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3):16-22
白酒废水污泥资源化处理是白酒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活性污泥中可溶性磷的提升可增加活性污泥应用于复合肥生产的价值。文章以从白酒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的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特性和解磷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并将该菌株用于白酒废水的活性污泥进行解磷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巨大芽孢杆菌对有机磷和无机磷都具有显著解离作用,可将难溶性磷素降解为可溶性的磷素,在有机磷培养基中可溶性磷素增加量为1.75 mg/L,无机磷培养基中可溶性磷素增加量为22.8 mg/L,且解磷速率大致与菌体数量呈正相关;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表明,该巨大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玉米粉0.5%,豆粕0.025%,七水硫酸亚铁0.003%;最适解磷条件为pH 7.5,培养32℃,接种量3%,装液量为50 mL/250 mL,在此条件下,可溶性磷素增加量达到(33.72±0.08) mg/L;以高粱秸秆为膨胀剂,以活性污泥为基质,该巨大芽孢杆菌能将白酒废水活性污泥中的不溶性磷进行解离,固态发酵解磷效果优于液态发酵,发酵后活性污泥可溶性磷素可增加到11.50 mg/kg,提高38.69%。巨大芽孢杆菌提升白酒废水污泥中可溶性磷素,为该菌对于污泥堆肥应用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2.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群落PLFA指纹图谱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泥微生物群落的特殊性,以不同类型泥土和常见酿酒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研究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群落的磷脂脂肪酸(PLFA)指纹图谱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样品PLFA指纹图谱的显著差异(P<0.05)体现为样品PLFA的组成及含量受其生理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花园和路旁泥土的真菌与细菌特征PLFA的比值分别为0.30和0.66,均小于1,而窖泥为1.17);5种常见微生物纯培养物加入窖泥后使得与其类型相对应的特征PLFA含量变化显著(添加SICC1.13的窖泥中a14:0增加了1.44倍,CICC20633使a16:0增加了9.92倍,SICC3398使18:2ω6,9增加了82.58倍,SICC31482使18:2ω6,9增加了90.33倍,添加DH5α的窖泥中检出了cy17:0)(P<0.05);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揭示了窖泥中加入不同微生物菌株后其特征PLFA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佐证了PLFA指纹图谱法是一种表征酿酒过程微生物群落指纹图谱快捷的生化免培养法.  相似文献   
83.
乙醇预发酵对餐厨垃圾与酒糟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与酒糟干式甲烷发酵过程易酸化问题,考察了两种乙醇预发酵方式-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和餐厨垃圾与酒糟混合预发酵对底物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的影响,并与不进行乙醇预发酵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组(简称“FW预发酵组”)、餐厨垃圾与酒糟混合预发酵组(简称“FW+DG预发酵组”)的甲烷总产率分别为22.8, 222.4, 231.3mL/gVS.乙醇预发酵可以促进发酵底物的水解,预发酵结束后,FW预发酵组发酵底物中的乙醇、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5、1.4、4.9倍,FW+DG预发酵组则分别提高了7.8、1.6、5.9倍.另外,在甲烷发酵过程中,预发酵组的乙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乙醇预发酵使有机物更多的转化为乙醇,减少了有机酸的生成,有效缓解甲烷发酵过程中的酸积累、产甲烷受抑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4.
十多年未见的大刘荣归故里,邀请我们这些昔日同窗相聚叙旧。席间,大刘满上一大杯白酒:“弟兄们,这些年未曾相见,想死你们了。我啥话也不说了,全在酒里面!”说完仰脖一饮而尽,不时泪珠在眼眶里打转。众人被大刘的情绪感染,都举杯饮下。而我则泯了一小口,将酒杯放下。  相似文献   
85.
针对酒糟锅炉出现的对流管频繁爆管、炉排中间"炉料扎堆"等问题,首先对锅炉燃料成分,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及烟气流程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对流管频繁爆管、炉排上"炉料扎堆"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扩大主烟道,降低烟速;技改喷料装置出口;增设余热回收换热器等改造措施。最后经效果检查,锅炉能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同时也为同类锅炉技术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6.
《环境教育》2012,(10):98-98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酒系列生产经营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公司确立了"清香汾酒、文化汾酒,绿色汾酒"经营理念,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综和利用,走出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工作跨越发展的绿色之路。从1987年起,公司投入环境保护的资金总额达1.5余亿元,陆续建成了中水站,酒糟饲料厂,  相似文献   
87.
将预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白酒生产废水,改造为ABR-SBR处理工艺。工程运行表明,当进水CODcr、BOD5、SS分别为883mg/L、300mg/L、368mg/L时,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分别为标准值的47.7%、56%和35.7%。改造工程技术具有针对性强、出水水质好、启动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耐冲击负荷、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8.
超滤法预处理L-乳酸发酵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酒酒糟乳酸发酵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 kDa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聚偏氟乙烯PVDF膜)去除其中的蛋白质等杂质,为后续电渗析分离提纯L-乳酸提供合格的料液。研究表明,操作压力、温度、pH值和进料速度对蛋白质截留率、乳酸回收率和发酵液的膜通量均有影响;乳酸回收率与蛋白质截留率基本呈负相关关系,是因为被截留的蛋白质等在膜面形成滤饼层,有吸附并截留乳酸的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在操作压力为20 kPa,温度为27℃,pH为3.9,进料速度为280 mL/min的情况下处理效果最好,蛋白质截留率可达到98.01%,乳酸回收率可达到97.78%,发酵液的膜通量为7.26 L/(m2·h)。  相似文献   
89.
彭娜  王开峰  涂常青  黎忠 《化工环保》2011,31(5):464-468
采用黄酒糟对模拟染料废水中的活性艳红和亚甲基蓝进行吸附.在染料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黄酒糟加入量10 g/L、吸附时间2 h的条件下,当活性艳红废水初始pH 为2.0 ~10.0 时,黄酒糟对活性艳红的吸附率为94.0% ~95.7%;当亚甲基蓝废水初始pH 为11.0 ~12.0 时,黄酒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90.
该研究采用藻菌颗粒污泥处理酒糟废水,探究处理过程中藻菌颗粒污泥理化性质的变化和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发现,藻菌颗粒污泥中真核生物群落中绿藻门丰度最高,原核生物群落中蓝藻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总占比超过90%。在无曝气连续培养14 d后,藻菌颗粒污泥对酒糟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磷酸盐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6%、65%、69%、92%和91%,表明藻菌颗粒污泥工艺具有处理实际废水的潜力。同时,藻菌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EPS)中多糖(EPS-PS)和蛋白质(EPS-PN)的含量分别由3.52 mg/g VSS和14.07 mg/g VSS升高至9.30 mg/g VSS和20.48 mg/g VSS,表明增加的EPS-PS和EPS-PN可以维持藻菌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藻菌颗粒污泥对酒糟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且能在处理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