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541篇
安全科学   719篇
废物处理   125篇
环保管理   222篇
综合类   1440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368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生物强化技术是指通过向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增强目标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提高其降解速率,从而改善生物体系的去除效能。目前生物强化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基于文献计量学对生物强化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可以系统地总结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评价研究机构科研实力与成果产出。通过对1994—2018年SCI-E和CNKI论文收录情况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分析,全面揭示了废水生物强化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重要国家、重要机构和热点研究主题,帮助相关研究者认识生物强化技术的全貌,确立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2.
严峻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导致的能见度下降和城镇灰色景观可能会阻碍居民压力恢复路径,损害居民身心健康。为研究大气PM_(2.5)污染对人体压力恢复的影响,基于压力恢复理论设计了一项生理心理学实验。随机招募127名被试(女性63名,男性64名),并随机分为6组(编号为G10、G30、G50、G100、G160和G260),每组被试在压力恢复阶段分别对应观看ρ(PM_(2.5))平均值分别为10,30,50,100,160和260μg/m~3的实景照片。结合压力自评量表和皮肤电、心电等电生理技术测量了被试观看不同环境ρ(PM_(2.5))实景照片时的压力恢复比例。结果显示,G10、G30、G50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恢复比例约为40%~50%,50%~70%和60%~80%,G100、G160、G260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恢复比例约为20%~40%,10%~40%和30%~50%,即观看ρ(PM_(2.5))低于50μg/m~3实景照片的被试在3 min内的压力恢复比例比观看ρ(PM_(2.5))高于100μg/m~3的实景照片的被试高20%以上。基于皮肤电的逐10 s压力恢复比例分析显示,2min内的清洁空气照片(G10、G30、G50组)暴露能使压力恢复至初始水平的60%左右,而暴露时间的增加可能会使被试产生疲劳和厌倦,从而导致压力恢复比例下降。指出,电生理技术是对自评量表测量的有力补充,能够客观、有效地测量压力水平变化,丰富了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手段,可为大气污染心理健康风险管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电氧化工艺处理废水后存在产水余氯的问题,该研究以电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后的产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余氯,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活性炭性质、活性炭投加量等对活性炭去除余氯的影响,并进行了粉末活性炭去除余氯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降低溶液初始pH有利于余氯的去除,不同性质的粉末活性炭对余氯的去除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试验中所用的粉末活性炭对余氯的最大去除能力为3 000 mg/g,经过“粉末活性炭+真空转盘过滤”工艺处理后的电氧化产水余氯稳定在1 mg/L左右。  相似文献   
994.
在可持续发展导向下,替代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研究焦点。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一种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选择性氧化反应,HMF可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如2,5-呋喃二甲酸(FDCA)。近年来,电催化氧化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手段,在HMF转化为FDCA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这一过程涉及竞争反应,如水氧化,对FDCA的产率和法拉第效率产生影响。催化剂对降低反应能垒、提高产物选择性至关重要,但面临稳定性不足、过电位偏高和酸性环境下活性不足等挑战。聚焦于高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从贵金属催化剂到非贵金属催化剂和非金属催化剂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生物质的高效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油烟净化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油烟净化器具有设计新、除油率高、组合模块、易安装维护、占地面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采用单片机控制整机电路,具备多种保护,运行智能化,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解法对苯酚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以活性炭纤维为阴极.铁为阳极.并向阴极不断通人空气.电解过程中生成的H2O2与阳极溶解的Fe^2+形成Fenton试剂,Fenton试剂在电解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活性羟基OH,能够很好地氧化降解废水中的苯酚。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取得了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有效地降低了Fenton试剂的成本。  相似文献   
997.
丁镇宽 《安全》2005,26(1):4-5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树立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决定,健全控制指标体系,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强化主体,夯实基础,深化整治,完善体制,加强源头管理,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998.
氯代烃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还原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氯代烃在铜电极表面上的电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它们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活性,分析了此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且讨论了电还原反应活性和此类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氯代烷烃和部分氯代芳烃在铜电极表面有还原电位,能在铜电极表面被直接还原.氯代芳烃不易在铜电极上被直接还原.实验结果为催化铁内电解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冷轧乳化废水的电凝聚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冷轧高浓度含油乳化废水,使用电絮凝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值、电流密度、反应时间、NaCl投加量和板间距等因素对电絮凝的影响,试验比较了电絮凝与其他化学方法对高浓度乳化液的处理效果,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