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电解锰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水进行冷却、清洗等,因此水资源消耗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环境保护造成极大的压力。根据清洁生产的理念,探讨电解锰生产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水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2.
电解金属锰工艺清洁生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某金属锰龙头企业为例,从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原材料与能源、尾渣回收、中水回用等方面来分析,提出清洁生产的建议与措施,以期为电解金属锰的工艺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对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针对电解锰渣产量大且渣中水溶性锰严重超标的问题,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对电解锰渣进行处理,研究了水泥掺量对破碎固化体(颗粒粒径d<5 mm)浸出毒性的影响,模拟了酸雨对固化体表面浸出率和破碎固化体浸出毒性的影响,并采用XRD分析了电解锰渣固化前后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水泥质量分数为15%~45%的破碎固化体中锰的浸出质量浓度低于国家标准(2 mg/L);水泥质量分数为45%的固化体在pH>3.0的酸雨中的早期表面浸出率数量级仅为10-5 g/(cm2·d),后期则检测不到;水泥质量分数为25%~45%的破碎固化体在pH=1.0的酸性环境中的锰浸出浓度均不超标.电解锰渣水泥固化前后的矿物组成结果显示,电解锰渣水泥固化后的锰浸出率减小是由于其中的水溶性锰被水泥水化产物包容吸附,且固化后水溶性Mn2+转化为不溶、低毒性的MnO2也有利于消除锰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赤泥固化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效果和可行性,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分析手段,对比评估了新鲜赤泥、陈旧赤泥(堆放1年以上)、生石灰以及陈旧赤泥复合生石灰等固化剂在不同添加剂量下对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的固化效果,并初步阐释了赤泥固化电解锰渣中可溶性...  相似文献   
65.
细菌浸出电解锰废渣中锰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锰废渣中分离出一株高效浸锰菌,经鉴定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考察了电解锰废渣培养液、MnO2培养液在有菌和无菌条件下的锰浸出情况,以及有菌液和无菌液在加入不同还原剂后的锰浸出情况.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6.0、固液质量比为1:10、温度为37 ℃的浸出条件下,在电解锰废渣培养液中,无菌条件下的锰浸出率远小于有菌条件下的,反应72 h后,无菌、有菌条件下的锰浸出率分别为8.030 00%、78.670 00%;无论在有菌还是无菌条件下,MnO2培养液中的锰浸出率都较低,反应72 h后,无菌、有菌条件下的锰浸出率分别为0.000 39%、0.041 00%;有菌液加入ZnS、FeS、FeSO4、Fe2(SO4)3、CuS还原剂后,反应72 h的锰浸出率分别为73.340 00%、70.980 00%、69.680 00%、10.260 00%、1.670 00%;无菌液中加入4种还原剂(不包括CuS)后的锰浸出率都相当低, 反应72 h后,锰浸出率相对较高的是FeS和ZnS,均为0.006 20%,锰浸出率相对最低的是Fe2(SO4)3,为0.005 00%;沙雷氏菌对电解锰废渣中锰的浸出既不是直接氧化浸出作用,也可能不是间接产酸浸出作用,而可能是一种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66.
曾几何时,晋陕蒙宁四省(区)交界地区因高载能产业的无序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成为当时的景象,结果导致当地环境质量急剧恶化,老百姓饱受污染之害,被称为"黑三角",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要进行集中整治.  相似文献   
67.
电解锰高浓度氨氮废水回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解锰废水中氨氮浓度高,最高达13 000 mg/L,现有处理技术存在诸多弊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提出电解锰废水除铬净化后回用处理电解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 mL/L电解锰除铬废水回用至生产工艺化合工段,电解液净化试剂H2O2、SDD消耗量和电流效率较无回用时无明显变化;电解过程中,无电解锰发黑、返溶等异常现象出现;电解产品符合YB/T 051—2003 DJMnD标准,纯度达99.9%。  相似文献   
68.
我国硒污染分析与电解锰行业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元素,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确认硒是人类生命必须14种微量元素中的第一线微量元素。硒的营养与中毒的界限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一个,若不足,则生物效应为"存活,缺乏",若过量,则"毒性,致死"。为了有效提高电解锰生产过程中的电流效率,国内企业广泛使用二氧化硒(SeO2)作为添加剂,导致操作工人长期暴露在硒污染作业环境中,同时锰渣中挟带大量的硒污染物进入到外环境中,存在着严重而明显的环境和生态隐患。因此,研究分析电解锰行业硒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具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徐磊  马利英 《环保科技》2014,20(5):52-55
以清洁生产的理念,对贵州省电解锰行业生产废水循环模式进行了优化,将冷却系统强制排污水作为后处理系统的补充水,后处理系统产生的含铬锰废水处理后先系统小循环,剩余水进入电解溶液系统,最终出水被蒸发和渣带走。试运行结果表明:优化后,电解锰生产的3个用水系统均可达到平衡,厂区内无生产废水排放,可见电解锰生产废水闭路循环是可行的;优化后含铬锰废水中硫酸铵累积不会导致产品硫含量超标,也不会对电解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