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660篇
安全科学   333篇
废物处理   384篇
环保管理   233篇
综合类   1651篇
基础理论   205篇
污染及防治   45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10% CuO/ZSM-5(金属氧化物质量占载体质量)催化剂,以CH4为还原气,考察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XRD和TPR的表征结果显示,最佳焙烧条件为550℃下焙烧4h,在此焙烧条件下,10% CuO/ZSM-5催化剂达到的最高脱硝脱硫率分别为90.6%和98.8%.  相似文献   
992.
紫外催化湿式双氧水氧化处理化学镀铜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镀铜废液自身含有的铜作为催化剂,应用紫外催化湿式双氧水氧化工艺处理化学镀铜废液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推荐工艺条件为:pH=2.0(保持原始值不变);不额外投加铜催化剂;H2O2用量为2倍理论量。在此条件下处理化学镀铜废液180 min,COD去除率可达到96.6%;之后采用沉淀法回收铜,调节处理后废水pH到9.5,铜的回收率可达到99.8%。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NOx排放标准提高,现有的脱硝技术难以满足要求,需要增加后端烟气脱硝处理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较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针对国内某催化剂在国电长源荆州电厂的应用情况,详细描述了催化剂的设计选型过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完全可以满足长源荆州电厂的性能要求,说明国产脱硝催化剂的设计选型、生产以及运行等技术能力已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994.
以4,4′-二溴联苯醚(BDE-15)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电极电压、初始土壤pH、β-环糊精加入量、NaCl加入量等工艺条件对多溴联苯醚在土壤中迁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极电压为5~15V范围内,随着电极电压的升高,土壤中BDE-15的迁移效果增强;初始土壤为酸性时、加入β-环糊精或NaCl后,土壤中BDE-15的迁移效果均增强。本实验选择的最佳工作条件为:电极电压15V,初始土壤pH3,β-环糊精的加入量3g,NaCl加入量5g。  相似文献   
995.
钴镍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世界钴镍金属资源分布及其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概况.以国内外废旧电池和催化剂中的钴镍资源为例,对其回收体系和利用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史荣会  董文威  韩祯  张涛 《化工环保》2014,34(2):181-18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的颗粒更均匀,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度。实验结果表明:以Ce(NO3)3,Fe(NO3)3?9H2O,TiOSO4?2H2O为原料、按n(Ce)∶n(Fe)∶n(Ti)=0.2∶0.8∶1配比制得的Ce0.2Fe0.8TiOx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50 ℃、反应时间3 h、体积空速25 000 h-1的条件下,NO去除率为99.8%,N2选择性为100%;Fe的掺加显著提高了Ce0.2Fe0.8TiOx催化剂的抗H2O和SO2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7.
负载TiO2的活性炭纤维改性电极电吸附除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凝胶,将TiO2凝胶涂覆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并进行热处理制备改性电极(TiO2/ACF),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对负载前后电极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其对NaF溶液的电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电极负载TiO2后表面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减小,而介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增大。此外,表面的TiO2同时以金红石和锐钛矿的晶型存在。电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加电可以提高吸附容量,而且电压、pH和初始氟离子浓度均对电吸附容量产生影响:电压增大,吸附容量增加,当施加电压为2 V时,电吸附容量为1.03 mg/g,比开路电位时提高40%;pH可以通过影响氟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和TiO2/ACF电极表面的羟基基团对电吸附容量产生影响;初始氟离子浓度升高,电极吸附容量增大,但是去除率降低。在处理初始氟离子浓度为4 mg/L的NaF溶液时,在2 V电压、中性pH和12 h的吸附时间下,改性ACF为电极的吸附量为1.32 mg/g。  相似文献   
998.
以养殖场沼泥为接种物,构建了乙二胺、三氯化铁改性碳毡阳极的单室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探讨了2种阳极改性电池的产电规律,考察了其去除养殖废水中COD、氨氮的效果以及臭味的表观性状变化。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底物时,乙二胺、三氯化铁改性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启动20 d和22 d后分别达到稳定,输出电压分别为0.514 V和0.527V(外阻为500Ω),对应输出功率密度分别为332 mW/m2和349 mW/m2。逐渐增大废水投加比例至原水时,2个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208 mW/m2和158 mW/m2,COD去除率分别为85%和78%,氨氮去除率分别为52%和45%。此外,养殖废水的臭味去除效果明显。因此,构建的2种改性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养殖废水产电,同时使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以纳米TiO2为载体,浸渍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以CO为还原剂的脱硝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实验中以计算量的Ni(NO3)2和Fe(NO3)3混合溶液浸渍纳米TiO2粉末,室温下搅拌30 min至混合均匀,放入旋转蒸发器中,70℃下至水分蒸干为止;所得粉末在550℃下、空气气氛中焙烧4 h即得所需催化剂。用以上方法分别制备2%Fe2O3-10%Cr2O3/TiO2、4%Fe2O3-8%Cr2O3/TiO2、6%Fe2O3-6%Cr2O3/TiO2、8%Fe2O3-4%Cr2O3/TiO2与10%Fe2O3-2%Cr2O3/TiO2等5种催化剂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结构,分散较为均匀。对于CO+NO反应,Fe2O3-Cr2O3/TiO2系列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NO的转化率都达到了100%。其中,10%Fe2O3-2%Cr2O3/TiO2样品具有最好的低温活性,H2-TPR结果表明,这是由于10%Fe2O3-2%Cr2O3/TiO2催化剂更易于被CO预还原。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减轻对后续处理中超滤膜的污染,采用电絮凝法处理油田生化出水,降低油田生化出水中的有机物含量。研究了电流强度、曝气时间和pH值对水中总有机碳(TOC)和浊度除去效果的影响以及pH值随曝气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红外光谱对絮凝处理前后水中总溶解固体进行了分析,优化了电絮凝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当水流速度控制在50mL/s,电流强度为2 A,500 mL絮凝出水的曝气时间为30 min时,整套絮凝工艺对TOC的去除率为48%,浊度去除率为42.9%,COD去除率为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