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6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66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15篇 |
废物处理 | 104篇 |
环保管理 | 205篇 |
综合类 | 1477篇 |
基础理论 | 223篇 |
污染及防治 | 363篇 |
评价与监测 | 44篇 |
社会与环境 | 26篇 |
灾害及防治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20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12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渗滤液水位会影响填埋场堆体稳定并有渗漏污染风险,当渗滤液赋存于HDPE防渗膜上方,堆体和渗滤液堆积电阻率特征的极端分异特性以及边界效应等因素使得最小二乘(LS)等传统物探反演方法无法精确反演实际电阻率分布,从而无法根据电阻率差异特征定位HDPE膜上方渗滤液水位的高度。为准确刻画堆体内部特别是渗滤液-HDPE膜局部电阻率精细分布,对传统高密度电法(ERT)装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川形探测装置(C-ERT),并采用BP神经网络的电阻率反演模型算法。通过COMSOL理论模型和江西某生活垃圾填埋场采集的现场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与LS法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川形装置的BP神经网络能有效识别出HDPE膜上方的渗滤液区域,识别准确率约为83.2%,而LS法并不能识别出渗滤液区域。
相似文献962.
针对铅酸电池厂含铅工业污泥难以脱水减量的问题,利用污泥中存在的Fe2+进行芬顿调理预处理,探究H2O2添加量对后续污泥电渗透脱水减量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芬顿调理预处理会打破污泥中部分絮体,使污泥黏度由18.0 mPa·s降至4.7 mPa·s,污泥中部分无机离子在脱水过程中从污泥固相体系进入滤液中,造成后续电渗透脱水剩余泥饼的含水率由82.72%降至69.34%,挥发性悬浮物含量增加约30%。相对于原始污泥直接进行脱水,采用优化的H2O2添加量调理污泥可促进后续的污泥电渗透脱水减量66.20%,同时污泥干基中铅含量由265.2 g/kg提高到453.6 g/kg,这有利于污泥的后续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填埋处理。
相似文献963.
964.
土壤中污染物迁移模型在油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石油的生产、运输、贮存以及炼制等过程中都存在泄油、漏油风险,各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油类、重金属等各种化学物质也会危害水土环境,进而危及当地地下水源。文章分析了油田企业污染物对土壤及地下水的主要污染途径,提出了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模型用于预测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建立了污染物由土壤迁至室内空气、地下水、农作物及由地下水转移到地表水的迁移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运用于油田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965.
在介绍汞控制技术概况及现有烟气处理设备脱汞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电袋复合除尘脱汞协同技术,并分析了烟气脱汞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6.
在电收尘器设计中,收尘效率是衡量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准确地估计设计的收尘效率,则必须对电收尘器设计驱进速度有可靠的确定方法。本提出3种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7.
968.
孟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2,(S2):88-93
为预防铁路机务高压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发生高压触电、高空坠落等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利用网络通信、虹膜识别、连锁控制、计算机编程、大数据处理等信息化控制技术,研究不安全行为机控预防机制;采用定性分析法辨识隔离开关操作过程的不安全行为,针对辨识出的不安全行为研究监控系统;系统设计操作权限、分闸、验电、接地防护、合闸5个功能模块,模块设计内容涵盖隔离开关操作中可能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所有项点,现场实践验证,消除隔离开关操作中存在的简化申请流程、分闸股道不匹配、验电无效、未撤线合闸等重大人身安全隐患。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使作业人员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规范操作隔离开关,实现作业过程由“人控”向“机控”的管控升级。 相似文献
969.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