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387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425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室外大型空气压缩机的噪声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室外安装的大型空气压缩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噪声污染,离机器2m远处噪声高达114.5dB(A)。在不允许停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场条件,采取了为空气压缩机加隔声罩、进气口滤清器加消声百页和管道作隔声包扎等综合治理措施,相应测点噪声已降至88.7dB(A),厂界噪声降至机器安装前背景值。室外机器的噪声控制方法与室内机器有许多不同,分析了这些差异并重点介绍了所设计的隔声罩在声学、通风、耐气候性和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2.
利用尼罗蓝染色法从盐分含量高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中分离出8株具有PHA合成能力的菌株,通过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PHA产量,进一步筛选出PHA合成能力较强的1株细菌,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并研究了含盐量和pH对菌株积累PH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出的PHA高产菌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在盐胁迫下细菌体内的PHA含量提高,在含盐量在5%以内时,盐分对合成PHA产量影响较小,PHA最高产量为61.2 mg/L,最低为57 mg/L,说明该菌有一定的耐盐性。在pH为5~8内,细菌细胞干重变化不大(184.4~199.4 mg/L),最佳pH值为5,此时PHA产量达84.2 mg/L。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利用蜡样芽胞杆菌所得PHA样品具有和标准品相同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63.
白洁  陈琳  黄潇  胡春辉  赵阳国  李岿然 《环境科学》2018,39(10):4793-4801
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出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B307,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其进行条件优化和耐盐特性研究,并在最优条件下考察其在单一和混合氮源中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该菌为Zobellella sp.,其最佳碳源为丁二酸钠,最适C/N为5,最适初始p H为9,最适温度为35~40℃.该菌株在混合氮源体系中12 h对NH_4~+-N和NO_3~--N的去除率分别为98.35%和99.75%;在盐度为75 g·L~(-1)(以NaCl计)条件下24 h对NH_4~+-N和NO_3~--N去除率仍分别保持在97.67%和94.39%.表明该菌株具有高效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能力和较强的耐盐特性,在高盐废水脱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4.
农田土壤是大气光化学活性气体一氧化氮(NO)的主要人为源之一.为定量研究有机物料还田对NO排放的影响,利用静态暗箱法对关中平原26 a长期定位施肥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NO排放通量进行周年(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观测.除对照(CK)处理全年不施肥外,田间设3个施肥处理,冬小麦季分别为全化肥(NPK,165 kg·hm~(-2))、化肥加秸秆[NPKS,(165+40)kg·hm~(-2)]和化肥加牛粪[NPKM,(50+115)kg·hm~(-2)];夏玉米季均施等量化肥(188 kg·hm~(-2)).观测期内,CK处理NO排放通量较小[12.2 g·(hm~2·d)~(-1)];各施肥处理均在夏玉米播种、施肥和冬小麦施肥后出现排放峰,其中NPK处理峰值最高[112.0 g·(hm~2·d)~(-1)].各处理NO年排放总量和排放系数分别为0.13~0.57 kg·hm~(-2)和0.04%~0.12%.NPKS和NPKM处理年排放总量较NPK分别减少17.6%和增加68.0%(P0.05).与NPK处理相比,NPKS和NPKM冬小麦季排放总量降低41.1%~60.0%(P0.05);但夏玉米季增加25.2%~292.1%(P0.05).冬小麦季添加有机物料有效降低NO排放,而夏玉米季NO排放增加则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5.
攀枝花矿区糙野青茅根际耐铬放线菌筛选及促生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攀枝花矿区糙野青茅根际土中分离放线菌,筛选获得对重金属铬具有强耐受性、抗菌促生和产胞外酶能力的放线菌,为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提供菌种资源.采用稀释涂布法进行放线菌的分离,通过放线菌在不同铬浓度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判断其对重金属铬的耐受性,进一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对铬耐受性强的菌株耐铬及去铬能力;通过对菌株产铁载体、溶磷、产吲哚乙酸(IAA)、产纤维素酶、产淀粉酶、产木糖酶、产酪蛋白酶能力及抗菌活性的筛选,综合评价菌株抗菌促生能力.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27株根际菌株,光学显微形态及扫描电镜结果均显示为放线菌,其中有14株能在含铬的培养基上生长,具有耐铬能力.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14株放线菌分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和冢村氏菌属(Tsukamurella).菌株SCAU9002和SCAU9008在铬浓度为300mg·L~(-1)的处理下培养6 d,去铬率分别达到81.17%和78.41%;菌株SCAU9002、SCAU9006、SCAU9008、SCAU9009、SCAU9013同时具有3种促生功能,盆栽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重金属胁迫下,经菌株处理后的玉米植株更高,生物量更大,根系更发达,促生效果较好.此外,菌株SCAU9006对6种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5株菌同时具有3种及以上产胞外水解酶的能力,4株菌能在7%的NaCl浓度下生长,13株菌在pH5.0~8.0的范围内均可生长.结果表明,根际放线菌在促进矿区植物生长和铬尾矿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中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6.
投加颗粒活性炭强化餐厨垃圾的厌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强化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进而提升餐厨垃圾的厌氧产甲烷处理效能,并研究了GAC投加导致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发现,投加了GAC的实验组反应器能够在更高的有机负荷下(10.4kgCOD/(m3·d))稳定运行并维持较高的甲烷产率,不投加GAC的对照组在有机负荷7.8kgCOD/(m3·d)时甲烷产率及pH值均明显降低,挥发酸大量积累,反应器酸化崩溃.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GAC表面富集了大量可以胞外电子传递的细菌(占细菌丰度的34%)和可以参与DIET的产甲烷菌(占古菌丰度的88%),表明GAC的加入可以有效富集这两类微生物的生长,并可能通过GAC强化DIET促进了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67.
2016年9月11日上午9时许,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金光丽园小区一网点内,海一星广告有限公司一名工人在作业过程中不幸触电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8.
阐述了温度试验中温度稳定的重要性。通过对测试方案、测试设备、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对如何应用直接测量法测试试验样品非工作状态下温度稳定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影响试验样品温度稳定的因素,并指出了直接测量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9.
直接大红4BE染料吸附脱色真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梯度富集培养,筛选到一株偶氮染料直接大红4BE吸附脱色真菌HS-DY08,该菌在基础培养基中,30℃、150r/min条件下,24h内对浓度为30mg/L的直接大红4BE的吸附脱色率达92%。脱色液动态扫描结果显示,随着HS-DY08菌株对染料的吸附脱色降解,直接大红4BE的吸收峰(526nm)明显降低,中间产物(325nm)的吸收峰逐渐升高,且染料吸附过程中菌体生长量增加,表明菌株对染料的吸附脱色过程中伴随着对染料的生物降解和利用。不同的共基质底物对直接大红4BE吸附脱色能力的促进作用依次为:PDB>葡萄糖>蛋白胨>NH4Cl。结合形态特征及显微观察结果,初步鉴定HS-DY08为青霉属(Pemnicillium sp.)。  相似文献   
170.
济南市泉城公园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优先原则、兼容性原则、最大值原则和水质为重点的原则,采用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法中的直接计算法、功能法及换水周期法,从林地生态需水量、草地生态需水量、人工河湖蒸发需水量、人工河湖净化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人工河湖渗漏需水量、景观与娱乐需水量和公园内设施用水等八个方面,对济南市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年气候条件下,济南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大约为1.0467×10^6m^3。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泉城公园水资源利用价值及节约用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