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845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2149篇
基础理论   398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80篇
社会与环境   159篇
灾害及防治   12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秸杆燃烧中OCS的排放因子和排放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痕量羰基硫采样及分析方法。利用低温预捕集和被捕集样直接释放进入分离柱技术,对压缩空气进行采样测定。得出了压缩空气中OCS约在2.94×10^-3μg/L,方法精确度以标准误差系数计为±0.72%,利用此采样及分析方法对实验室规模的生物质封闭燃烧系统,稻草、玉米秸、科杆燃烧中排痕量OCS进行了采样分析,得出稻草、玉米秸麦杆燃烧排气中OCS的排放量,以排放因子表示分别是:1.80g/t,2.75  相似文献   
972.
南湖富营养化主要控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面分析南湖湖泊系统中营养物之间,营养物与藻类生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种环境因子对南湖富营养化的影响,结合藻类增长力试验结果确定南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子,为南湖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牛粪是青藏高原常用的生活燃料,其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影响着青藏高原大气环境,该文为获得不同季节、不同海拔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及组成特征,在林芝市、那曲市、拉萨市林周县开展了牛粪燃烧研究,利用稀释通道法采集牛粪燃烧排放的PM2.5,并分析其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林芝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为(6.260±0.870) g/kg、林周为(8.204±2.085) g/kg、那曲为(8.281±0.300) g/kg。夏季林芝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为(6.426±1.761) g/kg、林周为(7.669±2.005) g/kg、那曲为(11.912±1.741) g/kg;夏季的相对湿度大于春季,在春夏两季林芝与林周的PM2.5排放因子差异较小,而那曲夏季排放因子略大于春季;随着海拔增高,空气中含氧量降低,牛粪燃烧PM2.5排放因子增大。牛粪燃烧PM2.5中碳组分占比为59.7%~77.8%、水溶性无机离子为17.8%~31...  相似文献   
976.
把握PM2.5污染的时空演变规律是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理的基础与前提。从PM2.5地球表面浓度栅格数据提取湖北省2001—2020年各地级市PM2.5年均浓度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PM2.5时空分布及气象驱动因子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各主要城市PM2.5浓度二级标准达标率趋于增加。各城市PM2.5年均浓度均值在2001—2013年由42.47逐步上升至62.94μg·m-3,2013—2020年由62.94减少至32.85μg·m-3。核密度估计表明,2013年以前各城市PM2.5年均浓度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分散,2013年后逐渐集中于浓度较低的区间。以武汉市等中部城市为分界线,湖北省PM2.5向东西2个方向均存在由高至低的浓度梯度,且西面浓度小于东面。2013年后浓度较高地区的扩散效应逐渐减小。PM2.5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  相似文献   
977.
将滑坡的影响因索引入到滑坡的位移预测模型中.从滑坡的位移动态变化特征和响应组成组分研究入手,将滑坡的位移分解为趋势项、周期项、脉动项和随机项.针对每一项进行研究,分别选取合适的影响因子变量和函数关系来模拟,并将各项耦合在一起得到位移的初步预测模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非线性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得到位移的最终预测模型。以长江三峡库区的新滩滑坡为实例,通过验证研究,发现将滑坡的影响因子引入滑坡的预测预报模型中的思路是有效可行的,而且可以明显地改善预测预报的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978.
对文山州近年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水泥、石灰、铝、电石等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初步核算,了解掌握文山州工业生产过程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结合工业产能规划对变化趋势分析尝试性计算文山州工业生产过程碳达峰值。希望能为文山州制定碳减排措施,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79.
利用2010—2019年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设计了一套绿色技术创新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全局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5个综合指标,依据重要程度排名,分别命名为“区域综合实力”“研发资源基础”“研发外部环境”“创新激励强度”和“环境规制水平”;综合得分排名显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我国整体上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相似文献   
980.
为探究黄河消落带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基于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单因子实验,现场采集黄河(兰州段)消落带表层沉积物进行实验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经历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吸附平衡3个阶段,扰动条件下,在10 min内吸附量达到最大吸附量的85%以上,480 min达到吸附平衡;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大理论吸附量Qm随之增加,25℃时Qm达到119.831 mg·kg-1;单因子实验中,扰动频率增加对磷的吸附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H为7~8时沉积物吸附效果最佳,偏酸性条件次之,偏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差;增大上覆水KH2PO4浓度,吸附量增加,吸附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黄河消落带表层沉积物对磷元素具有一定的拦截效应,河水的扰动能够促进沉积物对PO43--P的吸附,但是水体的pH值变化及高浓度陆源污染物均会削弱消落带对磷元素的吸附拦截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