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07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508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170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测定甲基托布津的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贵忠  王莉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2):65-67,71
用Cu^2+和甲基托布津在氨碱性条件下作用产生沉淀,离心分离未反应的Cr^2+,经CO显色剂在柠檬酸缓冲液中显色后,测定溶液中的Cr^2+浓度可间接求得甲基托布律的含量。此方法简便快捷,且可进行微量测定。用本方法与络合滴定法做对照试验。结果能很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922.
硝化过程BOD5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亚甲基蓝,硫脲,亚甲基蓝/硫脲,酸碱预处理,改变稀释水pH值五种预处理方法对硝化过程BOD5测量的影响.亚甲基蓝在抑制硝化过程同时,抑制碳化阶段.硫脲在抑制硝化过程时,本身存在可生化降解问题.亚甲基蓝/硫脲在稀释水中浓度各为1.3mg/L时,对硝化过程有很好抑制作用,又不影响碳化阶段.酸碱预处理及改变稀释水pH,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23.
以零价铁(ZVI)和一株高效脱色菌克雷伯氏菌yl-1作为联合体系,研究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性能,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法(CCD-RSM法)对该过程的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ZVI体系和单独yl-1脱色菌体系,ZVI-脱色菌联合体系的脱色率分别提高了40%和10%;在初始pH为8、初始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250 mg/L、ZVI投加量为4.0 g/L、反应温度为33℃的最优条件下,ZVI-脱色菌联合体系对亚甲基蓝脱色反应液的脱色率为91.33%。  相似文献   
924.
采用树脂负载零价纳米铁(NZVI-resin)作为铁源,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偶氮染料甲基橙。考察了温度、NZVI-resin加入量、pH值及过硫酸钠的浓度等因素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规律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降解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在pH=3.0、Fe0=0.2 g.L-1、Na2S2O8=1.33 g.L-1的条件下,30 mg.L-1的甲基橙溶液降解率为99.7%。  相似文献   
925.
氧化铜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胜敏 《四川环境》2012,31(2):22-24
以硫酸铜为铜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乙醇-水溶液为分散体系,通过一步沉淀制备得到氧化铜晶体。并以紫外光照时间、pH值、亚甲基蓝浓度为基础,研究了氧化铜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紫外光照120min,pH值为9时亚甲基蓝降解率最高。  相似文献   
926.
LiFePO4非均相Fenton法处理亚甲基蓝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LiFePO4催化剂,通过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处理亚甲基蓝(MB)染料溶液。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4 g/L,H2O2浓度为0.04 mol/L,pH值为3,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浓度为500 mg/L的亚甲基蓝脱色率达99%。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LiFePO4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27.
外负载Ce-TiO2/活性炭复合体对亚甲基蓝光催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超临界流体沉积法处理过的活性炭(AC)为载体,钛酸丁酯为前驱物,硝酸铈为掺杂剂,乙醇为溶剂,制备了外负载TiO2-Ce/Csurf复合材料。在紫外灯照射下,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标准模拟降解物,研究了复合体不同热处理温度、不同浓度、不同亚甲基蓝浓度、不同铈掺杂量以及不同反应温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要高于纯TiO2和体负载催化剂。铈离子掺杂能抑制TiO2晶粒生长,阻碍了TiO2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变。当铈离子掺杂量为1.5%,热处理温度为600℃,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5.5 mg/L,样品浓度为1.5 g/L时,光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28.
以亚甲基蓝(MB)作为表面修饰剂,采用简单的化学吸附法制备亚甲基蓝表面修饰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TiO2-MB)。经表面修饰后,TiO2-MB光催化剂波长响应范围红移至可见光区575 nm处。探讨了光催化剂量、光照时间和溶液pH值对TiO2-MB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的影响;研究了纳米TiO2-MB对造纸废水的暗吸附规律和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MB对造纸废水的吸附规律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属于吸热反应;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在160 W高压汞灯光照80 min,3.0 g/L纳米TiO2-MB光催化降解pH=2.0的造纸废水(COD:2 069.8 mg/L),COD去除率可达94.7%,处理效果远高于避光条件下。光催化剂经8次使用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29.
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水凝胶(polyacrylic acid,PAA),研究了溶液酸碱度和温度对聚丙烯酸水凝胶吸附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凝胶对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增大而逐渐增大,pH=2~4时增幅明显,而pH大于4时变化趋于缓慢;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该等温吸附行为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由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获得的吸附过程活化能(Ea=52.470 kJ/mol)可以看出,PAA对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范畴。  相似文献   
930.
葛根去除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生物吸附机理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副产品葛根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特性和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2种等温线模型和3种动力学模型对吸附机理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计算了相关的热力学函数。结果发现,溶液pH值等实验条件对吸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其吸附等温线,吸附是一个符合二级动力学过程的物理吸附;热力学函数计算结果显示,此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在3种不同温度下,由Langmuir方程计算的最大吸附量为98.23、91.04和87.28 mg/g,表明葛根是一种良好的,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染料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