吸附剂对红壤添加性阳离子和东乡铜矿污染土壤均具有明显的降毒作用.添加吸附剂的东乡铜矿污染土壤随着土壤溶液毒性的消除,随之也消除或减轻了其对水稻种芽的急性毒害.  相似文献   
205.
应用斑马鱼监测工业废水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庆华  郜伟 《环境科技》1994,14(6):58-61
  相似文献   
206.
研究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厌氧生物选择区的停留时间、进水有机物浓度和系统中泥龄、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选择区内厌氧释磷以及有机物的吸收贮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区停留时间lh,系统泥龄5d,曝气2h,进水有机物浓度COD/TP=60--70,选择器中释磷效果及微生物的吸附性能最优,可去除进水中78%的COD。而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试验运行过程中,SVI一直保持在30--40ml/g左右。  相似文献   
207.
低温条件下生物除磷系统的强化启动和运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对冬季低温条件下生物除磷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1)温度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有机物的酸化水解而间接产生作用的;(2)通过人工投加HAc使污水中VFA≥80mg/L时,可以顺利启动生物除磷系统;(3)设置独立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生物除磷效果,在进水COD=150~300mg/L、磷酸盐=5mg/L时,出水磷酸盐≤1mg/L;(4)低温条件下按照水解-外循环ERP-SBR方式运行时,在磷酸盐浓度高达10mg/L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出水磷酸盐浓度≤0.5mg/L。  相似文献   
208.
城市污水高效低耗生物脱氮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NH4^ -N。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7.5h、回流比为1.5、无外加碳源时,COD的去除率大于90%,NH4^ -N的去除率大于99%;平均出水COD小于40mg/L,NH4^ -N小于1mg/L,TN的去除率60%左右;反硝化过程的适宜C/N为4~5。  相似文献   
209.
多环芳烃的污染及其生物修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介质中普遍存在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文中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PAHs的研究状况,重点阐述了它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生物毒性、监测控制及其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等,从而为防治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0.
强化生物吸附法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强化生物吸附反应器的生物培养与驯化、反应时间、强化微生物活性、污泥回流比等因素的研究 ,确立了强化生物吸附工艺的正常运行参数 ,为该工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强化生物吸附法处理生活污水 ,可以减少生活污水常规处理的构筑物 ,对COD ,BOD5,SS ,NH3 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适量投加混凝剂可以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