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845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2149篇
基础理论   398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80篇
社会与环境   159篇
灾害及防治   12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3 毫秒
941.
Introduction China is experiencing rapid economic and populationgrowth. The rapid growth and increasing fossil fuel energyconsumption have resulted in large amounts of pollutants suchas TSP, SO2, NOx and hydrocarbons to be emitted intoambient atmosphere. Nowadays, national routine monitor haspaid much attention to TSP, SO2 and NOx. Highconcentrations of SO2 and NOx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ofregional levels of acid deposition and tropospheric ozon, thu…  相似文献   
942.
防紫外线辐射织物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介绍了影响织物防紫外线辐射性能的各种因素、防紫外线整理剂以及防紫外线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方法,并提出了防紫外线织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从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影响的范围、影响可恢复性、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关注度等5个方面综合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5个因素的权重,对各污染因子进行分级定量打分,综合得分高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  相似文献   
944.
安顺市土壤pH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清霞  陆晓辉  涂成龙 《环境科学》2022,43(4):2124-2132
探究土壤pH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pH空间分异的影响,对安顺市山地复杂环境下土壤pH的精准管理和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2 851个野外采样点,综合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和克里金插值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安顺市土壤pH值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45.
茶园土壤氮素组分变化影响茶园土壤供氮能力和氮素循环.以植茶30、50和70 a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植茶年限土壤氮素组分变化特征及其与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粉粒、全磷、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增加,砂粒、黏粒、pH、电导率、有机碳和蔗糖酶活性逐渐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土壤含水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②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酸解性铵态氮、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且茶园土壤全氮、酸解性铵态氮、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含量显著高于林地.③全磷、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是土壤氮素组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有机氮组分与全磷、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无机氮组分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全氮与砂粒、粉粒、全磷、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6.
李月  冯霞  吴路华  罗光杰  罗红芬 《环境科学》2024,45(5):2793-2805
揭示贵州高原喀斯特县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平衡喀斯特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9年、2003年、2010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InVEST模型阐明普定县近30年生境质量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异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探测.结果表明:①耕地和林地是普定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了地表覆盖景观基质.2003~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其中林地的增幅最大,达86.42%,耕地是流失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157.57 km2,主要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②1989~2020年普定县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由0.60上升至0.73,空间上由东北部向西南部大体呈现出“高-低-高”的分布格局,生境质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林地和草地区,低值区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建设用地,生境质量等级上升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及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③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生境质量时空分布的首要因素,解释程度为91.00%.在交互作用探测中,任意两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大于单个因素的单独作用,土地利用类型和年均降水量的交互作用最强,达到96.00%,其与岩性因子的交互作用达到94.00%,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主导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1989~2020年普定县生境质量总体较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生境质量关系密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小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提高普定县生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7.
雷丽娟  张懿  罗伊娜  张潇  冯淼 《环境科学》2024,45(4):2028-2038
基于气象再分析资料及成都市芳邻路站点大气综合观测数据,采用PMF、PSCF和CWT等方法对成都市2022年发生的一次持续性臭氧(O3)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污染过程持续了18 d,O3浓度最大8 h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达242.62μg·m-3.由于副热带高压强大且长时间控制四川,气温屡创新高,成都市日最高温度达到41.63℃,异常持久高温强辐射为O3生成提供有利气象条件.面对持续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影响,四川电网面临极其严峻的保供形势,污染期间四川省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让电于民.分析对比让电前后空气质量科研数据发现:(1)让电后O3前体物NO2和VOCs浓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O3浓度削峰效果较好;(2)让电后大气反应活性OFP和L·OH中烷烃和芳香烃贡献率均下降,但贡献前10物种贡献率较让电前提高,主要是因为高温所致植物排放异戊二烯增加;(3)从源解析结果来看,让电前后移动源、工业源和油气挥发源贡献率基本...  相似文献   
948.
于路加  马海军  王翠平 《环境科学》2024,45(5):2971-2982
为了解银川市黄河滩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银川市黄河滩区共92个采样点土壤样品中Zn、Cu、Cr、Pb、Ni、Cd、As和Mn这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结合相关性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地统计学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Cu和Pb含量平均值低于银川市土壤背景值,Zn、Cr、Ni、Cd、As和Mn含量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28、1.06、1.08、1.79、1.11和1.19倍,所测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平均值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不同用地类型之间重金属含量平均值表现为:荒地>退耕地>林地>耕地;研究区Zn和Cd呈轻微富集,其余6种元素无富集;Cd属于中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其余重金属处于轻度水平;联合受体模型表明交通和农业等人为活动来源对Zn和Cd的贡献较大,其余重金属受土壤母质等自然源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银川市黄河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9.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生态规划是提升土地生态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其中关键景观格局因子是土地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论文选取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昆山市作为研究区,以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所得综合指数为基础,选取14个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关联分析测度方法确定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在镇域和不同用地结构的典型代表村探讨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结果表明:1)镇域尺度上,土地生态质量与最大斑块指数(LP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AWMPS)呈显著负相关,与香农多样性(SHDI)、平均形状指数(MSI)呈显著正相关;2)不同用地结构类型区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差异较大,其中建设用地集中区与斑块密度(PD)、边界密度(ED)呈显著正相关,与聚集度指数(AI)、蔓延度指数(CONTAG)呈显著负相关,生态用地集中区与斑块面积(TA)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AWMPS)呈显著正相关,农用地集中区与最大斑块指数(LPI)显著负相关,与分离度指数(SPLIT)和多样性指数(SHDI)呈显著正相关;3)对研究区土地生态规划景观设计时,首先要宏观把握景观的优势类型,注重各景观类型的均衡分布,增加景观复杂度,其次关注不同用地结构类型区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其中建设用地集中区应适当维持景观的破碎度和离散性,生态用地集中区应最大限度保证生态用地面积和优势类型,农用地集中区应当维持其景观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分布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950.
为弥补常规压裂液破胶困难、残留多或黏度低、用量大等缺点,将疏水改性羟丙基瓜尔胶与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交联复配,制得1种疏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压裂液,从黏度、破胶性能以及对煤样甲烷吸附解吸能力影响等方面与常规压裂液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下,加入疏水改性羟丙基瓜尔胶的复合压裂液黏度是单组份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3倍,其破胶时间与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几乎无差别,且仅为HPG压裂液的1/2;复合压裂液对煤样甲烷吸附解吸能力影响明显低于HPG压裂液,其吸附损伤因子虽高于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但比HPG压裂液低24%。研究结果可为矿用复合压裂液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