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508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004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增江流域河流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含量变化及输出通量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华南增江径流进行了 1个水文年度的 1 5次等时段采样 ,分析了河流悬移质中主要生源元素 (C、N、H)的含量 ,并估算了不同物源的贡献 .结果表明 ,增江悬移质中的有机碳以水生藻类的贡献为主 ,土壤侵蚀来源的有机碳在悬移质粗粒组中的份额平均为 37 2 4 % ,在细粒组中仅占 1 1 1 1 % 增江流域颗粒有机碳的输出通量为 0 83× 1 0 6g·km-2 ·a-1 ,其中来自土壤的颗粒有机碳通量为 0 2 2× 1 0 6g·km-2 ·a-1 .  相似文献   
732.
柳江流域柳州断面水化学特征及无机碳汇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河流水化学的离子组成特征来揭示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及其碳汇效应成为了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2013年1月至12月柳州段河水每月2~3次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水化学类型为舒卡列夫分类法中的HCO3-Ca型,离子组成以Ca2+和HCO-3为主,这主要体现了流域内碳酸盐岩溶解对河水水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河水的主要离子质量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上冬季最高,秋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最低.其中Ca2+和HCO-3离子质量浓度受稀释效应和CO2效应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夏季最低,秋季最高;其它离子的质量浓度变化受稀释效应、农业活动或两者的共同作用的影响.对河水的化学计量分析表明碳酸和硫酸共同参与了流域碳酸盐的风化,并且δ34S的值为7.65‰~8.55‰,通过分析SO2-4可能主要来自矿床硫化物的氧化和大气酸沉降.为了准确估算岩溶碳通量,运用化学质量平衡法,估算出[HCO-3硫酸]/[HCO-3]=28.26%,在扣除硫酸作用产生的无机碳(HCO-3)的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径流法估算出柳江柳州断面无机碳通量(以CO2计)为8.95×105t·a-1.并且通过分析碳通量与流量和HCO-3之间的关系,表明河流流量是影响岩溶碳通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733.
养殖塘CH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娇  肖薇  张秀芳  张弥  张文庆  刘强  陈争  董保华  李旭辉 《环境科学》2019,40(12):5503-5514
富营养化的养殖塘是重要的甲烷(CH_4)排放源.为明确养殖塘CH_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倒置漏斗法和体积扩散模型法,分别对安徽全椒两个养殖塘冬、春季CH_4冒泡通量和扩散通量进行了多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冬季CH_4冒泡通量白天高于夜间,夜间几乎为零;春季夜间高于白天.在季节尺度上,冬季CH_4冒泡通量显著低于春季,分别为3. 92mg·(m~2·d)-1和106. 94 mg·(m~2·d)-1;冬季CH_4扩散通量略高于春季,分别为2. 81 mg·(m~2·d)-1和0. 87 mg·(m~2·d)-1.自然因素(水温和气压)与CH_4冒泡通量和扩散通量显著相关.其中随水温的升高、气压的降低,CH_4冒泡通量分别呈指数递增和线性递增趋势.人工管理措施(冬季排水和春季施粪)会显著提高CH_4冒泡通量,但对扩散通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冬季排水期间,水深与CH_4冒泡通量显著负相关;在春季鸡粪投放点,CH_4冒泡通量可高达1002. 30 mg·(m~2·d)-1.本研究可为评估小型养殖塘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34.
盐度对河口湿地甲烷气体的产生与排放影响重大。为揭示海水入侵对河口湿地CH4排放的影响,利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在2016年4~10月期间对崇明东滩芦苇群落CH4气体的排放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H4排放总体表现出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的季节变化规律;排放通量在0.19~7.68 mg/(m2·h)间波动,4~10月这半年内平均排放通量为3.41 mg/(m2·h)。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盐度抑制CH4的产生与排放,较低的盐度不足以对CH4产生抑制作用,甚至会促进CH4的产生;在高盐环境下,CH4排放通量与盐度呈现出显著的对数负相关关系。在芦苇群落生长旺盛的初期(4~6月),CH4排放通量与温度、光照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在芦苇生长后期(7~10月)则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35.
