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132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774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143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1.
文章以油田措施废液为研究对象,开展絮凝处理实验,筛选出最佳絮凝剂体系,并对絮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絮凝剂体系H3+X5最佳工艺条件为:H3+X5用量(300+100)mg/L、pH值7.4~8.2、温度25~35℃、混合强度1 300~1 500s~(-1)、混合时间20~30s,优化后斜板直接出水SS由34.71mg/L降至1.77mg/L,去除效果明显,同时药剂加量减少60%,处理成本降低20.5%。  相似文献   
212.
以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为原料,在Na2CO3和助剂A存在下,采用一步沉淀法制备碱式碳酸铜。考察了反应pH、n(Na2CO3)∶n(助剂A)、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碱式碳酸铜制备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RD、TG 及S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pH 7.0、沉淀剂配比n(Na2CO3)∶n(助剂A)=1∶2、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0 ℃的条件下,产品的w(Cu2+)达55.62%,w(Cl-)为0.013%,符合HG/T 4825—2015《工业碱式碳酸铜》的要求;蚀刻废液中Cu2+的回收率接近100%。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产品为单一组分CuCO3·Cu(OH)2,小颗粒为直径1.8~5.4 μm的不规则球形,团聚后的大颗粒呈姜块状形貌,粒径为48~75 μm。  相似文献   
213.
采用络合萃取法从维生素B12发酵废液中回收丙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络合萃取法回收维生素B12发酵废液中的丙酸,确定了络合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0.5mol/L的磷酸三丁酯(TBP)为络合剂,油水比(体积比)为1:2,常温下萃取3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单级萃取率为56%左右,四级萃取率可达98%以上。络合萃取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反复使用,使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14.
针对传统铁碳微电解装置存在的偏流、堵塞、填料板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措施,对装置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进行了现场中试实验。通过在装置内部增加挡圈防止设备偏流,增设废水内循环工艺防止设备堵塞,改变填料的结构防止设备板结。采用改进型铁碳微电解设备处理青岛某电镀废水,稳定运行120 d出水平均值ρ(Cr6+)为0.03 mg/L,ρ(Cr)为0.04 mg/L,ρ(Zn~(2+))为0.12 mg/L,ρ(Cu~(2+))为0.67 mg/L,达到了GB 21900—2008《电镀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15.
针对蚀刻废液及其回收后生产的碱式氯化铜产品中二英(PCDD/Fs)和二英类多氯联苯(dl-PCBs)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比较了采用去除工艺前后两类污染物含量水平的变化特征.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样品中PCDD/Fs和dl-PCB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铜废液中PCDD/Fs和dl-PCBs的平均总浓度分别为264、139 pg·mL-1,而铜氨液中浓度分别为0.09、0.50 pg·mL-1;碱式氯化铜产品中浓度分别为106 pg·g-1(2.79 pg WHO-TEQ2005·g-1)和27.8 pg·g-1(0.69 pg WHO-TEQ2005·g-1);而经过吸附和过滤等去除工艺后,产品中PCDD/Fs和dl-PCBs的TEQ浓度水平分别降低至0.10—0.25 pg WHO-TEQ2005·g-1和0.05—0.72 pg WHO-TEQ2005·g-1,满足欧盟对于矿物源性饲料添加剂中PCDD/Fs和dl-PCBs的限量标准要求.研究表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利用蚀刻废液生产碱式氯化铜过程中的二英类污染物.  相似文献   
216.
陆维国 《环保科技》2005,11(2):32-35
对铁氧体法处理电镀废水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得出可用常温下生成铁氧体的方法处理电镀废水,实现电镀废水达标排放和消除二次污染的结论。该应用研究对其他重金属废水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7.
应用水滑石实时合成的方法从高放废液中分离模拟放射性核素钕,通过酸碱滴定、单因素试验及X-射线衍射(XRD)研究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合成的含钕水滑石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模拟放射性核素钕的最佳分离条件,初始ρ(Nd3+)为150 mg/L,pH为10,n(Mg)/[n(Al)+n(Nd)]为3,在该条件下5次平行试验钕的去除率平均值为96.40%,并且钕嵌入到了水滑石的晶格中,合成的含钕水滑石形貌大多为层状六边形;含钕水滑石煅烧产物主要为尖晶石,煅烧产物中未见氧化钕相,表明嵌入到水滑石晶格中的钕在煅烧后仍存在于尖晶石的晶体结构中.   相似文献   
218.
电镀污泥是电镀工业中重金属的"汇",在降水的作用下可能向环境释放大量的重金属.本文通过连续浸出实验和动力学拟合探究了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并分析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转化及淋出行为.结果表明,在淋溶初期,重金属从电镀污泥中大量释放,且土壤中Cr (Ⅵ)、Ni的淋出浓度分别高达0.102、0.222 mg·L-1.淋溶后,表层土壤中Ni、Cu的总量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显著增加;由于专性吸附作用,Cu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也大量增加,Cu在土壤中的吸附率高达89.32%~97.67%,降低了其从土壤中的淋出风险.Cr、Ni、Cu更易在红壤中发生吸附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结合态,降低了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性;相应地,电镀污泥中释放的Cr、Ni、Cu在栗钙土中具有较高的淋出风险.  相似文献   
21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供应商,以常规焦炉炼焦工艺为主,常规焦炉会排放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常规焦炉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是种类多、产生工艺节点多样、产生量大、污染物种类繁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大.对高附加值的高温煤焦油采取深加工的方式生产多种化工原料,脱硫废液的利用方式是提取单品精盐和制酸,其他低附加值的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炼焦.当前,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存在3个问题:①部分高温煤焦油深加工技术不属于清洁生产技术;②脱硫废液提取的盐缺乏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脱硫废液制酸设备稳定运行难度较大;③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可能引起炼焦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风险增大.针对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存在的问题,建议从3个方面提高炼焦危险废物利用率和加强安全处置:①遵循《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利用环节豁免条件,采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促进高温煤焦油利用;②制定以脱硫废液为原料提取盐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将小规模企业产生的脱硫废液"点对点"集中输送至专门利用脱硫废液制酸的企业生产硫酸,开发易于推广、平稳高效连续运行和自动化控制的提盐和制酸技术,提高脱硫废液利用水平;③常规焦炉危险废物返回配煤工序炼焦时应精准管控,确保炼焦产品质量,防范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20.
电镀废水是我国三大工业污染废水之一,该废水污染严重、水质复杂、水量大。针对该废水的特点,实行清污分流,各类废水先预处理再综合处理的原则,并采用经典化学法结合pH/ORP自控系统处理技术,废水经处理后可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