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谢俊  张雪珂  张金辉  胡芸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1):4562-4568
面对日趋严重的海洋漏油事故及工业含油废水排放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聚二乙烯基苯(PDVB)的超疏水纺织布制备方法,将二乙烯基苯单体在纺织布纤维上聚合生长,形成超疏水涂层,用于快速油水分离.结果表明,制备的纺织布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55°,对不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均高于97%,渗透通量达3077 L·m-2·h-1.在砂纸磨损40次、超声处理60 min和不同溶剂浸泡实验中依旧维持超疏水性.研究表明,该超疏水纺织布的制备方法高效、简单、环保、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所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的纺织布是用于溢油清理和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的非常有前途的材料.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液滴撞击超疏水冷表面动力学现象,通过开展去离子水液滴撞击CuO超疏水表面实验,研究表面温度对液滴碰撞后响应方式的影响,分析铺展直径与反弹高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液滴撞击超疏水冷表面出现反弹与黏附2种响应方式,临界表面温度介于-25 ℃~-20 ℃之间;液滴反弹工况下,表面温度越低,液滴与超疏水冷表面之间接触时间越长,液滴最大反弹高度越小;液滴黏附工况下,随表面温度降低,液滴回缩程度减小,稳定铺展直径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表面结冰界面现象与防冰/除冰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SiO2气凝胶是一种纳米多孔固体材料,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特点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常压干燥下制备出的疏水性SiO2气凝胶由于具有制备成本低,且能在潮湿环境和水溶液中使用的特点,使其在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分析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常压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在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疏水性SiO2气凝胶吸附水溶液中有机物研究重点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54.
SMBR不同特性膜处理城市内河道水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一体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不同特性膜处理上海市城市内河道水,结果表明,SMBR对氨氮含量较高的富营养化河水,氨氮的去除率在90%以上,但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仅为50%.比较两种膜的运行性能,亲水性膜在运行通量和通量恢复能力上,均比疏水性膜优越.两种膜的出水水质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5.
以不同添加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换法制备基于无纺布支撑的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疏水膜,考察了不同添加剂的加入对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学显微镜(AFM)、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测量及膜蒸馏实验等对疏水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入混合型添加剂制备的膜具有较高通量和盐截留率,其疏水性最强,而添加剂对聚合物的晶型影响较小。以35 g/L的NaCl盐溶液为进料液对制备的平板膜进行直接接触式膜蒸馏实验,在热侧进水温度为50℃、冷侧温度为20℃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疏水膜通量最高可达12.45 kg/(m2.h),截留率为99.99%。  相似文献   
56.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是环境中具有较大的辛醇/水分配系数(〖WTBX〗Kow〖WTBZ〗)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吸附解吸过程是环境中HOCs迁移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煤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土壤及沉积物中非线性吸附特征的重要吸附剂之一,通过阐述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机理,并重点分析影响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过程的因素,包括吸附剂和吸附质本身,pH值、盐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试途探究煤对HOCs吸附解吸的本质。由于煤的有机质含量、有机碳组成和空间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都明显不同于天然土壤和沉积物,因而对HOCs的吸附解吸过程也具有特殊性(如吸附过程一般为非线性,解吸过程的滞后性)。有关煤对HOCs的吸附解吸机理在微观分子角度的探讨、煤与吸附解吸过程中其他影响因子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煤对HOCs降解的环境风险评价等的研究还较少,今后需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为有效防控侏罗纪煤田深部煤层底板高承压含水层砂岩水害,基于井田单斜构造特征,利用放水试验与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构建一种煤层底板高承压砂岩含水层分阶段疏水降压的水害防控方法。结果表明:煤层底板高承压砂岩含水层采用分阶段疏水降压水害防控方法,可有效避免疏放水钻孔揭露高承压含水层,将含水层水位疏降至安全水位以下,达到理想的水害防控效果。利用单孔和多孔放水试验数据识别和校验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定量预测疏放水量、疏放时间和总疏放水量,可实现煤层底板高承压含水层砂岩水害的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58.
针对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机组六号高压加热器在低负荷工况的水位波动问题,利用Python的Pandas模块将厂级信息监控系统(SIS)中10年的运行数据按照年份分组并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水位、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疏水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六号高加水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疏水温度、进水温度是影响液位波动的主要因素,进水温度过高是低负荷工况下高加水位波动的主要原因。为有效解决低负荷工况下的六号高加水位波动问题,建议在实际运行中减少给水泵入口的热源引入以降低进水温度。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杭州市庆春路整治前后各点位的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治后各点位的交通噪声等效声级比整治前降低了0.9—8.3dB。长度加权等效声级计算结果表明,整治前长度加权等效声级为71.6dB,属于交通噪声轻度污染水平;而整治后长度加权等效声级为68.6dB,比整治前降低了2.9dB,属于交通噪声较好水平,说明采用疏水沥青路面整治后明显降低了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60.
IntroductionThetransportandfateofHOCsintheenvironmentishighlydependentupontheirsorptivebehavioronsoilandsediment.ManystudieshavebeenreportedthatthepredominantsorbentofHOCsinsoil sedimentisnormallythesoil sedimentorganicmatter (SOM)fraction ,andthesorp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