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49篇
基础理论   278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针对赤泥盐碱性过高造成资源化利用难的问题,采用MgCl2和氧化铝工业固体废物脱水矿泥对赤泥进行盐碱性调控,并依据赤泥的pH、电导率、碱性阴离子(OH-、CO32-、HCO3-、AlO2-)和可溶性盐分阳离子(K+、Ca2+、Na+、Mg2+)质量分数以及黑麦草种子发芽率结果表征盐碱性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当赤泥投加7‰M...  相似文献   
542.
以彩叶草(ColeusblumeiBenth.)为材料,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硒(se)处理对浓度为1.0mmol·L-1Pb2+胁迫下彩叶草根、叶的形貌变化及其组分形态等变化,从光谱学角度初步探讨了硒对重金属铅毒害的缓解机制。结果表明:铅胁迫下的彩叶草根系c、K、ca含量减少,O、Mg、Al、Si、Fe、Pb含量增加,叶片中的C、Mg、Al、si、K、Ca、Fe含量减少,O、Cl含量增加。铅胁迫下硒处理的彩叶草根元素种类及其元素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根中晶体情况及其晶相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543.
着生藻类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了解城市化对着生藻类多样性的影响对于城市河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深圳市河流为例,研究了河流着生硅藻性状及物种、功能多样性对城市干扰的响应.研究发现城区和郊区的水质状况差异显著.城区样点的NH4+-N、NO2-N、TN、TP和DOC浓度是郊区的3~20倍不等.水环境的巨大变化也导致了河流着生藻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城区组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郊区组,而功能均匀度则显著低于郊区组.并且在21个硅藻性状中,有15个性状在城区和郊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用随机森林模型拟合着生藻类生物多样性与水质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硅藻性状对城市化反应较其他指标更为敏感.特别是小型、可动、低共位群和运动群这4个性状指标,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解释率能达到40%~60%,而生物多样性指数构建的模型解释率只有15%~25%左右.总体来说,TP和TN是影响城市河流着生硅藻多样性的主要水质指标.在营养水平高的城市样点.个体较大、能够移动的硅藻占有主导地位;而在营养水平较低的郊区...  相似文献   
544.
自2006年起,美国环保署(EPA)在美国本土开展了两次湖泊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估,从营养状态、生物健康和休闲娱乐的关键指标开展评估,旨在摸清美国湖泊生态环境现状和影响湖泊生态健康的关键胁迫因子。EPA逐步形成了涵盖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等多重指标在内的湖泊调查评估体系,该体系已成为美国湖泊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湖泊环境保护和水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从清单建立、重点调查湖泊清单筛选、采样布点、监测指标、评估方法等方面系统研究总结美国湖泊调查评估的关键技术方法体系,以期为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5.
关键生育期淹涝胁迫对黑龙江省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丽霞  闫敏慧  翟墨 《灾害学》2020,(4):128-134
2019年在黑龙江省庆安县选用龙稻18、绥粳18两个水稻品种进行孕穗期淹水试验,分别设定3个淹水深度(1/3株高、2/3株高、3/3株高)、2个淹水历时(3 d、7 d)共12个淹水处理,测定淹水前后的分蘖数、株高及收获后的结实率、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等。结果表明:水稻淹水后,分蘖数与对照相比呈减少趋势,总体上,随着淹水深度加大、淹水历时加长,水稻分蘖数减少幅度加大;水稻受淹后与淹水前相比,株高的增长率高于对照增长率,总体表现为淹水深度愈深、淹水历时愈长,水稻株高增长率愈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适度的淹涝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具有刺激作用;不同淹涝胁迫均导致水稻减产,全淹没7 d减产最严重,龙稻18结实率、穗结实粒数仅68%、72粒,比对照明显偏低,减产率达66%,而绥粳18结实率、穗结实粒数、千粒重更是分别低至59%、42粒、17.5g,远低于对照,导致减产率高达81%,淹水深度1/3 h、2/3 h、3/3 h处理的两个品种平均减产率依次为39%、47%、62%,淹水持续3 d、7 d的平均减产率分别为43%、56%,可见随着淹水深度加深、淹水历时加长,水稻减产幅度加大;淹涝胁迫对两个供试水稻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比较而言,淹涝胁迫对绥粳18的影响重于龙稻18。  相似文献   
546.
水稻种子萌发时酸雨对可溶性蛋白与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水稻种子在萌发时酸雨对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观察不同强度的模拟酸雨(pH值为 2.0、2.5、3.0、3.5、4.0、4.5和5.0)和胁迫时间在不同酸度时(pH值为2.5和4.0)对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强度试验显示,随酸雨胁迫强度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经历了升降转变过程,其中pH值为4.5、3.0和2.5时,蛋白质含量是CK(对照,pH=7.0)的147.98%、111.50%和73.69%; 但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pH值为4.5、3.0和2.5时,脯氨酸含量是CK的118.85%、128.28%和183.61%.时间试验表明,AR胁迫解除后,种子细胞中可溶性蛋白与脯氨酸含量逐渐恢复CK水平,在非致死酸雨强度(pH≥2.5)和胁迫时间(t≤5 d)条件下,水稻种子的可溶性蛋白与脯氨酸含量分别是CK的101.6%和117.6%.可溶性蛋白与脯氨酸的恢复,表明水稻种子具有自我修复损伤细胞结构的能力,减轻了酸雨对种子萌发的伤害.这一结果可为正确判断水稻生产中酸雨的危害程度提供一定参考,从而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47.
重金属胁迫对植物的毒害及其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在重金属胁迫下对植物的毒害(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增大细胞膜透性、破坏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系统、对基因产生毒害等)及植物由此而产生的抗性反应(激活金属络合蛋白、竞争结合位点、重金属的细胞分布区域化、诱导产生根系分泌物等),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48.
探讨在大型水电工程相继修建的前提下的川西高山地区土地开发整理模式,做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妥善安置移民。采取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川西高山地区土地整理模式可采用工程防护模式、开发未利用地模式、生物工程模式和土地平整模式等。川西高山地区土地整理必须突破水利设施、土壤改造和施工条件差等3项限制性因素,从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体进行整体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549.
碳酸钙和粉煤灰对铅胁迫下小麦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盆栽和网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碳酸钙和粉煤灰对铅污染土壤的小麦幼苗生物效应、成熟期籽粒含铅量和蛋白质含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探讨了碳酸钙和粉煤灰缓解铅毒害小麦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轻度铅污染(铅为350 mg/kg)的小麦农田,1.0 g/kg碳酸钙或50 g/kg粉煤灰对小麦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铅对小麦的毒害;在重度铅污染(铅为600mg/kg)的小麦农田,1.0~2.0 g/kg碳酸钙或50~100 g/kg粉煤灰对小麦铅毒害缓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50.
大蒜培养细胞对水扬酸的应答比对温度和水分摁迫的应答更为强烈,其主要特征是抗氧化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大量生成,同时还还观察到水杨酸对冷胁迫或热休克介导的酶诱导作用的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