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58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015篇
基础理论   262篇
污染及防治   126篇
评价与监测   19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三价砷和五价砷对活性污泥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静态试验,研究了As(Ⅲ),As(Ⅴ)对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其结果:抑制10%脱氢酶、脲酶、蛋白酶活性的As(Ⅲ)浓度分别为10.0mg/gMLSS,13.4mg/gMLSS,2.6mg/gMLSS;As(Ⅴ)的浓度则分别为552.6mg/gMLSS,464.4mg/gMLSS,193.7mg/gMLSS。As(Ⅲ)对活性污泥的毒性比As(Ⅴ)平均大53倍。  相似文献   
32.
文章采用硝酸-盐酸混合试剂热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定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总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7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4%,加标回收率为97.8%~102%之间.  相似文献   
33.
将含砷污泥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焙烧制成建筑用砖,并对其样品进行抗压强度实验。研究出含砷污泥制砖的最佳比例是含砷污泥掺量占砖质量的10%,黏合剂Fe2O3掺量占砖质量的2%,探讨了利用含砷污泥制砖这一处置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水中砷的火焰分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在环境评价及水质监测中,砷含量往往是重要的分析内容之一。国家卫生部明确规定,饮用水中砷含量不能超过0.04mg╱l。本文研究了砷的氢化物发生一火焰分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该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测试成本低、干扰少等特点。其捡出限为10μg/l,可直接用于饮用水中砷的测定。由于天然水中砷含量一般在0.001mg/l左右或更低,即便是原子荧光法也难以准确测定。因此,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通常,须对水中痕量砷进行预富集。本文采用氢氧化铁共沉淀法富集砷,其  相似文献   
35.
水中多环芳烃痕量富集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几种痕量富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和概述,与经典的液-液萃取比较,固相(柱)萃取具有节省时间,溶剂用量少和不易发生界面乳化等优点,是传统样品处理方法的理想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水质砷污染及除砷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砷化物的理化特征和砷污染过程,复习了传统的水质除砷方法和效果。重点阐述了高分子粘合剂并用滤膜分离技术在水质除砷方面的应用。当地下水PH值为7.0,含砷浓度为0.3×10^-6时,按1×10^-6浓度投放粘合剂DADMAC,经聚醚砜膜过滤后,砷去除率达100%。  相似文献   
40.
煤炭是我国目前的主要一次能源之一,燃煤中的重金属污染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控制煤炭中砷向环境中扩散,减轻环境污染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开展对铁法煤业集团内部高砷煤和低砷煤的动力配煤燃烧试验,分析动力配煤燃烧过程中的砷迁移水平,研究铁法煤业集团内部动力配煤燃烧过程中的砷迁移规律和动力配煤降砷的可行性,并为开展最佳动力配煤操作数据提供理论依据,为高砷煤燃烧控制砷的排放寻找治理途径,提高煤炭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