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黑水虻能够有效取食厨余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其自身转化为昆虫蛋白和脂肪等生物质,将厨余垃圾转化为虫沙有机肥,处理过程是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新方法.为评估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的效率与安全性,本课题研究黑水虻在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大肠杆菌O157:H7(EC)、鼠伤寒沙门氏菌(ST)及金黄色葡萄球(SA)的灭活能力,评价黑水虻体内的抑菌因子,分析3种病原菌对黑水虻生长增重及厨余转化效率的影响.经过18 d的黑水虻处理,研究发现:①第0和第6 d两次以6.4~7.1 log10 CFU·g-1的浓度向厨余垃圾中分别接种EC、ST和SA以后,EC经4~6 d处理被全部灭活、ST经3~4 d处理被全部灭活,SA经6 d处理,浓度下降到1.9~2.6 log10 CFU·g-1,但不能被全部灭活,病原菌的灭活效率呈现EC=ST>SA的趋势(p < 0.001),且黑水虻体内无EC、ST或SA残留;②厨余垃圾降解过程中,初期和中期pH值主要呈现酸性(4.0~5.3),对抑制EC、ST和SA起到了促进作用,后期pH值呈中性至弱碱性;③黑水虻对于EC和ST能够产生自身免疫抑制因子,且抑制活性ST>EC,但对SA无明显的免疫抑制能力,SA的灭活主要依赖于黑水虻肠道菌群的竞争性抑制作用;④黑水虻的体长、体重、预蛹率、产率,以及厨余垃圾的生物转化率和减量化率未受病原菌存在的影响,18 d后EC组、ST组和SA组的预蛹率均达到在80%以上,厨余减量化率分别达到74.0%、79.1%和78.5%,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13.0%、13.2%、19.4%.综上,黑水虻能够在彻底灭活EC、ST,99%灭活SA的同时,高效降解厨余垃圾(减量化率>74%),并转化为虫体有机质(虫产率>10%),是一种高效卫生的厨余垃圾资源化方法.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加强以金葡菌为代表的抗逆性病原菌的灭活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前言人们很早以来就已熟知:在土壤中施用农药后,如果达不到预期的防治病害的目的,可以采用轮作、深耕、使用石灰和施用有机物等,来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土壤病害减少。通过施用有机物减轻土壤病害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发表。这里,笔  相似文献   
13.
概括近10 a来国内外鲍鱼寄生性病害的研究进展,寄生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中的纤毛虫、单孢子虫、球虫、帕金虫和盘蜷虫,线形动物门中的颚口类线虫,环节动物门中的缨鳃类多毛虫和钻壳海稚虫类多毛虫,扁形动物门中的吸虫后囊蚴等,涉及寄生生物的种类分布、流行状况、组织病理学和症状及诊断和控制等,同时对我国鲍类寄生性病害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桥梁安全耐久性与病害事故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论述了桥梁安全耐久性的重要性和严峻形势 ;结合国内外多座桥梁的病害倒塌事故典型案例 ,进行了病害事故原因分析 ;归纳和总结了桥梁病害事故的经验教训 ;提出预防的主要对策和方法 ;理论与实践都强调了桥梁寿命周期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藏公路(新疆段)沿线道路病害及成因初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藏公路新疆段横跨塔里木盆地与昆仑山两大地貌单元,沿线泥石流、滑坡、水毁、崩塌、坍塌、碎落、雪害、涎流冰、翻浆和多年冻土等道路病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不时断道阻车,严重影响着新藏公路的通行。该段沿线地质构造错综复杂,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强烈,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条件多变,冰川作用强烈,以及人为不合理的建设活动和现有道路设计标准低、承灾能力差等,促进了各类道路病害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太阳活动和地震活动的加强,道路病害将进人新的活跃期,防灾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6.
对某蓄水工程路基挡墙的安全性进行验证,发现抗滑移和抗倾覆均满足要求,但墙身应力超标较多,墙身不满足抗拉要求,墙身产生裂缝,强度急剧下降,抗倾覆安全系数也会降低。该路基挡墙经必要的设计修正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裂缝病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箱粱顶板纵向裂缝,腹板斜裂缝和横隔板竖向裂缝。通过理论计算对其裂缝病害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些裂缝病害主要系由行车荷载、温度作用及桥墩沉降等多种原因所致,同时还对其裂缝病害状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以喜马拉雅山区公路桥涵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典型病害调查数据,系统论述了喜马拉雅山区公路桥涵病害类型、发育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病害整治措施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山区公路桥梁上部结构梁板铰接缝与翼缘渗水泛碱病害和桥面铺装病害较为普遍,病害率分别为 25% 和 42%。下部结构的桥墩病害主要表现为基础冲刷(12.5%)、桥台台前护坡和耳墙破损(25%)以及桥台背墙渗水、腐蚀、掏空(29.17%)。桥梁附属构造物常见病害为伸缩缝病害、锥坡病害以及导流工程病害等,其中 62.5% 的桥梁病害出现在伸缩缝位置。涵洞的主要病害主要有涵洞盖板和翼墙开裂倾斜、涵洞进出口堵塞、波纹管涵断裂以及涵背跳车,并且大约 60% 的涵洞病害位于多年冻土区涵洞进出口位置。公路桥涵工程病害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气候环境、地形地貌、人类活动)和工程因素(设计、施工、养护、建筑材料)所致。因此,建议建立喜马拉雅山区公路桥涵病害数据库,形成 “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监测系统,研发病害防治新技术,做好定期养护维修,提高公路桥涵的服役性能。  相似文献   
19.
聂拉木镇位于藏南高山峡谷区,是喜马拉雅山脉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与尼泊尔交界的边陲重镇,生态和国防地位重要,地震地质灾害频发。通过现场调查,得到了聂拉木镇区及其周边的滑坡、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河岸工程病害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和冰川冻土条件分析了灾害成因。 结果表明:聂拉木镇及其周边共发现地质灾害和工程病害点 39 处,其中滑坡 8 处、危岩落石 21 处、泥石流冲沟 2 处、 河岸坍塌 8 处;滑坡均为堆积层浅层滑塌,危岩落石以节理裂隙切割型岩质崩塌和冻拔石失稳为主,泥石流为降雨诱导型和冰川溃决型,河岸工程病害主要为急流和冰凌冲击型破坏;区内强烈的构造运动、显著的季节性冻融作用和季节强降雨冲刷为灾害主要诱因。聂拉木镇区内地质灾害和河岸工程病害发育具有点小、面广、高风险的特点, 建议系统开展镇区灾害风险评估、及时开展分级治理和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20.
葱兰是近年来被广泛种植的园林观赏植物,易成活,花朵繁多,花期特长。近年来发现几种危害严重的叶部病害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以叶枯病、炭疽病、赤斑病、黄化病最为常见。针对这些病害症状的识别特点、病原和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旨在为优良园林作物葱兰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