重非水相液体(DNAPL)污染场地中NAPL相污染物会持续溶解于地下水中,释放出溶解相污染羽,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准确评估DNAPL污染场地源区下游的溶解相污染通量至关重要.由于介质的非均质性常形成复杂DNAPL污染源区,其溶解相污染通量往往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目前溶解相污染通量计算普遍采用Christ等提出的双域升尺度模型,但该模型仅适用于弱非均质性的污染源区.本文基于大量强非均质性条件下的污染源区数值算例,修正了Christ双域模型中污染源区衰减指数的经验公式,将该模型的适用范围推广至强非均质性的复杂污染源区.通过蒙特卡罗数值算例及两个二维砂箱试验数据验证了修正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修正模型可广泛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复杂DNAPL污染源区,与以往的计算方法相比,修正模型计算的溶解相污染通量精度提高了约35%.  相似文献   
736.
三峡库区沉积物秋末冬初的磷释放通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15,他引:3  
2010年11月~12月在三峡水库开展了沉积物内源负荷调查,对云阳等6个长江干流点和9条支流河口的沉积物-水界面正磷酸盐含量(PO34--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支流上覆水和孔隙水中PO34--P含量略高于干流,其中支流孔隙水中的含量为9.59~29.79μg.L-1,干流孔隙水中的含量为9.01~25.36μg.L-1.根据Fick第一定律公式得到郭家坝和小江河口为PO34--P的"汇",释放通量分别为-0.63 mg.(m2.a)-1和-0.60 mg.(m2.a)-1,其它区域的PO34--P均是由孔隙水向上覆水进行扩散,释放通量的范围为0.15~2.47 mg.(m2.a)-1.假设分子扩算是沉积物营养元素迁移的主要途径,库区水体混合均匀,估算出沉积物孔隙水营养元素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迁移对上覆水体的影响程度较小,仅有-0.011%~0.098%.目前三峡水库沉积物作为内源,释磷作用还未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但不排除水库外部污染源得到控制后,三峡库区沉积物内源营养负荷的潜在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737.
机械清洗膜组件对膜通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计了强化机械清洗膜组件M1和机械清洗膜组件M2,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污泥浓度、曝气量、运行膜通量和抽吸时间:间歇时间对2组膜组件的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1膜组件可以弱化不利条件如高污泥浓度(MLSS)、高运行膜通量和低曝气强度的影响;曝气量和运行膜通量是影响膜比通量的主要因素;并得到一组较佳的操作条件组合:污泥浓度6g/L、曝气量0.5m3/h、抽吸时间和间歇时间的比为12:1.在此条件下长期运行试验表明,M1和M2膜通量均可以维持在40L/(h·m2).通过测定2组膜组件的阻力分布,表明机械清洗可以大大减弱膜面泥饼层污染.  相似文献   
738.
通过分析黄河干流溶解铀的沿程变化特征和下游利津站溶解铀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估算了溶解铀的逐月及全年入海通量。研究结果表明,溶解铀浓度从上游至下游总体呈现出沿程逐步增加的趋势,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在上游源头附近比较高,其余河段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1.3~1.7)。黄河下游利津站溶解铀浓度的变化范围为2.72±0.18 μg/L至7.57±0.66 μg/L之间,平均值为5.49±0.28 μg/L,并且呈现出夏、秋季低于春、冬季的变化规律。黄河下游水沙、溶解铀的月际入海通量年内变化显著,主要集中丰水期特别是调水调沙时期。利津站的径流量是影响溶解铀入海通量的主要因素。2010年、2013和2014年利津站溶解铀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04×105 kg/a、1.31×105 kg/a和6.41×104 kg/a,占世界河流年入海通量的1%左右。  相似文献   
739.
740.
裴佳瑶  冯民权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12):3447-3459
为探明环境因子对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分析探究了温度、溶解氧及pH对氮磷释放通量的影响。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溶解氧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当pH为中性时,氮磷通量最小,氮通量在pH=5时达到最大值,磷通量在pH=9时达到最大值。BBD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各环境因子与氮磷通量间拟合关系均为二次多项式。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TN通量影响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对TP通量影响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rm{NH}}_4^{+}}$-N通量影响均为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对${{\rm{PO}}_4^{3 - }}$-P通量影响极显著;雁鸣湖底泥释放的最不利条件为T=10 ℃、DO=7.87 mg·L−1、pH=7.13,此时的TN交换通量为3.956 mg·(m2·h)−1,TP交换通量为0.471 mg·(m2·h)−1,${{\rm{NH}}_4^{+}}$-N交换通量为1.469 mg·(m2·h)−1,${{\rm{PO}}_4^{3 - }}$-P交换通量为0.146 mg·(m2·h)−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雁鸣湖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