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安全科学   261篇
废物处理   98篇
环保管理   159篇
综合类   804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20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水体中不断发现微塑料,人们对其潜在环境、健康风险表示担忧.当前,对微塑料去除的方法也逐渐展开研究.该实验采用电絮凝-气浮法对水中粒径为60~100μm聚乙烯(PE)颗粒进行去除,分别考察了电极组合、电流强度、电解质浓度、溶液初始pH值对聚乙烯颗粒去除效果影响.结果 表明,以铝为阳极、铁为阴极的电极组合最优.较高的电解质浓度和碱性条件会降低聚乙烯颗粒的去除效果.以铝为阳极、铁为阴极,极板间距为1 cm,电流密度为4mA/cm2,电解质浓度为2.5 mmol/L,溶液初始pH值为7时,电解25 min后,聚乙烯颗粒的去除率为97.43%.  相似文献   
992.
振动对航空电连接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根据提高电连接器可靠性的要求,研究振动对航空电连接器的影响.方法 针对研究所的现有设备,开展电连接器的振动测试.根据厂家数据使用Solid works对某型号电连接器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COMSOL模态分析获得接触件的固有频率,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接触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在不同的振动方向、振动频率和振幅下测试电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然后,对电连接器执行对数扫频测试,以获得振动加速度对接触电阻的影响,仿真得到振幅对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垂直振动电连接器比水平振动电连接器具有更高的接触电阻峰值.频率幅度越大,接触电阻越大.在敏感方向上,振动加速度量增大,接触电阻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与船体钢的电偶腐蚀行为.方法 采用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10CrNiCu钢电偶对在3.5%NaCl溶液中的浸泡实验、电化学试验及实验后的腐蚀形貌分析,对比测定了电偶对中10CrNiCu钢的腐蚀速度,分析了电偶对的腐蚀行为.结果 碳纤维与10CrNiCu钢的开路电位差高达850 mV以上,当它们连接形成电偶对时,碳纤维对10CrNiCu钢有很强的电偶效应.当碳纤维的面积与钢的面积比为1:1时,可使10CrNiCu钢的腐蚀速度至少增大约1.5倍.结论 碳纤维单独在3.5%NaCl溶液中的电位基本是氧去极化的平衡电位,当碳纤维复合板与钢连接形成腐蚀电池时,显著促进了氧去极化反应,从而显著促进了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994.
DH-Ⅰ型SMFC传感器产电信号对连续多次镉污染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了一种自主研发的新型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命名为DH-I型SMFC传感器)产电信号对连续多次Cd~(2+)污染事件的响应特征.采用淹水土壤模拟湿地环境,将该传感器的阳极(不锈钢管)插入淹水土壤中,阴极(铂网)位于上覆水下方.分别向每个传感器阴极上方的上覆水中加入50 mL Cd~(2+)浓度为25、50、100、200 mg·L~(-1)的CdCl_2溶液,对照加入50 mL去离子水.每天早晚各加入一次Cd~(2+)污染,连续加入27 d,即每个传感器各加入53次相同浓度的CdCl_2溶液.结果表明,每次加入Cd~(2+)污染后,电压均迅速上升,在30 s内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到稳定状态;并且电压增量(峰值电压与基线电压的差值)随着加入的Cd~(2+)浓度增加而升高;而相同Cd~(2+)浓度53次加入引起的电压增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土壤产电细菌的代表类群地杆菌科(Geobacteraceae)和梭菌属(Clostridium)16S rRNA基因丰度均未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针对土壤中不同形态Cd~(2+)浓度的检测结果表明,0~3 cm的表层土壤吸附了大量Cd~(2+),使得土壤中的产电细菌免受Cd~(2+)的抑制,从而该传感器产电信号能够在湿地环境中,原位在线监测多次Cd~(2+)污染.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催化剂挤条机出料口处氨浓度超标引发污染的现状,分析和对比现有6种吹吸式通风系统理论计算方法,总结出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进而筛选出最适用氨污染工程治理的结构模型及参数。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不同污染情况下土壤复电阻率的时间变异特征及控制机制,设计了人工砂土和水2种不同的介质作对照,以NaCl、MnCl2和模拟海水作为污染物分别模拟海水入侵和金属离子污染场景,测量100~103Hz范围内的相位变化并观测其时变特性.结果显示,无论在纯液相介质中还是在土壤介质中,相位值都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土壤介质中的相位比水相介质中更加敏感.在土壤和水的背景环境下,通入1g/L的NaCl溶液,在1Hz条件下测量,土壤相位下降了约42%,而水相介质几乎看不出相位变化.针对固定频率进行多次测量的结果表明,水相介质中的相位值稳定而土壤介质中的相位值在中高频段(>16Hz)表现出了明显的时变特征,这种时变性也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102Hz时,测得沙柱背景值的相位浮动范围在-4.05~-11.67mrad,方差达到4.8,而在水相溶液中方差仅为0.09.复电阻率法对金属离子污染土壤的反应很灵敏,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其参数变化主要与孔隙水中金属离子含量有关.但由于多相介质的相界面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交变电流下电荷载流子在介质中的迁移极化规律混乱,造成相位波动.  相似文献   
997.
