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安全科学   834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713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191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7 毫秒
811.
指出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易燃液体重大危险源为例,指出仅通过闪点1个指标来确定其临界量,缺乏一定的数学理论依据.应用2种聚类分析方法,将众多指标划分类别,从每一类别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并结合汽油当量法,从危险物质的易发性和危险能量2个角度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危险性,为<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进一步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12.
对湖南岳阳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原油油驳热水回注及冲舱工序防静电措施的危险辨识和安全评价,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判断原油油驳热水回注及冲舱工序防静电措施安全生产符合性,提出需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13.
平板膜污泥浓缩工艺操作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传统污泥浓缩存在的问题,采用平板膜污泥浓缩(MST)工艺进行污泥浓缩,在浓缩污泥的同时实现中水回用.采用正交试验和层次分析法分析评价操作条件对MST工艺的影响.正交试验选择了膜通量、曝气量和抽停比3个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针对污泥浓缩效果、出水水质和曝气量3个不同的考核指标,工艺具有不同的最佳操作条件;整个试验过程中出水浊度小于1,COD在30mg/L左右,氨氮小于5mg/L,基本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出了MST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曝气量1.0 m3/h,膜通量18L/(m2·h),抽停比10min:2min.  相似文献   
814.
815.
建立了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吸收测定地表水中丁基黄原酸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流动相的优化,确定最佳分析条件:0.050 mol/L超纯水乙酸铵溶液(pH约为9.5):乙腈=80:20等度洗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流速0.30 mL/min,进样体积10.0 μL,302 nm紫外吸收。结果显示,0.5~20.0 μg/L范围线性良好,R=0.9998; 2.0、10.0、20.0 μg/L重复测定,变异系数小于5%,精密度良好;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5.5%~101.6%;以3倍信噪比计算得出检出限为0.80 μg/L。该方法分析速度快,2 min内可完成,满足环境质量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816.
催化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垃圾渗滤液的SBR处理出水进行了催化电解的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其最佳工艺条件 :pH为 8,电极材料为RuO2 IrO2 TiO2 /Ti,电流密度为 1 0A/dm2 ,电极间距为 0 .5cm ,[Cl- 1 ]为 1 0 0 0 0mg/L ,SA /L为 50cm2 /L。在此条件下 ,电解 48min时 ,COD去除率达 82 .6 % ,电流效率为 31 .6 % ,耗电量为 32 .4kwh/t水。  相似文献   
817.
桑皮纤维作为天然纤维的新品种,是"绿色纺织品"或"生态纺织品"的典型产品原料,研究桑皮纤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探讨了桑皮胶质绿色降解方法,探寻出温度、时间、pH值、接种量等条件与残胶率的关系,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7℃、时间22h、pH7.3、接种量12.5%,此时残胶率为13.4%。对胶质降解后的桑皮纤维进行长度、细度、断裂强度性能测试,其长度为35—45mm,细度为3.6—4.0dt,断裂强度为3.71—5.07cN/dt。  相似文献   
818.
徐少娟  孙培德  郑雄柳  董毅 《环境科学》2012,33(11):3859-3867
以成熟除磷颗粒污泥为基础,基于获得的最佳混合碳源配比,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复合底物[m(C)/m(N)/m(P)]对颗粒化EBPR系统稳定过程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2[m(C)/m(N)/m(P)=400∶10∶5]、R3[m(C)/m(N)/m(P)=600∶10∶10]、R5[m(C)/m(N)/m(P)=400∶20∶15]系统发生了丝状菌颗粒污泥膨胀;R6[m(C)/m(N)/m(P)=600∶20∶5]系统因出现大量颗粒碎片导致沉降性能变差,待颗粒碎片排出系统后恢复正常.R3、R8[m(C)/m(N)/m(P)=400∶30∶10]、R9[m(C)/m(N)/m(P)=600∶30∶15]系统的颗粒粒径从初始的0.8 mm逐渐下降至0.3 mm,其余系统则与初始相差不多.R1[m(C)/m(N)/m(P)=200∶10∶15]、R4[m(C)/m(N)/m(P)=200∶20∶10]和R7[m(C)/m(N)/m(P)=200∶30∶5]系统在厌氧段消耗了95%的COD,释磷/吸磷速率分别在60~100 mg·(g·h)-1、60~80 mg·(g·h)-1、40~60 mg·(g·h)-1的范围内波动,且相对稳定,但其余系统的COD由主要在厌氧段消耗逐渐变为在好氧段消耗,释磷/吸磷速率亦逐渐下降,甚至有系统下降至0 mg·(g·h)-1.R1~R9系统的磷酸盐平均去除率分别是83.5%、52.8%、7.1%、96.7%、19.7%、72.2%、79.7%、28.1%和48.7%.对正交试验结果应用方差分析,获得适合颗粒化EBPR系统稳定运行的最佳复合底物条件是m(C)/m(N)/m(P)=200∶20∶15.  相似文献   
819.
利用CALIOP数据和SBDART(Santa Barbara DISORT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辐射传输模式研究了2013~2016年华北地区8d沙尘天气气溶胶及其直接辐射强迫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气溶胶垂直分布和光学特性对直接辐射强迫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集中分布在地表及以上3km范围,其中纯净沙尘型和污染沙尘型气溶胶位于上层,污染大陆型气溶胶和烟雾位于下层.大气层顶、地表和大气层的日均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分别是-38.41~-88.44,-74.03~-225.86,9.06~137.42W/m2.0~8km高度范围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是负值,且随着高度的增加绝对值逐渐减小.气溶胶垂直分布对大气层顶、地表和大气层的直接辐射强迫影响较小,但对直接辐射强迫垂直分布影响较大,由气溶胶廓线差异造成的同一高度层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最大差值能达到31.18W/m2.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对直接辐射强迫影响明显.消光能力相同时,吸收性气溶胶对短波太阳光的衰减作用大于散射性气溶胶,后向散射比例大的气溶胶大于后向散射比例小的气溶胶.  相似文献   
820.
大气亚硝酸(HONO)光解是对流层大气中OH自由基(·OH)的主要来源,对光化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夜间化学过程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利用2015年10月暨南大学大气超级站的HONO及相关参数的观测数据,针对夜间HONO的污染过程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秋季HONO夜间浓度平均值为4.32μg·m~(-3),是日间浓度平均值(1.67μg·m~(-3))的2.6倍;夜间HONO平均转化率CHONO为0.006 8 h-1;夜间机动车直接排放对HONO的平均贡献为15.1%,并在20:00左右出现峰值(37.8%);夜间NO和·OH反应生成HONO的净速率平均值为0.44μg·(m~3·h)~(-1);相关性分析,发现大气颗粒物对HONO的生成不重要,但相对湿度(33%RH78%)对HONO生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相关计算表明沉降的NO_2与水汽在地表的非均相反应可能是夜间HONO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