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247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433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塑料部件的老化测试逐渐成为防止潜在的产品失效的决定性步骤.随着越来越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始向加工商征求设计及材料选择方案,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失效责任也渐渐地进入了供应链.在汽车用塑料行业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原始设备制造商、加工商、合成材料制造商及添加剂供应商对于产品的最终使用环境的交流通常不够充分,而对于如何使用产品及产品使用地点的误解是造成产品失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12.
新型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C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它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能耗低,占地省等优点.本文对IC反应器的结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应用实例指出IC反应器是对现代高效厌氧反应器的一种突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它在处理土豆加工废水时的COD容积负荷约为35~50 kg/m3·d,处理啤酒加工废水时的COD负荷达到了15~30 kg/m3·d,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本文还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13.
《环境技术》2011,(3):3-4
5月15~16日,由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围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助剂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广州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1年塑料制品老化与防老化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14.
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崔如  马永亮 《环境科学》2013,34(12):4585-4591
根据美国EPA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检测法TO-11及TO-14/15,采用VOCs快速检测仪、Summa罐及DNPH吸附管,对我国某大型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中不同工艺环节生产车间内部及生产线最终废气排放管道中VOCs含量水平及组分特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企业涉及VOCs排放工艺中压铸车间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为0.1~0.5 mg·m-3、机加工车间TVOCs浓度为1.5~2.5 mg·m-3、喷涂车间中TVOCs浓度为20~200 mg·m-3,各车间VOCs组分主要包括烷类、烯炔类、芳香类、酮类、酯类和醚类,共20余种.其中涂装车间内苯系物及酮类物质为主要VOCs组分,各物质浓度分别为苯0.02~0.34 mg·m-3、甲苯0.24~3.35 mg·m-3、乙苯0.04~1.33 mg·m-3、对二甲苯0.13~0.96 mg·m-3、邻/间二甲苯0.02~1.18mg·m-3、丙酮0.29~15.77 mg·m-3、2-丁酮0.06~22.88 mg·m-3、环己酮0.02~25.79 mg·m-3、甲基异丁基甲酮0~21.29mg·m-3.根据该企业生产特征及工艺数据计算,其单条生产线VOCs年排放量为14 t,整个厂区年排放量约为840 t.结合生产流程及生产工艺分析,喷涂过程中的溶剂使用是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的VOCs主要排放来源,废气排放口是重点排放点.  相似文献   
915.
通过对酸乳加工工艺及酸乳生产危害分析,确定危害关键控制点,通过酸奶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监控,以保证酸乳生产的质量.  相似文献   
916.
刘玲  赵婧 《化工环保》2013,33(4):330-334
依据《2006年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温室气体协议》,对我国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了识别。结合温室气体排放源范围的两种划分方法,为石化行业的主要生产部门--油气开采、原油炼制与加工、石化原料与制品制造编制了初步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清单,并简要介绍了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为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17.
The removal of the natural organic matter present in coffee processing wastewater through chemical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an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 had been stud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moval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using commercial flocculants and UV/H202, UV/O3 and UV/H2O2/O3 processes was determined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For each of these processes, different operational conditions were explored to optimiz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coffee wastewater. Coffee wastewater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low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he outcomes of coffee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and photodegradation processes were assessed in terms of reduction of COD, color, and turbidity. It was found that a reduction in COD of 67% could be realized when the coffee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chemical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with lime and coagulant T-1. When coffee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UV/H2O2, a COD reduction of 86% was achieved, although only after prolonged UV irradiation. Of the three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considered, UV/H2O2, UV/O3 and UV/H2O2/O3, we found that the treatment with UV/H2O2/O3 was the most effective, with an efficiency of color, turbidity and further COD removal of 87%, when applied to the flocculated coffee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918.
介绍东海县硅资源加工业现状.分析了硅制品生产过程及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大量酸洗污水对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19.
此文提出了采用冷挤压成形轴承实体保持架的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大量的工艺实验,找到了适宜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还对车制及冷挤压两种工艺生产的实体保持架组装的2314E轴承物理及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920.
以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基于2008—2020年中国29个省份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各个省份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生猪养殖环境效率未达到最优状态,区域差异明显;(2)考察期内,中国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趋势整向好,从区域增速差异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东北地区增速较慢;(3)考察期内,规模效率是提升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关键,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呈“U”型,目前已跨越拐点,继续提高养殖规模化水平有助于提升生猪养殖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