肖长烨  肖勇  赵峰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3):1261-1267
在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设计了希瓦氏菌MR-1在恒定浓度Cr(VI)和Cr(Ⅲ)环境中长期胁迫120d实验,探讨了胁迫后的菌株对Cr(VI)的还原能力和生长情况,采用电化学分析仪表征其电化学性质的变化,并且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条件胁迫后不同阶段的菌株基因变异信息.结果表明,Cr(VI)长期胁迫下明显提高了菌株对Cr(VI)的耐受性和还原能力,在38h左右能完全还原初始Cr(VI)浓度55mg/L;在电位-0.2V还原峰附近,细胞色素c与核黄素的结合作用有明显差异;通过重测序结果发现,Cr(VI)长期胁迫下的菌株发生突变的基因点位明显高于Cr(Ⅲ)环境.Cr(Ⅲ)环境胁迫下的非同义突变基因主要集中在葡萄糖转化及合成相关功能的基因、编码呼吸链酶和合成ATP酶的相关基因、编码信号转导和跨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Cr(VI)环境胁迫120d后,主要涉及细胞膜组分基因,转运蛋白、信号转导相关基因,DNA合成、修复相关基因和氧化还原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998.
涉及铅金属的采选矿和工业应用会产生含铅废水,传统方法是通过沉淀或吸附将铅离子转化为固态物质分离出来,不但资源浪费,还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实验采用干桔皮粉作为原料,先通过乙醇浸提类黄酮素,残渣经洗涤、接枝反应、印迹吸附、交联反应和脱附再生,得到一种对铅离子具有特异吸附性能的桔皮基铅离子印迹聚合物。接着优化接枝和交联工艺,并进行聚合物电再生。结果表明:合成工艺中,利用硫脲作为活性基团接枝反应的吸附容量最高,为21.38 mg/g,在摩尔比1∶1的Pb~(2+)和Zn~(2+)共存溶液中,对Pb~(2+)识别能力为86%。优化接枝条件为:pH=7,T=85℃,t=7 h,硫脲用量2 g/g(桔皮);优化交联条件为:T=55℃,t=3 h,环氧氯丙烷用量30 mL/g(桔皮);电再生时,该聚合物分别进行单独再生和与氟离子印迹聚合物同时再生,再生后吸附容量分别为14.9 mg/g和18.76 mg/g,目标离子回收率88.37%和91.45%。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海洋大气环境对2A12和6061铝合金电连接器性能的影响。方法开展2A12和6061铝合金电连接器在海南万宁试验站4 a棚下暴露试验,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和电气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两种铝合金电连接器壳体的腐蚀差异和电气性能变化。结果两种铝合金电连接器壳体均出现镀层鼓泡、剥落和基体腐蚀,6061铝合金电连接器壳体腐蚀程度高于2A12铝合金电连接器。2A12铝合金基体发生点蚀和晶间腐蚀,6061铝合金基体发生剥蚀,基体腐蚀产物堆积,导致镀镍层开裂剥落,进而失去防护作用。相对于导通性能、耐压强度,电连接器的绝缘电阻对海洋大气环境更为敏感。结论铝合金化学镀镍壳体电连接器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不适宜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产电微生物是驱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运行的关键.采用分离培养-MFC产电实验的方法,从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接种物的MFC阳极生物膜中分离到一株产电微生物,命名为Z6.菌株Z6的16S rDNA序列与已知菌株Klebsiell aoxytoca An16-2具有100%的同源性,结合该菌生理和形态特征将其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菌属.菌株Z6接种MFC的产电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钠为底物时MFC的最大体积功率密度达到14.35W·m-3,内阻为400Ω,显示出较强的电化学活性.通过循环伏安分析和外源AQDS添加实验结果推测,菌株Z6很可能通过分泌电子传递中间体传递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