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3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2343篇
安全科学   436篇
废物处理   599篇
环保管理   417篇
综合类   4972篇
基础理论   608篇
污染及防治   1430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电镀生产过程产生的难降解、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Fe~(2+)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重点探讨了S_2O_8~(2-)投加量、n(Fe~(2+))∶n(S_2O_8~(2-))、废水pH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及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在S_2O_8~(2-)投加量为4.0 g/L、n(Fe~(2+))∶n(S_2O_8~(2-))为1.00、废水pH为7.0的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反应2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70%,BOD_5/COD从原水的0.21升至0.40,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提高,能够满足深度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着火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述了储罐中硫化亚铁形成的过程和硫化亚铁引发储罐自燃的机理,并模拟储罐中硫化亚铁的形成过程,对其进行氧化实验,证明储罐腐蚀产物一硫化亚铁氧化放热是引发储罐着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有机磷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累积,从而危害人类健康.通常,有机磷农药会在环境中发生光解、水解、生物降解等自然降解反应,但对于较高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污染,其自然降解程度远远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因此发展了多种人工强化修复有机磷农药技术.本文在解析有机磷农药自然降解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其主流的人工强化修复技术的原理与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为有机磷农药降解人工强化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自然界中的锰氧化物常与铁氧化物交结伴生,其形成和转化过程相互影响. Mn(Ⅳ)氧化物与Fe(Ⅱ)反应过程已有较多研究,然而有氧环境中低价锰氧化物氧化Fe(Ⅱ)生成铁氧化物的过程尚缺乏系统研究.本工作以黑锰矿为例,研究了开放体系中Fe(Ⅱ)在低价氧化锰矿物表面的氧化行为,分析了Fe(Ⅱ)浓度、溶解氧以及pH对Fe(Ⅲ)氧化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锰矿在氧化Fe(Ⅱ)形成针铁矿和纤铁矿的同时,自身被部分还原释放Mn(Ⅱ).当反应体系pH值为3.0时,溶解氧氧化Fe(Ⅱ)作用弱,主要为黑锰矿氧化Fe(Ⅱ)并在其表面生成针铁矿.当反应体系pH值升高至5.0,黑锰矿催化加速了溶解氧对低浓度(<5.0 mmol·L-1)Fe(Ⅱ)的氧化并生成水铁矿,随后转化成纤铁矿和针铁矿;Fe(Ⅱ)浓度升高(>5.0 mmol·L-1),反应初期Fe(Ⅱ)直接被黑锰矿氧化,形成了以针铁矿和少量纤铁矿组成的包覆层,并导致氧化速率减弱,而溶解氧在Fe(Ⅱ)后期氧化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这些结果丰富了表生环境铁锰氧化物的形成与共生机理,为土壤矿物形成演化提供了...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浸渍法在活性碳纤维(ACF)上负载MnOx制备了MnOx/ACF催化剂,考察了将其用于常温催化氧化二氯甲烷的活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MnOx负载量(质量分数)为9%的9%MnOx/ACF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为25 ℃、二氯甲烷质量浓度为600 mg/m3时,反应90 min后9%MnOx/ACF催化剂对二氯甲烷的去除率达71%。9%MnOx/ACF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对二氯甲烷的去除率仍可达57%,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催化剂表面的主要元素为C、O和Mn,且Mn主要以Mn4+形式存在。使用后的催化剂中存在二氯甲烷降解的中间产物甲酸盐和甲氧基物种,说明二氯甲烷已被成功降解。  相似文献   
996.
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中逸散的甲烷与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反硝化段不够彻底产生的硝酸盐对周围环境具有严重的威胁,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技术可实现甲烷与硝酸盐的同步去除,极具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模拟垃圾填埋过程,以矿化垃圾作为垃圾填埋的覆土层与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的接种源,建立了矿化垃圾床系统.结果表明,反应系统在140d的运行期间...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究FeCl3混凝调理过程中活性污泥脱水性能与电化学阻抗谱参数的关联关系,选取北京3座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研究不同调理投药量下活性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比阻(SRF)、抽滤含水率、Zeta电位、电导率以及电化学阻抗等指标的变化,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讨论污泥脱水性能与阻抗谱参数(ds/fc)的相关...  相似文献   
998.
催化氧化法治理钻井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钻井废水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污染源 ,因其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 ,分布广等特点 ,对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以充30 #的钻井废水为处理对象 ,实验研究了类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处理工艺 ,考察了Fenton试剂投加量、反应条件、反应时间等单因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该处理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 :H2O2为2500mg/L ,Fe2SO4·7H2O为70mg/L ,pH值为3.5 ,反应时间为80min,氧气的通入量为70min。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标COD的去除率大于80 %  相似文献   
999.
以WO3粉体作为催化剂对化纤厂废水采用光催化氧化法进行脱色处理,讨论了光催化氧化法的反应机理,以及化纤厂废水的pH值、光催化剂的投入量、光照时间各因素对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O3粉体的投入量为1.000g/L,pH值为3.00时,利用300W高压汞灯光照7h后,废水试样的吸光度由0.596降低至0.020,色度去除率达到96.6%。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了未掺杂、掺杂Cu、掺杂Bi、掺杂Ni的4种Ti/Sn O2-Sb电极,运用SEM和XRD分析电极表面形貌及结构,通过线性极化扫描、循环伏安等测试考察其电化学性能,同时进行1,4二氯苯(p-DCB)降解实验进一步探究电极的电催化氧化特性.SEM和XRD结果表明,掺杂金属可改善电极表面形貌,增大其比表面积;电化学测试表明,Ti/Sn O2-Sb电极的析氧电位并未因金属掺杂而有明显改变,掺杂金属后,Ti/Sn O2-Sb电极具有更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p-DCB降解实验表明,改性Ti/Sn O2-Sb电极对p-DCB的降解效率明显提高,其中Ti/Sn O2-Sb-Cu电极的电催化处理效果最优,电解2 h后p-DCB的去除率即达到87.6%,且p-DCB的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