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渗漏诊断能力,采用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漏损判别方法实现供水管网漏损定位及漏损程度的同步诊断。通过MATLAB软件调用最新版EPANET V2.2建立供水管网模型,在管段中间加入扩散器模拟单次渗漏事件,通过更改扩散器系数实现渗漏量的控制;基于压力驱动水力分析得到各节点压力变化,遍历模拟各管段漏损后,通过建立节点压力灵敏度矩阵,采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监测点布置;在此基础上,在易渗漏管段模拟产生不同渗漏级别的渗漏事件,以监测点压力变化值构建源范例库,在熵权法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同步诊断渗漏位置及渗漏程度。以某一实际管网为例,模拟产生50例历史渗漏事件,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同步诊断新渗漏事件的渗漏位置及渗漏程度,并对比3种权重方法。结果表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可有效地实现渗漏定位与渗漏程度的同步诊断。  相似文献   
112.
介绍了江苏省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的构成和环境空气质量趋势监测点的优选方法。通过对1993年-2000年全省13个少辖市60个监测点的SO2、TSP监测结果的相关指标统计,分别优选出代表全省及省辖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趋势监测点12个和25个。  相似文献   
113.
为探究不同类型管道内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利用L型、T型和十字型试验管道模拟井下巷道结构,采用瓦斯燃烧爆炸测试系统进行瓦斯爆炸模拟试验,监测管道内不同位置的压力值,研究不同类型管道内瓦斯爆炸冲击波在转弯和分岔结构前后的压力变化规律。试验发现:L型管道转弯处外侧管壁爆炸冲击波压力峰值最高;T型和十字型管道的分岔结构可以降低L型管道转弯处的压力峰值,且T型分岔结构的降低效果更好;L型、T型和十字型管道对冲击波压力的衰减效果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14.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布局对于客观、准确、全面评估城市空气质量至关重要,现有技术规范仅明确城市监测点的数量要求,尚无监测点空间布局的具体标准和规范.本研究提出最大化人口覆盖目标下优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空间布局的方法框架,并以北京市为例评估现有监测网络和测算目标优化效果.研究表明,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存在监测点间距小、人口覆盖率低、监测点间替代性强等问题.以最大人口覆盖为目标对现有监测网络进行优化,在新增监测点情景下,需要新增5个监测点实现人口覆盖率从目前的39.8%提升至51.4%.在调整已有监测点情景下,通过调整9个重合度较高的监测点,可以实现53.1%的人口覆盖率.两种情景下,优化后监测点位一致性较好,均覆盖人口新增较快区域.建议未来优化和评估城市监测网络点位布局时,可采用本文提出的监测点空间距离、监测区域重合度、覆盖人口数、污染物浓度相关性作为评估指标,将最大化人口覆盖作为优化监测点位空间布局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15.
供水管网漏失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降低管网漏失率、定位漏失发生的位置,是困扰我国供水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水力模型和在线监测数据的管网漏失定位方法能够较快地对管道漏失事件进行侦测识别,并实现初步定位,但该类方法较为依赖水力模型精度,同时缺乏足够的实际管网漏失案例监测数据进行检验。通过搭建实验室管网模型,布设SCADA系统用以监测压力、流量数据,从而实现对城市供水管网的模拟,以生成各类管网漏失的模拟数据,用于检验漏失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改变漏失位置及漏量、模型精度、监测点优化布置方式,进行漏失定位效果的比对,分析了影响漏失定位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6.
最优分割法在河流断面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青新 《环境科技》1991,11(6):28-31
  相似文献   
117.
大气环境监测最佳点集因子逐步筛剔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运用连续的大气监测历史资料进行单污染物主因子逐步筛剔和基于不同污染物的优化测点集比照方法确定城市大气环境监测最佳布点集,给出了佛山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布点优化的成功应用实例,并讨论了该数值优化方法在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8.
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保山市大气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结果与相关性方法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新、老城区空气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119.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2013年9月29日向媒体通报,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40个城市共172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监测点位已建成或改造完毕,投入监测试运行并发布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20.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点位布设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采取合理的点位布设方法,在场地调查过程中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了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点位布设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系统布点法、分区布点法及专业判断法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方法等,同时佐以实例。为相关调查人员准确、合理布设土壤监测点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