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电渗析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电渗析法处理电解锰厂铬钝化清洗废水的小试装置,以某电解锰厂铬钝化清洗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实验确定了电渗析法的极限电流密度,研究了电压、进水流量、进水浓度、浓水循环等参数对电渗析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电渗析装置的极限电流为0.41 A,极限电流密度为1.33mA/cm2;最佳操作电压20 V,适宜的进水流量20 L/h,进水浓度对淡水水质影响不大;采用浓水循环工艺,淡水产率可提高至约80%,浓室总铬、锰离子质量浓度超过4 000 mg/L,为浓水的后续处理处置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以电解金属锰渣(EMR)作为矿粉(GGBFS)的硫酸盐激发剂,并利用水泥熟料和生石灰作为碱性激发剂,制备了一种复合矿渣基胶凝材料。引入混料试验设计方法,以电解锰渣粉、熟料粉、石灰作为变量,固定矿粉百分比,以该材料体系的3、7、28 d的抗压强度作为响应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对不同龄期的回归模型进行残差分析以及各项参数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参数可靠。通过对模型等值线图分析,各材料不同掺量与强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33.
34.
电解锰渣为基体,外加粉煤灰、氢氧化钙及硅酸盐水泥制备电解锰渣基复合充填材料(CFM),研究了原料机械力球磨前后CFM性能的变化。机械力球磨可显著降低混合原料粒径(D90降低50.92%)、增加原料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原料反应活性,使水化反应的需水量增加、反应速度加快,并促进基体中生成更多水化产物,进而提升CFM的性能。原料经球磨后制备的CFM-B2(电解锰渣掺量55%)的流动性、凝结时间、泌水率、线性收缩和抗压强度均满足充填材料使用要求,且其重金属、氨氮浸出浓度满足标准(GB 5085.3—2007和GB 31573—2015)要求。  相似文献   
35.
电解锰行业清洁化与资源化发展为目标,探究了电渗析工艺中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CSO)对电解锰废水中的阳离子Mn2+、NH4+及 Mg2+选择性分离的效果、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性系数PMn2+NH+4远小于1,即CSO膜能轻易实现NH4+和 Mn2+的选择性分离,保障任意时刻NH4+迁移量均远高于Mn2+.由...  相似文献   
36.
采用电解锰废渣中分离出的一种锰抗性强的微生物Fusarium sp.浸取电解锰渣中的锰。研究了不同矿浆浓度、微生物生长活动、锰渣和培养基等对锰浸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体积比为2%(v/v)时,矿浆浓度(m/v)对锰浸取效率影响显著,矿浆浓度过低(〈2%)或者过高(〉10%)对锰浸取效率都有不利影响。矿浆浓度为10%时锰浸取效率最高,达80%以上;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对浸取过程有显著的影响;而锰渣的存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溶液的pH,进而影响锰浸取效率;培养基对锰浸取效率的贡献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37.
生物浸取电解锰渣中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评价生物法浸取电解锰渣中锰的可行性,利用锰渣土壤中筛选出的2种锰抗性强的微生物Serratia sp.和Fusarium sp.浸取电解锰渣中的锰,并采用优化的BCR(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萃取方案对浸取前后的金属锰进行形态分析,研究其浸出率和浸取前后锰的形态变化特征。同时考察了3种萃取剂EDTA、HNO3和CaCl2对锰的萃取效率及萃取后金属锰的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erratia sp.和Fusarium sp.对锰都表现出一定的浸取能力,Fusarium sp.的浸取能力尤为显著,3 d后锰浸出率达到56.5%,为锰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种萃取剂对锰的浸取效果为EDTA>HNO3>CaCl2,平均萃取效率依次为50.0%、28.8%和21.2%。浸取前后,酸溶解态锰所占比例变化较显著,说明酸溶解态锰是比较容易浸取的形态。  相似文献   
38.
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内11家电解锰企业组建的全国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7月24日在北京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当选为联盟理事长。从2005年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直专注于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取得了  相似文献   
39.
实验定量研究了存在Ca2+、Mg2+和Fe3+时,应用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Mn2+的准确性,旨在探讨应用该方法准确测定电解锰渣中Mn(Ⅱ)的可行性。结果发现Ca2+浓度超过320 mg/L时,测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絮状乳白色沉淀,对Mn2+的测定结果产生干扰。经过16 h的自然沉降,干扰被彻底消除。Mg2+在浓度为0~192 mg/L范围内对Mn2+浓度的测定不产生干扰。同时,Fe3+的存在对Mn2+浓度的测定产生灵敏的干扰,使用掩蔽剂氟化钾可以减少Fe3+的干扰,但却不能彻底消除Fe3+的干扰。提出了在电解锰行业中,没有彻底地消除Ca(Ⅱ)或Fe(Ⅲ)的干扰因素前,需要更为精确地测定Mn(Ⅱ)的浓度,不建议使用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40.
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锰渣是湿法电解金属锰工艺产生的废渣,环境危害性大、治理难度大。为消除锰渣的污染性,实验研究了锰渣浸出液中污染物种类,并分别采用生石灰和氢氧化钠作处理剂,从成本、处理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确定处理剂以及最佳运行条件。得出结论:锰渣中主要污染物为锰和氨氮(分别超过相关标准453倍和26倍),选取生石灰做处理剂,处理后的锰渣,浸出液中锰离子和氨氮的减排量分别达到99%和97%以上,水溶性锰离子浓度低于5 mg/L、氨氮浓度低于25 mg/L,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标准;反应时间30 h以上、避免雨淋、不通风、无日照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