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我国的传统数学教育只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和最终结果,而对于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培养却不够重视。这样的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作为数学知识的传递者,我们应该潜心研究出一套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说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说课的指导思想、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基本内容着手,阐述说课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来研究有效提高体育教师说课质量和说课艺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朱熹的理气学说是中世纪思维的产物,融信仰、情感、形上的臆测推断、逻辑思维、感性思维为一体。而"逻辑在先说"是用现代思维方式对朱熹理气关系的疏解,在"理顺"了理气关系的同时,回避和掩盖了其中不符合现代思维的内容。在朱熹的学说中,理生气、气散灭才是整个理气关系的理论基石,并通过理气学说统摄其鬼神观和祭祀观。由于理生气灭说蕴含了理对气实然的先在和主宰义,与逻辑在先说严重相违和相左,因此被各种逻辑在先的观点所回避和忽视。这导致逻辑在先视域下的理气观、鬼神观和祭祀观往往失准和片面。  相似文献   
74.
江镕 《环境》2015,(2):62-65
<正>作为一个"新顺德人",余明将自己20年的时光都献给了顺德环保,寒来暑往,更迭的是岁月的风景,不变的是执着的情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于佛山市顺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副站长余明来说,他的梦想朴素却又高远,那就是做一个像钟南山一样的  相似文献   
75.
安全小故事     
《安防科技》2013,(12):37-38
杞人忧天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成语故事: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有个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  相似文献   
76.
<正>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第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是描述春天节气的。其中的"惊"就是指惊蛰,它是一年中过了立春、雨水之后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  相似文献   
77.
金远 《安防科技》2013,(3):45-46
拼音yuan shui bu jiu jin huo近义词远水不解近渴解释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说林》:"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流传甚广: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相隔万里,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在想什么。获得众多网友共鸣的这句话说明,物理上的距离会给人的生活造成困扰,而思想和心灵的隔阂也一样会让人产生强烈的距离感。总之,距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般来说,不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事,距离越近,联系越紧密,互相之间存在的意义越重要。所以,人们用"近水楼台先得月"来比喻因为距离优势而占得先机,也用"远水不救近火"来表达由于距离太远无法借力救急的无奈。占得先机当然好,可  相似文献   
78.
79.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角度出发,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视听说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利益、惩治危害环境行为的利器,在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证明标准有利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不同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应当结合其自身的特性,建制多元化、多样性的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