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520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文章以GZ-130/6.7-G型生物质锅炉为例,针对三种过热器布置型式进行对比选型,方案一是在炉膛里布置屏式(半辐射)过热器,并在水平烟道上布置两级蛇形管(对流)过热器;方案二仅在水平烟道上布置三级蛇形管(对流)过热器;方案三是在炉膛里布置屏式(半辐射)过热器,并在水平烟道上布置一级蛇形管(对流)过热器.综合考虑锅炉经...  相似文献   
852.
为了解热辐射与灰分耦合对矿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其重金属Cr、As、Cu、Zn赋存和浸出毒性的影响,采用锥量仪在不同热辐射温度(400℃、600℃、750℃)及生物质负载量(1 kg/m2、3 kg/m2、5 kg/m2)下开展室内燃烧试验,对样品理化性质、Cr、As、Cu、Zn质量比和形态进行分析,并通过TCLP法对重金属潜在的浸出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热辐射与灰分耦合作用显著改变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其次,耦合作用使得表层土壤Cr、As、Cu和Zn的总质量比增加,说明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辐射与灰分是影响矿区林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浓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耦合作用使得Cr有效态的比例由50%下降到40%,As有效态的比例由14%增加到22%,对Cu和Zn有效态的作用则不明显,说明其对表层土壤Cr、As的迁移性分别起到了抑制和促进作用。TCLP试验结果表明,仅土壤受热或生物质与土壤共同燃烧都会使土壤中Cr、As、Cu和Zn的浸出水平增大;Cr、As、Cu和Zn浸出质量比最高分别为0.88 mg/kg、0.81 mg/kg、654.1...  相似文献   
853.
车辆燃油系统的动态油液泄漏将严重影响行驶安全与蒸发排放控制水平。基于实测姿态路谱在六自由度台架上探究了国Ⅵ阶段5种类型燃油系统的动态油液泄漏表现,按照炭罐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标准研究了国Ⅵ与国Ⅴ阶段两种排放标准的炭罐在油液泄漏发生后的有效吸附容量变化。结果表明:国Ⅵ阶段部分燃油系统存在不能有效防止动态油液泄漏的隐性设计缺陷,在单次路谱的加载过程中泄漏0~140 mL不等的油液;炭罐的有效吸附容量与进油量呈负相关,国Ⅵ阶段炭罐的有效吸附容量衰减速度可能快于国Ⅴ标准。建立的测试方案和实测姿态路谱数据将完善燃油系统耐久性测试体系,基于油液泄漏量的炭罐有效吸附容量模型将提升在用车蒸发排放量的核算精度。  相似文献   
854.
855.
为降低生物质气化中毒事故的概率,本文提出基于故障树的贝叶斯—保护层复合分析法(BN-LOPA),对生物质气化中毒事故进行风险分析。以辽宁省某气化站为例,通过贝叶斯网络计算出该气化站中毒事故发生概率为1.11×10-4,基于贝叶斯网络推导出中毒事故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得到导致事故发生的故障节点,并对其设置独立防护层,经推导计算,该气化站的气化中毒事故发生概率可降低至5.35×10-6,风险等级从7级降至5级。结果表明:该气化站增加独立防护层后,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6.
为研究H2对生物质气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在内径和长度均为200 mm,点火位置为正中央的圆柱形定容燃烧弹内进行当量比为0.6~1.4、H2体积分数为7.15%~33.15%的掺氢生物质气/空气燃烧试验。利用高速摄像仪采集火焰传播图片,并通过计算分析软件Chemkin-Pro进行化学反应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H2对生物质气/空气的层流燃烧速度起促进作用,在贫燃侧增长效应平稳而在富燃侧增长效应显著,使火焰的不稳定性增强;火焰结构中主要自由基浓度的增大是引起层流燃烧速度增大的主要化学动力学原因;H2主要通过参与HCO基团氧化加快反应速率,富燃侧层流燃烧速度显著增大的原因是H2作用的路径多为有O2参与的反应。  相似文献   
857.
为了研究升温速率对生物质三组分的热解特性影响,利用同步热分析-质谱联用仪(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Mass Spectrum, TG/DSC-MS)对不同升温速率(μ=1℃/min、5℃/min、10℃/min、20℃/min)下的热解试验进行分析,并采用Coats-Redfern法、Doyle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istribution of Activation Energy Model, DAEM)法对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与比较。结果显示:1)随升温速率增大,三组分生物炭产率减小,热解气和热解油产率增大。2)随升温速率增大,气体产物最大析出速率增大。其中,当升温速率为1℃/min时,气体产物析出速率变化不大。3)随升温速率增大,三组分热解失重率变化不大。4)随升温速率增大,DTG(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y)曲线最大失重峰右移,最大热解失重速率减小。5)随升温速率增大,纤维素DSC曲线最大吸热峰右移,峰值增大,吸热峰面积增大。此外,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最大放热峰右移,峰值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