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528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161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01.
将碳纳米管固定化制成多孔疏水性导电薄膜构建电化学阴极还原体系,实现过氧化氢在阴极的原位产生。电极特性研究表明,电极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活性。考察了阴极电位、电极成分、氧气流量和电解质浓度对过氧化氢原位产生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经过120min后过氧化氢达到66.17mg/L,并探讨过氧化氢原位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考察原位过氧化氢氧化工艺下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并分析其脱色机理。  相似文献   
802.
铝铁电极联用电絮凝法处理Cu-EDTA络合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Cu-EDTA模拟废水,研究电极组合方式、初始pH值和氯化钠浓度3个因素对化学需氧量(COD)和Cu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当电极组合方式为2个铝阳极和2个铁阴极,起始pH值为3,氯化钠浓度为0.5 g/L,换极周期为40 min,反应时间为8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78.7%,Cu离子去除率达到99.9%。通过实验研究确定EDTA的去除机制主要是:酸性条件下的次氯酸氧化作用,碱性条件下的氢氧化物絮凝沉淀作用及单核态铝/铁与多核态铝/铁电荷中和作用,Cu的去除机制主要是氢氧化物的絮凝沉淀作用和铁电极的电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803.
《中国环保产业》2012,(6):63-63
由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开发的移动极板静电除尘技术,适用于高比电阻粉尘、超细微粉尘、粘性粉尘的收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移动极板静电除尘器由两部分组成:前级电场采用  相似文献   
804.
通过实验研究了铁阳极电凝聚法对活性红241废水的脱色处理效果,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电介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对染料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活性红241模拟废水的脱色效率达97%;电流强度、染料浓度、电解液初始pH值、电解液温度、电解质的浓度及种类对脱色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铁为阳极的原位电凝聚处理活性红241模拟废水混凝过程中主要作用机理以吸附电性中和为主;电凝聚过程中活性红241发生了阴极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805.
为了提高单一放电电极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的能量利用率,该研究建立了多电极并联DBD水处理体系,考察该反应器的放电特性及其对甲基橙(MO)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与单一高压电极的DBD反应器相比,多电极并联的电极形式有效地降低了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了体系中MO的脱色,且相应的臭氧(O3)生成量增加。在实验考察的相同系统操作参数条件下,MO的脱色效果可由单一电极条件下的73.71%提高到5个电极条件下的96.11%;5个高压电极并联的DBD反应器产生的O3浓度是单个高压电极DBD反应器的2.13倍。  相似文献   
806.
多维电极法处理高色度活性染料模拟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活性嫩黄K 4G染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 ,采用多维电极法 ,考查了各种因素对多维电极系统处理活性染料时的脱色率、CODCr降解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多活性炭量、增大电流密度、延长电解时间和加入铁屑 ,都能使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得到提高 ,电导率的变化对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有一定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比较了各因素的相对影响大小  相似文献   
807.
摘要: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在pH值为5.57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研究了α-萘酚和β-萘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据此建立了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水中α-萘酚和β-萘酚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α-萘酚和β-萘酚分别在8.3×10^-7mol/L—1.0×10^-5mol/L和7.8×10^-7mol/L—1.0×10^-5mol/L范围内,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开路富集3min,检出限分别为3.5××10^-7mol/L和2.3×10^-7mol/L,模拟水样测定的回收率为97.6%—101%。  相似文献   
808.
芒刺-板式电除尘器收尘极板电流密度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芒刺-板式电除尘器中,板电流密度分布越均匀,越有利于除尘效率提高.因此,知道收尘极板电流密度分布对电除尘器的电极结构设计是重要的.然而,由于处于芒刺正下方的峰值电流不易确定,导致现有的电流密度分布式很难用于实际工程计算.另外,这些计算式不满足高斯通量定理.要使芒刺-板式电除尘器收尘极板电流密度分布满足高斯电通量定理,电流密度分布规律应服从某种特定的分布函数.通过对Warburg单根芒刺-板式电极极板电流密度分布模型的变量分析,发现芒刺-板式电除尘器收尘极板电流密度分布恰是自由度n=4的t分布.根据电流密度的分布特征,建立了由总电流确定极板电流密度的理论计算式.由于总电流很容易通过实测得到,因此,所建立的极板电流密度t分布模型更具实用性.比较研究表明,该理论式与其他研究者的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09.
借助于简单可控的在线电聚合方法,溴酚蓝被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实验表明,聚溴酚蓝薄膜对于亚硝酸盐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经实验优化,聚溴酚蓝膜的最佳厚度为聚合20圈,最佳的检测底液为pH=4.0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亚硝酸盐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氧化是一个双电子双质子参与的过程。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亚硝酸盐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02~109.1μ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5 nmol/L(S/N=3),所制备的亚硝酸盐传感器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将传感器应用于东湖水样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10.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自制的SnO2-Sb2O5/Ti电极为阳极,在电催化氧化装置中进行了硝基苯的降解研究。发现该电极对硝基苯有较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动力学研究表明,硝基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运用色谱和质谱的结果对硝基苯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在阴极的还原反应对硝基苯的降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