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79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695篇
基础理论   373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和武陵运动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的研究中,最突出的基础地质问题依然是地层年代的精确标定。地层年代标定涉及到成矿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构造演化的时限,也直接影响层控矿床找矿中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在最新的中国地层年表中,前寒武纪地层对比和构造背景解释已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依据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新元古代地层中最新的系列锆石U-Pb测年结果,初步揭示"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火山事件和分布范围。结合全球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基本特征,对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将有利于重新厘定江南造山带的成矿背景,提供层控矿床基础年代地层资料,为新的矿产资源大调查服务。  相似文献   
962.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筛选出的菌种A2反硝化能力不高的问题,采用正交法对其生长及反硝化作用条件进行优化,随后在滴滤塔挂膜进行NOX性能降解试验。实验发现,在24 h内菌种A2的反硝化脱氮能力由优化前的65.80%提高到95.58%,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在滴滤塔挂膜时间较短,且对NOX处理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相似文献   
963.
为了解营养盐因子对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香港株))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N、P、Mn和Fe浓度条件下,链状裸甲藻生长和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N浓度低于300.00 mg/L和P浓度低于20.00 mg/L的范围内,链状裸甲藻的对数生长期和最高细胞数随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对数生长期可达64 d以上,最高细胞数达5.01×103/mL,Mn对链状裸甲藻生长的影响不明显,高浓度Fe和低浓度Fe均不利于链状裸甲藻的生长,最适Fe浓度为3.15 mg/L左右。链状裸甲藻产生的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成分为C毒素(C1-2)、GTX5(B1)、dcGTX2-3和dcSTX,以低毒性的C毒素和GTX5为主。N、P、Mn和Fe浓度对链状裸甲藻所产毒素的成分种类没有影响,但可影响产毒量及各毒素成分的比例;藻细胞最高产毒量为3.3 pg STX Equal/cell,最低为0.9 pg STX Equal/cell,低P和低Mn有利于藻细胞产毒,高毒力的dcSTX在毒素中的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964.
一株嗜酸硫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京清河污泥中分离出一株硫氧化细菌,命名为QH-1,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同时,初步研究了该菌株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结果发现,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需氧型,可从氧化还原态的硫元素中获得能量.QH-1菌株具有很好的产酸和耐酸能力,培养24h后pH即可下降到2.0,1周内可达到1.0以下,对数生长期为15d,进入稳定期时pH降为0.6.QH-1菌株的16S rRNA基因测序与分析表明,该菌株与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strain AAU具有99%以上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通过构建该菌株在相关种属中的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QH-1菌株鉴定为氧化硫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QH-1菌株对Zn2+和Cu2+有一定的耐受性,对Mo2+的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965.
袁侃  毛献忠  陶益  张锡辉 《环境科学》2010,31(2):310-317
以我国典型淡水水华藻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905)为研究对象,采用推流式低压紫外灯反应器研究在动态条件下Ultraviolet-C(UV-C)辐照对蓝藻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对数培养期的蓝藻液流经反应器进行UV-C辐照处理,其后正常培养,在培养期2 h、1 d、3 d、5 d、7 d、9 d分别取样,通过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在荧光视野下进行细胞计数.结果表明,辐照处理未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大量破裂死亡,36~115 mW.s.cm-2剂量范围的UV-C辐照能在9 d内有效抑制2.6×105~2.7×105cells.mL-1的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长,31~50 mW.s.cm-2剂量范围的UV-C辐照能在9d内有效抑制9.0×105~1.15×106cells.mL-1的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长.  相似文献   
966.
观察了不同浓度(10、20、40和80 μg/L)重金属离子Cu~(2+)和Zn~(2+)对日本新糠虾存活、蜕皮、蛋白含量和体内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慢性(30 d)影响.结果显示:(1)Cu~(2+)和Zn~(2+)能明显降低糠虾存活率,金属离子浓度增高,存活率降低,其中Cu~(2+)引起的存活率降低更为明显,在最高浓度(80 μg/ L)Cu~(2+)组中糠虾的存活率仅为同浓度Zn~(2+)组的1/3,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u~(2+)和Zn~(2+)能明显降低糠虾蜕皮次数,最高浓度(80 μg/ L)Cu~(2+)和Zn~(2+)中糠虾的蜕皮数分别为11.00±1.73(次)和11.33±0.58(次),分别约为对照组的55.92%和57.6%.(2)Cu~(2+)和Zn~(2+)均能明显影响糠虾蛋白含量,其中Cu~(2+)的影响力更强,最高浓度(80 μg/ L)Cu~(2+)组糠虾体内蛋白白含量占湿重比为9.78%,仅约为对照组的1/2.(3)Cu~(2+)和Zn~(2+)能明显抑制糠虾体内两种磷酸酶的活力,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能作为糠虾监测环境重金属污染(Cu~(2+)和Zn~(2+))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67.
The present work aimed to study the physiological e ects of cadmium (Cd) and copper (Cu) in pea (Pisum sativum). Pea plants were exposed to increasing doses of cadmium chloride (CdCl2) and copper chloride (CuCl2) for 20 d. The examined parameters, namely root and shoot lengths,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the rate of photosynthesis were a ected by the treatments especially with high metals concentrations. Th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accumulation shows that leaves significantly accumulate cadmium for all the tested concentrations. However, copper was significantly accumulated only with the highest tested dose. This may explain the higher inhibitory e ects of cadmium on photosynthesis and growth in pea plants. These results are valu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particularly in soils devoted to organic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968.
一株丝状蓝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原油耐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石油污染的港口水域分离筛选到一株丝状蓝藻GH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颤藻.从生长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方面研究了这株颤藻对原油的耐受性.在0~20d培养过程中,原油培养条件下GH1的叶绿素增长更快,第7天即达到生长稳定期;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原油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要显著高于空白样.在0~1%体积浓度范围内,第7天测定原油样品中颤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样.对抗氧化酶系统而言,在原油培养条件下,培养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和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活性显著高于空白样,随着培养时间增加,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低浓度原油能刺激3种抗氧化酶活性都升高,高浓度原油对SOD和CAT活性有抑制作用,但POD活性仍能随原油浓度增加而升高.在原油中毒性物质的胁迫下,POD与SOD、CAT的响应表现为互补的变化趋势,3种酶共同防御作用是颤藻GH1耐受原油胁迫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69.
<正>www.theecologist.org 2010年8月25日最新研究表明,普通家庭用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对我们的激素分泌会有不良影响。挪威一家实验室进行的细胞生长实验表明,防水衣服和不粘锅中的全氟碳化合物(PFCs)会对  相似文献   
970.
长江三角洲江都-镇江(大港)河段冰后期地层层序可分为早期海侵层序和中、晚期海退层序.早期海侵层序主要包括下部冰消期近源辫状河流相、中部河流相、上部河漫滩相,为一套海进式河床充填层序,在垂向上具有该河段独有的三层结构特点.中、晚期海退层序主要包括前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相和三角洲平原相,在垂向上也具有三层结构特点.冰后期以来,古长江的江面宽度不断变化,沉积中心位置也随之发生多次较大调整:冰消期至全新世早期,中心位置曾不断向南偏移;从全新世中期开始,其中心位置开始北移直至最大海侵结束;最大海侵后,随着三角洲不断进积,其中心位置也开始节节南移直至现今位置;从最大海侵到现在,古长江中心位置可能向南移动大约15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